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37KB,3页)。
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研究
王 艳1
,李 波2
,徐长绘2
(1.齐齐哈尔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齐齐哈尔 161006 ;2.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以 MS和改良 SH 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的 KT、 2 ,4 D、 6 BA ,对苜蓿的子叶、 下胚轴、 茎段进行
愈伤组织培养 ,产生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同浓度的 KT、 NAA 的 SH 培养基中分化培养 ,从中筛选出最佳诱导愈伤
组织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
关键词: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再生
苜蓿属豆科优良牧草 ,在农业种植系统中 ,苜蓿
可以于根瘤菌共生固氮 ,改良、 肥沃土壤。畜牧业的
持续发展对优质饲料的需求必然不断扩大 ,本文对
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分化做深入研究 ,从而建
立高效、 高繁和稳定的再生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体材料
以龙牧 803 苜蓿作为试材,选取饱满种子在无
菌水中浸泡 45min ,然后用 0. 1 %氯化汞溶液消毒
10min ,再用无菌水冲洗 4~6 次 ,接种于不含任何
激素的 MS培养基中 ,于 28 ℃的培养箱中萌发。5d
后,当子叶完全展开、 真叶尚未展开时,取子叶横向
切成 3~4mm 小段 ,下胚轴切成 4~6mm 小段 ,接
种于不同成分诱导培养基中;10d 后 ,当无菌苗长到
4 片真叶时,取 4~6mm长的茎段 ,接种于不同成分
诱导培养基中。温度(23 ±1) ℃,光照 12h d ,光照
度约 2500lx。
1. 2 试验方法
1. 2. 1 愈伤组织的诱导
基本培养基为 MS和改良 SH 培养基(改良 SH
培养基的无机盐成分同于 SH 培养基 ,有机成分同
于 MS培养基) 。蔗糖浓度 3. 0 % ,琼脂 0. 7 %,水解
酪蛋白 250mg L ,p H 值为 5. 8 ,附加不同浓度的激
素,见表1。
表 1 诱导愈伤组织各培养基激素浓度 mg L
激
素
MS
M1 M2 M3 M4 M5 M6
SH
S1 S2 S3 S4
1 0. 01 0. 05 0. 10 0. 50 0 0 0. 01 0. 05 0. 10 0. 50
2 2 2 2 2 1 2 2 2 2 2
3 0 0 0 0 0. 5 0. 5 0 0 0 0
注:表中激素 1~3 分别为 KT、 2 ,4 D、 6 BA。
收稿日期:2005 02 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
1. 2. 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继代培养基成分为 MS + 2 ,4 D 1. 0mg L +
6 BA 0. 5mg L ,水解酪蛋白 250mg L。
1. 2. 3 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分化芽培养基为改良 SH 培养基 ,蔗糖浓度
2 % ,琼脂 0. 7 % , 水解酪蛋白 250mg L , 肌醇
100mg L ,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培养基 SH1 加入
KT 0. 4mg L ;培养基 SH2 加入 KT 0. 1mg L、NAA 1. 0mg L ;培养基 SH3 加入 KT 0. 4mg L、NAA 1. 0mg L ;培养基 SH4 加入 KT 0. 1mg L、NAA 1. 5mg L。待出愈后 ,全部转接到含 2 ,4 D
1mg L、 6 BA 0. 5mg L 的 MS 培养基中 ,高繁愈
伤组织 ,达到一定数量后放入 SH 分化培养基中分
化培养。将分化出芽的愈伤组织转入根的诱导培养
基 ,即1 2MS附加 IAA 0. 5mg L ,蔗糖浓度2 % ,琼
脂 0. 7 %。
2 结果与分析
2. 1 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
用上述无菌苗 5 日龄子叶、 下胚轴和 10 日龄茎
段分别进行诱导愈伤组织试验 ,观察其生长情况 ,结
果见表 2。
苜蓿子叶、 下胚轴、 茎段 3 种外植体均能产生愈
伤组织 ,且长势相似。但苜蓿的不同部位对愈伤组
织的诱导差异很大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膨大时间、启动愈伤组织时间及诱导频率上。子叶产生愈伤组
织时间较长 ,明显膨大需 8~9d ,愈伤组织形成需 12
~13d ,平均诱导频率仅为 62. 7 %;而下胚轴较易产
生愈伤组织并启动发生 ,平均诱导频率可达89. 0 %。
由此可见 ,苜蓿不同部位诱导愈伤组织有明显差异 ,按优越性排序:下胚轴 >茎段 >子叶。
2. 2 不同成分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
组织培养分化方向 ,很大程度取决于培养基的
1 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研究 王 艳 李 波 徐长绘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表 2 苜蓿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结果
培养基 下胚轴
膨大时间 d 出愈时间 d 诱导频率 %
子 叶
膨大时间 d 出愈时间 d 诱导频率 %
茎 段
膨大时间 d 出愈时间 d 诱导频率 %
M1 4 7 80 9 13 62 5 7 74
M2 4 5 100 9 12 64 5 6 97
M3 5 7 75 10 13 60 6 7 70
M4 6 8 63 11 15 51 6 8 56
M5 3 5 82 5 8 60 4 7 79
M6 4 7 73 7 10 54 5 8 58
S1 3 5 100 8 11 74 3 5 96
S2 2 4 100 7 10 79 3 4 100
S3 3 6 100 8 11 72 4 6 93
S4 4 6 70 9 14 59 5 6 67
成分 ......
