苜蓿青贮技术研究进展.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第6页 |
参见附件(148KB,7页)。
苜蓿青贮技术研究进展
李向林,万里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 100094)
摘要:本研究对国内外苜蓿青贮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了系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苜蓿添加剂青贮技术
及其研究领域。对于苜蓿青贮来说 ,半干青贮技术较为实用 ,而未来苜蓿青贮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乳酸菌添加技术 ,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则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苜蓿;青贮技术;青贮添加剂;乳酸菌
中图分类号:S551. 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5759 (2005) 0220009207
3
苜蓿(Medicago sat i v a)是来自近东和东亚的一种豆科植物。起源于小亚细亚、 外高加索、 伊朗和土库曼高
地。我国是在公元前 126 年 ,汉武帝第 2 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 ,从乌孙(今伊犁河南岸)带回有名的大宛马、 汉
血马及苜蓿种子 ,引入后先在长安种植 ,以后不断扩展开来[1 ]。苜蓿素有 “牧草之王” 的美称 ,其粗蛋白含量高 ,营
养价值好 ,在饲喂奶牛和肉牛增重方面效果显著 ,世界各国都有引进和培育。例如在农业发达的美国 ,苜蓿是种
植面积最大的 4 种作物之一 ,其种植面积多达 1 000 万 hm2。
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吨紫花苜蓿干草售价在 200~250 美元。全球市场年需求量为 500 万 t ,而亚洲是最大的
苜蓿进口市场 ,需求量为 400 万 t ,仅日本和韩国每年的进口量就达200 万 t。从地理优势上讲 ,我国具有很强的
市场竞争力。当前国内每年牧草需求量为 1 000 万 t ,但生产能力只有 200 万 t ,随着畜禽业的发展 ,今后供需缺
口将以年均 10 %的速度递增。同时 ,国际市场牧草需求量每年缺口约为 1 000 万 t ,市场前景广阔。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苜蓿不同地方品种的生产及产业化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 ]。20 世纪 70 年代初
全世界苜蓿栽培总面积为 3 300 万 hm2
,大于100 万 hm2
栽培面积的国家有法国、 意大利、 前苏联、 加拿大、 美国、阿根廷和中国。许多国家均以苜蓿为重要的农牧业支柱作物 ,对苜蓿良种选育、 栽培、 产品加工等方面都投入了
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美国苜蓿种植面积最大 ,曾达到 1 186 万 hm2
,占世界总
种植面积的 1 3。苜蓿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小麦( T ri t icum aest i v um) 、 玉米( Zea mays)和水稻(Ory z a sat i v a)的
第 4 大农作物 ,年产值达数 10 亿美元 ,被誉为 “现金作物”,所生产的苜蓿草产品主要包括干草捆、 草块和脱水苜
蓿等 ,生产机械、 工艺和技术较为先进。加拿大对苜蓿生产也格外重视 ,不断培育出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新产品。
加拿大利用其西部沿海地区核电站产生的丰富热力资源 ,生产以脱水苜蓿为主的草产品 ,其脱水苜蓿草块粗蛋白
含量可达18 %以上 ,并远销日本和美国。我国在20 世纪80 年代苜蓿的种植面积仅为133. 1 万hm2
,而每年国内
进口苜蓿干草、 青贮草料以及相关草产品的数量达 2 900 万 t ,说明我国在苜蓿生产方面仍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苜蓿产业化已在我国蓬勃兴起。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奶牛业和
