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华山松疱锈病病原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第2页 |
参见附件(172KB,7页)。
第 l 8 卷第 3 帮
\ 1 西 南 林 学 院 掇
云南省华山松疱锈病病原研究①
扬 斌
( 西南林学院费源学院,昆明,6 5 0 2 2 4 )
摘要 宏观、微观性状观 察和超微 结构研 完,证 实云南省 华 山松疤锈 病病原 茵如
前人 所报 道,是 萘薰 生柱 镑 茵( C r o n a r t i u m r i b c o a F i s c h e r ) .其 5种熹 型的抱 子
形态和 大小与 东北 虹松 疤锈 病病原和四 川华 山松 疤 锈病病原 基本一致 但扫描 电
镜下,其锈孢 子、夏袍 子表 面纹饰 与二者 有别 .人工 交互接 种 已确认 在 云南省 洱
源县 和 东川市 两大华 山松疤锈 病 区,病 原茵的特主 寄主是冰 川茶燕 子,病原 茵属
萘燕生柱镑茵的茶燕子专化型( Cr o n a r t i u m , 西 D f s p r ~o a O .四川的转主
粳萼茶燕子在云南不能感病,与冰川茶薰子同在洱源县华山松林下和林掉生长的
尖叶 茶燕 子也不感病 华山松疤 镑 茵转 主 寄主在云 南的确 定和 葬专化 性的 差异,属首次报 道.镑孢 子生物 学特性研 究得知,成 熟镑孢 子的萌发率较 未成 熟镑孢 子
高 2 ~3倍. 但 总的 萌发 率偏 低, 一 扳不 超 过 l 0 %.4 - -3 6 ℃镑孢 子 殉可 萌发,最 适 温 度 2 0 ℃ 左 右, 芽 管 在 2 0~ 2 8 ℃ 生 长 较 好 ; 相 对 湿 度 >3 5 %孢 子 才 托 萌
发, 又以 9 O % ~1 0 0 %RH 萌发率 为高;光 暗 炙替 有利于 萌发; 营 养 每件 的作 用
不 明显.但对 芽管伸 长生 长影 响较 大. 又以茶蒹子浸 汁最 为有利.
关 键 词 茶 薰生 柱 镑茵 ; 延 ! 缕
O
华山松疤锈病为五针松疤锈病之一种.五针松疱锈是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的
危险性病害,与榆荷兰病( Ce r a t o c y s t i s f ) ,板栗疫病( C r y p h o n e c t r i a p a r a s i t i c a ) - -起称
为世界林木三大病害.目前已报道的五针栓疱锈病的病原菌均为茶蕉生柱锈菌( C r o n a r t i u m
r i b i c o l a F i s c h c r ) ,其 0 , I阶段寄生于五针松枝干上,形成溃疡斑 Ⅱ,Ⅲ阶段寄生 于茶
燕子属植物( Ri b e s s p p . ) ,马先蒿属植物( Pe d i c u l a r i s s p p . ) 上.人工接种也可侵染火焰草属
植物( C a s t i l l e j a s p p . ) 和醋粟属植物( G r o s s u l a r ~ a s p p . ) .
在我国,已知感病的五针松有红检( Pi n u s k o r a i e n s i s ) 和华 山检( 尸.a r ma n a i i ) ,病害主
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云南、四川、陕西、山东、河南、山西、新疆等省
区.云南省的东川、会泽、洱源、宾川等市、县均有分布.发病率一般在 1 0 %左右,严重
的林分可达 7 6 . 9 %,病死率可达 1 0 %.加 之传播蔓延迅速,如不及时治理,几年之内就
可能出现大面积华山栓林严重感病乃至成片死亡,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长江 中上游防护林体
系造林的失败,严重破坏现有的生态环境.