王 艳1
,李 波2
,徐长绘2
(1.齐齐哈尔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齐齐哈尔 161006 ;2.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以 MS和改良 SH 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的 KT、 2 ,4 D、 6 BA ,对苜蓿的子叶、 下胚轴、 茎段进行
愈伤组织培养 ,产生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同浓度的 KT、 NAA 的 SH 培养基中分化培养 ,从中筛选出最佳诱导愈伤
组织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
关键词: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再生
苜蓿属豆科优良牧草 ,在农业种植系统中 ,苜蓿
可以于根瘤菌共生固氮 ,改良、 肥沃土壤。畜牧业的
持续发展对优质饲料的需求必然不断扩大 ,本文对
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分化做深入研究 ,从而建
立高效、 高繁和稳定的再生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体材料
以龙牧 803 苜蓿作为试材,选取饱满种子在无
菌水中浸泡 45min ,然后用 0. 1 %氯化汞溶液消毒
10min ,再用无菌水冲洗 4~6 次 ,接种于不含任何
激素的 MS培养基中 ,于 28 ℃的培养箱中萌发。5d
后,当子叶完全展开、 真叶尚未展开时,取子叶横向
切成 3~4mm 小段 ,下胚轴切成 4~6mm 小段 ,接
种于不同成分诱导培养基中;10d 后 ,当无菌苗长到
4 片真叶时,取 4~6mm长的茎段 ,接种于不同成分
诱导培养基中。温度(23 ±1) ℃,光照 12h d ,光照
度约 2500lx。
1. 2 试验方法
1. 2. 1 愈伤组织的诱导
基本培养基为 MS和改良 SH 培养基(改良 SH
培养基的无机盐成分同于 SH 培养基 ,有机成分同
于 MS培养基) 。蔗糖浓度 3. 0 % ,琼脂 0. 7 %,水解
酪蛋白 250mg L ,p H 值为 5. 8 ,附加不同浓度的激
素,见表1。
表 1 诱导愈伤组织各培养基激素浓度 mg L
激
素
MS
M1 M2 M3 M4 M5 M6
SH
S1 S2 S3 S4
1 0. 01 0. 05 0. 10 0. 50 0 0 0. 01 0. 05 0. 10 0. 50
2 2 2 2 2 1 2 2 2 2 2
3 0 0 0 0 0. 5 0. 5 0 0 0 0
注:表中激素 1~3 分别为 KT、 2 ,4 D、 6 BA。
收稿日期:2005 02 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
1. 2. 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继代培养基成分为 MS + 2 ,4 D 1. 0mg L +
6 BA 0. 5mg L ,水解酪蛋白 250mg L。
1. 2. 3 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分化芽培养基为改良 SH 培养基 ,蔗糖浓度
2 % ,琼脂 0. 7 % , 水解酪蛋白 250mg L , 肌醇
100mg L ,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培养基 SH1 加入
KT 0. 4mg L ;培养基 SH2 加入 KT 0. 1mg L、NAA 1. 0mg L ;培养基 SH3 加入 KT 0. 4mg L、NAA 1. 0mg L ;培养基 SH4 加入 KT 0. 1mg L、NAA 1. 5mg L。待出愈后 ,全部转接到含 2 ,4 D
1mg L、 6 BA 0. 5mg L 的 MS 培养基中 ,高繁愈
伤组织 ,达到一定数量后放入 SH 分化培养基中分
化培养。将分化出芽的愈伤组织转入根的诱导培养
基 ,即1 2MS附加 IAA 0. 5mg L ,蔗糖浓度2 % ,琼
脂 0. 7 %。
2 结果与分析
2. 1 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
用上述无菌苗 5 日龄子叶、 下胚轴和 10 日龄茎
段分别进行诱导愈伤组织试验 ,观察其生长情况 ,结
果见表 2。
苜蓿子叶、 下胚轴、 茎段 3 种外植体均能产生愈
伤组织 ,且长势相似。但苜蓿的不同部位对愈伤组
织的诱导差异很大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膨大时间、启动愈伤组织时间及诱导频率上。子叶产生愈伤组
织时间较长 ,明显膨大需 8~9d ,愈伤组织形成需 12
~13d ,平均诱导频率仅为 62. 7 %;而下胚轴较易产
生愈伤组织并启动发生 ,平均诱导频率可达89. 0 %。
由此可见 ,苜蓿不同部位诱导愈伤组织有明显差异 ,按优越性排序:下胚轴 >茎段 >子叶。
2. 2 不同成分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
组织培养分化方向 ,很大程度取决于培养基的
1 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研究 王 艳 李 波 徐长绘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表 2 苜蓿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结果
培养基 下胚轴
膨大时间 d 出愈时间 d 诱导频率 %
子 叶
膨大时间 d 出愈时间 d 诱导频率 %
茎 段
膨大时间 d 出愈时间 d 诱导频率 %
M1 4 7 80 9 13 62 5 7 74
M2 4 5 100 9 12 64 5 6 97
M3 5 7 75 10 13 60 6 7 70
M4 6 8 63 11 15 51 6 8 56
M5 3 5 82 5 8 60 4 7 79
M6 4 7 73 7 10 54 5 8 58
S1 3 5 100 8 11 74 3 5 96
S2 2 4 100 7 10 79 3 4 100
S3 3 6 100 8 11 72 4 6 93
S4 4 6 70 9 14 59 5 6 67
成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