奶产业发展的重视,许多省区的大批企业集团瞄准国内外市场 ,大力投资苜蓿产业 ,农民种植苜蓿的积极性高涨 ,大面积种植苜蓿以及加快苜蓿产业化 ,已在我国蔚然成风。
目前苜蓿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干草 ,但是在我国许多地方苜蓿干草的调制过程中都存在雨淋、 落叶等损失 ,一
般损失率在 30 %左右。特别是在我国苜蓿的主产区 ,由于雨水和热量同期 ,苜蓿收获季节遭雨淋的损失率更高。
而且我国北方苜蓿主产区刈割 2 ,3 茬的苜蓿难以晒制优质干草 ,采用烘干的办法生产脱水苜蓿几乎不受雨季影
响 ,能够生产高质量的草产品 ,但由于所需设备价格昂贵 ,且要消耗大量能源,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应用。为此 ,采
用苜蓿青贮是解决上述问题较为理想的措施。
第 14 卷 第 2 期
Vol . 14 ,No. 2
草 业 学 报
ACTA PRATACUL TURAE SINICA 9 - 15
4 2005
3 收稿日期:2004202223
基金项目:科技部奶业重大专项子课题(2002BA518A03 - 06)资助。
作者简介:李向林(19612) ,男,甘肃临洮人,研究员,博导,博士。E2mail :lxl @caas. net . cn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苜蓿青贮不仅可以减少养分损失 ,而且可以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苜蓿青贮后适口性好、 品质好、 消化
率高、 能长期保存 ,而且以拉伸膜裹包形式贮存的青贮也可进入流通领域 ,可在异地销售利用。优质苜蓿青贮饲
料粗蛋白质含量在18 %以上 ,成为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 ,在开发生产饲料蛋白质 ,健康稳定发展畜牧业和提高
人类体质健康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1 苜蓿青贮发展概况
苜蓿青贮最早始于 18 世纪的欧洲 ,但其青贮技术真正开始试验研究并取得新的进展则是从 19 世纪后半叶
开始的。经过将近一个多世纪的今天 ,苜蓿青贮所设计的技术体系也已日臻完善 ,并且已经在世界各国畜牧业生
产中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
青贮技术历来在畜牧业发达国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近年来通过采用萎蔫、 半干和青贮添加剂或通
过更先进的机械加工和贮藏设备等措施 ,改进青贮技术 ,改善加工工艺 ,从而使青贮调制真正成为饲草加工贮存
的主要方法。据估计 ,在西欧为冬季饲养而储备的饲草中 ,有 60 %以上是以青贮的方式来贮存的。但对于资源
丰富的苜蓿等豆科牧草因其干物质含量低、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少、 具有较高的缓冲性[3 ]
等特性 ,现仍被认为
是难以单独直接鲜贮的饲料原料 ,采用常规青贮技术很难调制优质青贮饲料。为了抑制青贮过程中不良微生物
的生存和繁殖 ,在实践中常常采用凋萎青贮法或半干青贮法 ,以调制出品质和适口性更好的苜蓿青贮饲料。由于
气候原因 ,有些地区、 有些季节刈割后很难顺利进行苜蓿晾晒工作 ,难于保证青贮饲料的高发酵品质和稳定性。
为此近年来苜蓿青贮添加剂 ,除传统的各种酸类添加剂外 ,还不断研制开发出新的乳酸菌制剂和纤维素酶制剂等
生物添加剂[4~6 ]
,显著提高了苜蓿青贮效果和品质。青贮方式也由原来的大型密闭式青贮窖、 青贮塔、 青贮堆和
青贮袋,向作业效率高、 发酵速度快、 青贮效果好、 易于运输、 低成本的拉伸膜裹包青贮方向发展 ,青贮过程和取用
也日趋机械化和自动化。
2 苜蓿青贮的技术
苜蓿青贮技术是贮存苜蓿青干草的方式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青贮原料所附着的乳酸菌 ,在厌氧环境下 ,将青
贮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变成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 ,当有机酸在青贮料中积聚到 0. 65 %~1. 30 %时 ,就抑制了有害微生物(如腐败细菌等)的生长 ,因而使青贮料得以保存。因此 ,如果青贮料中含有充足的糖 ,乳酸
菌就繁殖的快 ,产生的乳酸就多 ,乳酸多了 ,整个青贮原料的酸度就提高了 ,有害微生物就不能繁殖。相反 ,如果
青贮原料中糖分不足 ,青贮料就要霉烂变质。为达到乳酸菌迅速繁殖的目的 ,一般来说 ,青贮原料中的糖分含量
不宜低于鲜重的 1. 0 %~1. 5 % ......