云南对华山辁疱锈病的研究还很欠缺.迄夸未见该病在云南发生、危害、防治等方面
的系统研究报道.固然,华山松疱锈病与世界各地其它五针松疱锈病的病原同属茶薨生柱
①云南省重点基盒费助项 目 1 9 9 7 —1 2 —1 2 收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 }
基
第 3期 扬 斌 :云 南 省华 山栓疱 锈病痛 原研 究 1 6 9
锈菌,它们之间有一些共性,但云南地理条件独特,气候、植被千差万别,华山松疱锈病
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原菌生活史及对它的治理都有地域性特点,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研究
成果.因此,系统地研究云南省华山松疱锈病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 材料 与方法
I . 1 病原形态观察
病原材料来自大理罗坪山林场感病华山松及茶燕子,包括从 I~Ⅳ的各个孢子类型.
性子器( O ) 和性孢子采 自东川 =二 二林 场感病华 山松 枝干.
挑取新鲜材料上的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用扫描电镜观察锈孢子、夏孢子表面
纹饰 .
1 . 2 转主寄主研究
1 9 9 5年 5月、l O月两次对病区( 罗坪山林场、二二2林场) 华山松林下及林缘附近的
植被进行调查,找到了有冬孢子柱的茶薷子 .根据调 查结果及参考文献资料, 1 9 9 5年
秋,选取了几种可能为华山松疱锈病转主的植物移栽于室内,1 9 9 6年 4月中旬采集新鲜
的成熟锈孢子对移裁的可疑植物进行人工接种.接种肘先用 自来水喷湿移栽埴物叶片,再
用毛笔醮取锈孢子粉涤于叶面和叶背,每种植物接 4侏,其中 2株用针刺伤叶片,2株不
蒯伤,另用 2株喷水不接种孢子作对照.接种后套上喷过水的塑料袋,袋 中放湿棉球以保
湿,置 于室外阴凉处,2 4 h后重复接种 1 次,7 2 h后解开塑料袋,注意观察叶片变化.
用新鲜的锈孢子,按同样方法于 1 9 9 7年 4月又接种了移 自四川广元的 2株狭萼茶蘸
子[ Ri b e s g l a c i a l Wa l 1 .v a r .i ac i n i a t u m( Ho o k e t .Th o ms ) Cl a r k e ] .接后注意观察.
1 9 9 6年 9月采 自罗坪 山林场有新鲜冬孢子桂的冰川茶蔗子枝叶和室内人工接种后产
冬孢子柱的冰川荼薨子枝叶,经喷水保温,促使其萌生担子、担孢子.刮取产担孢子的冬
孢子柱,对健康的 2年生华山栓幼苗针叶进行人工接种.重复接种 3次,每欢接种后即套
袋保温,观察记录叶片 的变 化.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病 原菌宏观、徽观性状
该病原菌的一个生活循环可顺序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等 5
种 类型的孢子
锈子器 疱囊状 , 黄色 或浅 黄色, 大小为 3 - 0~1 7 . 0m k 1 . O ~9 . 0mm,高 2 . 0 ~
2 . 5 1 2 1 1 1 1 .锈孢子浅黄色,卵圆形或近球d 眵,袭商【 曩疣突,孢子大小为 2 1 . O ~3 6 . 0 m×
1 6 . O ~3 2 . 0 Z m,平均 3 0 . 4 mx2 3 . 6姗n .
夏孢子堆丘疹状,黄色或 桔黄色,直径 为 0 ; 5 1 . 5 衄 .夏孢子黄色,卵形或近球
形,l 5 . 0 -3 0 0 Z m ×l 1 . 5 ~l 8 . 0肺 ,平均 2 3 . 0x1 4 . 5 m,表面具蒯状突起.
冬孢子堆毛刺状,成熟时呈红棕色,高 0 . 5 ~2 . 0 mm.冬孢子长梭形,浅黄褐色,表
面光滑, 3 3 . O ~ 5 9 . 0 m ×1 3 . O ~1 8 . 0 m,上 下左 右相 互联 成 桂状的 冬孢子 堆 .冬孢 子萌
生的担 子 ......