李向林,万里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 100094)
摘要:本研究对国内外苜蓿青贮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了系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苜蓿添加剂青贮技术
及其研究领域。对于苜蓿青贮来说 ,半干青贮技术较为实用 ,而未来苜蓿青贮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乳酸菌添加技术 ,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则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苜蓿;青贮技术;青贮添加剂;乳酸菌
中图分类号:S551. 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5759 (2005) 0220009207
3
苜蓿(Medicago sat i v a)是来自近东和东亚的一种豆科植物。起源于小亚细亚、 外高加索、 伊朗和土库曼高
地。我国是在公元前 126 年 ,汉武帝第 2 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 ,从乌孙(今伊犁河南岸)带回有名的大宛马、 汉
血马及苜蓿种子 ,引入后先在长安种植 ,以后不断扩展开来[1 ]。苜蓿素有 “牧草之王” 的美称 ,其粗蛋白含量高 ,营
养价值好 ,在饲喂奶牛和肉牛增重方面效果显著 ,世界各国都有引进和培育。例如在农业发达的美国 ,苜蓿是种
植面积最大的 4 种作物之一 ,其种植面积多达 1 000 万 hm2。
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吨紫花苜蓿干草售价在 200~250 美元。全球市场年需求量为 500 万 t ,而亚洲是最大的
苜蓿进口市场 ,需求量为 400 万 t ,仅日本和韩国每年的进口量就达200 万 t。从地理优势上讲 ,我国具有很强的
市场竞争力。当前国内每年牧草需求量为 1 000 万 t ,但生产能力只有 200 万 t ,随着畜禽业的发展 ,今后供需缺
口将以年均 10 %的速度递增。同时 ,国际市场牧草需求量每年缺口约为 1 000 万 t ,市场前景广阔。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苜蓿不同地方品种的生产及产业化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 ]。20 世纪 70 年代初
全世界苜蓿栽培总面积为 3 300 万 hm2
,大于100 万 hm2
栽培面积的国家有法国、 意大利、 前苏联、 加拿大、 美国、阿根廷和中国。许多国家均以苜蓿为重要的农牧业支柱作物 ,对苜蓿良种选育、 栽培、 产品加工等方面都投入了
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美国苜蓿种植面积最大 ,曾达到 1 186 万 hm2
,占世界总
种植面积的 1 3。苜蓿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小麦( T ri t icum aest i v um) 、 玉米( Zea mays)和水稻(Ory z a sat i v a)的
第 4 大农作物 ,年产值达数 10 亿美元 ,被誉为 “现金作物”,所生产的苜蓿草产品主要包括干草捆、 草块和脱水苜
蓿等 ,生产机械、 工艺和技术较为先进。加拿大对苜蓿生产也格外重视 ,不断培育出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新产品。
加拿大利用其西部沿海地区核电站产生的丰富热力资源 ,生产以脱水苜蓿为主的草产品 ,其脱水苜蓿草块粗蛋白
含量可达18 %以上 ,并远销日本和美国。我国在20 世纪80 年代苜蓿的种植面积仅为133. 1 万hm2
,而每年国内
进口苜蓿干草、 青贮草料以及相关草产品的数量达 2 900 万 t ,说明我国在苜蓿生产方面仍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苜蓿产业化已在我国蓬勃兴起。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奶牛业和
奶产业发展的重视,许多省区的大批企业集团瞄准国内外市场 ,大力投资苜蓿产业 ,农民种植苜蓿的积极性高涨 ,大面积种植苜蓿以及加快苜蓿产业化 ,已在我国蔚然成风。
目前苜蓿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干草 ,但是在我国许多地方苜蓿干草的调制过程中都存在雨淋、 落叶等损失 ,一