\ 1 西 南 林 学 院 掇
云南省华山松疱锈病病原研究①
扬 斌
( 西南林学院费源学院,昆明,6 5 0 2 2 4 )
摘要 宏观、微观性状观 察和超微 结构研 完,证 实云南省 华 山松疤锈 病病原 茵如
前人 所报 道,是 萘薰 生柱 镑 茵( C r o n a r t i u m r i b c o a F i s c h e r ) .其 5种熹 型的抱 子
形态和 大小与 东北 虹松 疤锈 病病原和四 川华 山松 疤 锈病病原 基本一致 但扫描 电
镜下,其锈孢 子、夏袍 子表 面纹饰 与二者 有别 .人工 交互接 种 已确认 在 云南省 洱
源县 和 东川市 两大华 山松疤锈 病 区,病 原茵的特主 寄主是冰 川茶燕 子,病原 茵属
萘燕生柱镑茵的茶燕子专化型( Cr o n a r t i u m , 西 D f s p r ~o a O .四川的转主
粳萼茶燕子在云南不能感病,与冰川茶薰子同在洱源县华山松林下和林掉生长的
尖叶 茶燕 子也不感病 华山松疤 镑 茵转 主 寄主在云 南的确 定和 葬专化 性的 差异,属首次报 道.镑孢 子生物 学特性研 究得知,成 熟镑孢 子的萌发率较 未成 熟镑孢 子
高 2 ~3倍. 但 总的 萌发 率偏 低, 一 扳不 超 过 l 0 %.4 - -3 6 ℃镑孢 子 殉可 萌发,最 适 温 度 2 0 ℃ 左 右, 芽 管 在 2 0~ 2 8 ℃ 生 长 较 好 ; 相 对 湿 度 >3 5 %孢 子 才 托 萌
发, 又以 9 O % ~1 0 0 %RH 萌发率 为高;光 暗 炙替 有利于 萌发; 营 养 每件 的作 用
不 明显.但对 芽管伸 长生 长影 响较 大. 又以茶蒹子浸 汁最 为有利.
关 键 词 茶 薰生 柱 镑茵 ; 延 ! 缕
O
华山松疤锈病为五针松疤锈病之一种.五针松疱锈是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的
危险性病害,与榆荷兰病( Ce r a t o c y s t i s f ) ,板栗疫病( C r y p h o n e c t r i a p a r a s i t i c a ) - -起称
为世界林木三大病害.目前已报道的五针栓疱锈病的病原菌均为茶蕉生柱锈菌( C r o n a r t i u m
r i b i c o l a F i s c h c r ) ,其 0 , I阶段寄生于五针松枝干上,形成溃疡斑 Ⅱ,Ⅲ阶段寄生 于茶
燕子属植物( Ri b e s s p p . ) ,马先蒿属植物( Pe d i c u l a r i s s p p . ) 上.人工接种也可侵染火焰草属
植物( C a s t i l l e j a s p p . ) 和醋粟属植物( G r o s s u l a r ~ a s p p . ) .
在我国,已知感病的五针松有红检( Pi n u s k o r a i e n s i s ) 和华 山检( 尸.a r ma n a i i ) ,病害主
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云南、四川、陕西、山东、河南、山西、新疆等省
区.云南省的东川、会泽、洱源、宾川等市、县均有分布.发病率一般在 1 0 %左右,严重
的林分可达 7 6 . 9 %,病死率可达 1 0 %.加 之传播蔓延迅速,如不及时治理,几年之内就
可能出现大面积华山栓林严重感病乃至成片死亡,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长江 中上游防护林体
系造林的失败,严重破坏现有的生态环境.