般损失率在 30 %左右。特别是在我国苜蓿的主产区 ,由于雨水和热量同期 ,苜蓿收获季节遭雨淋的损失率更高。
而且我国北方苜蓿主产区刈割 2 ,3 茬的苜蓿难以晒制优质干草 ,采用烘干的办法生产脱水苜蓿几乎不受雨季影
响 ,能够生产高质量的草产品 ,但由于所需设备价格昂贵 ,且要消耗大量能源,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应用。为此 ,采
用苜蓿青贮是解决上述问题较为理想的措施。
第 14 卷 第 2 期
Vol . 14 ,No. 2
草 业 学 报
ACTA PRATACUL TURAE SINICA 9 - 15
4 2005
3 收稿日期:2004202223
基金项目:科技部奶业重大专项子课题(2002BA518A03 - 06)资助。
作者简介:李向林(19612) ,男,甘肃临洮人,研究员,博导,博士。E2mail :lxl @caas. net . cn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苜蓿青贮不仅可以减少养分损失 ,而且可以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苜蓿青贮后适口性好、 品质好、 消化
率高、 能长期保存 ,而且以拉伸膜裹包形式贮存的青贮也可进入流通领域 ,可在异地销售利用。优质苜蓿青贮饲
料粗蛋白质含量在18 %以上 ,成为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 ,在开发生产饲料蛋白质 ,健康稳定发展畜牧业和提高
人类体质健康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1 苜蓿青贮发展概况
苜蓿青贮最早始于 18 世纪的欧洲 ,但其青贮技术真正开始试验研究并取得新的进展则是从 19 世纪后半叶
开始的。经过将近一个多世纪的今天 ,苜蓿青贮所设计的技术体系也已日臻完善 ,并且已经在世界各国畜牧业生
产中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
青贮技术历来在畜牧业发达国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近年来通过采用萎蔫、 半干和青贮添加剂或通
过更先进的机械加工和贮藏设备等措施 ,改进青贮技术 ,改善加工工艺 ,从而使青贮调制真正成为饲草加工贮存
的主要方法。据估计 ,在西欧为冬季饲养而储备的饲草中 ,有 60 %以上是以青贮的方式来贮存的。但对于资源
丰富的苜蓿等豆科牧草因其干物质含量低、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少、 具有较高的缓冲性[3 ]
等特性 ,现仍被认为
是难以单独直接鲜贮的饲料原料 ,采用常规青贮技术很难调制优质青贮饲料。为了抑制青贮过程中不良微生物
的生存和繁殖 ,在实践中常常采用凋萎青贮法或半干青贮法 ,以调制出品质和适口性更好的苜蓿青贮饲料。由于
气候原因 ,有些地区、 有些季节刈割后很难顺利进行苜蓿晾晒工作 ,难于保证青贮饲料的高发酵品质和稳定性。
为此近年来苜蓿青贮添加剂 ,除传统的各种酸类添加剂外 ,还不断研制开发出新的乳酸菌制剂和纤维素酶制剂等
生物添加剂[4~6 ]
,显著提高了苜蓿青贮效果和品质。青贮方式也由原来的大型密闭式青贮窖、 青贮塔、 青贮堆和
青贮袋,向作业效率高、 发酵速度快、 青贮效果好、 易于运输、 低成本的拉伸膜裹包青贮方向发展 ,青贮过程和取用
也日趋机械化和自动化。
2 苜蓿青贮的技术
苜蓿青贮技术是贮存苜蓿青干草的方式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青贮原料所附着的乳酸菌 ,在厌氧环境下 ,将青
贮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变成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 ,当有机酸在青贮料中积聚到 0. 65 %~1. 30 %时 ,就抑制了有害微生物(如腐败细菌等)的生长 ,因而使青贮料得以保存。因此 ,如果青贮料中含有充足的糖 ,乳酸
菌就繁殖的快 ,产生的乳酸就多 ,乳酸多了 ,整个青贮原料的酸度就提高了 ,有害微生物就不能繁殖。相反 ,如果
青贮原料中糖分不足 ,青贮料就要霉烂变质。为达到乳酸菌迅速繁殖的目的 ,一般来说 ,青贮原料中的糖分含量
不宜低于鲜重的 1. 0 %~1. 5 %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KB,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