云南对华山辁疱锈病的研究还很欠缺.迄夸未见该病在云南发生、危害、防治等方面
的系统研究报道.固然,华山松疱锈病与世界各地其它五针松疱锈病的病原同属茶薨生柱
①云南省重点基盒费助项 目 1 9 9 7 —1 2 —1 2 收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 }
基
第 3期 扬 斌 :云 南 省华 山栓疱 锈病痛 原研 究 1 6 9
锈菌,它们之间有一些共性,但云南地理条件独特,气候、植被千差万别,华山松疱锈病
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原菌生活史及对它的治理都有地域性特点,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研究
成果.因此,系统地研究云南省华山松疱锈病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 材料 与方法
I . 1 病原形态观察
病原材料来自大理罗坪山林场感病华山松及茶燕子,包括从 I~Ⅳ的各个孢子类型.
性子器( O ) 和性孢子采 自东川 =二 二林 场感病华 山松 枝干.
挑取新鲜材料上的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用扫描电镜观察锈孢子、夏孢子表面
纹饰 .
1 . 2 转主寄主研究
1 9 9 5年 5月、l O月两次对病区( 罗坪山林场、二二2林场) 华山松林下及林缘附近的
植被进行调查,找到了有冬孢子柱的茶薷子 .根据调 查结果及参考文献资料, 1 9 9 5年
秋,选取了几种可能为华山松疱锈病转主的植物移栽于室内,1 9 9 6年 4月中旬采集新鲜
的成熟锈孢子对移裁的可疑植物进行人工接种.接种肘先用 自来水喷湿移栽埴物叶片,再
用毛笔醮取锈孢子粉涤于叶面和叶背,每种植物接 4侏,其中 2株用针刺伤叶片,2株不
蒯伤,另用 2株喷水不接种孢子作对照.接种后套上喷过水的塑料袋,袋 中放湿棉球以保
湿,置 于室外阴凉处,2 4 h后重复接种 1 次,7 2 h后解开塑料袋,注意观察叶片变化.
用新鲜的锈孢子,按同样方法于 1 9 9 7年 4月又接种了移 自四川广元的 2株狭萼茶蘸
子[ Ri b e s g l a c i a l Wa l 1 .v a r .i ac i n i a t u m( Ho o k e t .Th o ms ) Cl a r k e ] .接后注意观察.
1 9 9 6年 9月采 自罗坪 山林场有新鲜冬孢子桂的冰川茶蔗子枝叶和室内人工接种后产
冬孢子柱的冰川荼薨子枝叶,经喷水保温,促使其萌生担子、担孢子.刮取产担孢子的冬
孢子柱,对健康的 2年生华山栓幼苗针叶进行人工接种.重复接种 3次,每欢接种后即套
袋保温,观察记录叶片 的变 化.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病 原菌宏观、徽观性状
该病原菌的一个生活循环可顺序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等 5
种 类型的孢子
锈子器 疱囊状 , 黄色 或浅 黄色, 大小为 3 - 0~1 7 . 0m k 1 . O ~9 . 0mm,高 2 . 0 ~
2 . 5 1 2 1 1 1 1 .锈孢子浅黄色,卵圆形或近球d 眵,袭商【 曩疣突,孢子大小为 2 1 . O ~3 6 . 0 m×
1 6 . O ~3 2 . 0 Z m,平均 3 0 . 4 mx2 3 . 6姗n .
夏孢子堆丘疹状,黄色或 桔黄色,直径 为 0 ; 5 1 . 5 衄 .夏孢子黄色,卵形或近球
形,l 5 . 0 -3 0 0 Z m ×l 1 . 5 ~l 8 . 0肺 ,平均 2 3 . 0x1 4 . 5 m,表面具蒯状突起.
冬孢子堆毛刺状,成熟时呈红棕色,高 0 . 5 ~2 . 0 mm.冬孢子长梭形,浅黄褐色,表
面光滑, 3 3 . O ~ 5 9 . 0 m ×1 3 . O ~1 8 . 0 m,上 下左 右相 互联 成 桂状的 冬孢子 堆 .冬孢 子萌
生的担 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2KB,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