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42085
飞虫入耳巧应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8日 健康时报
     随着天气转暖,小飞虫也多了起来。每年春季,各大医院的耳鼻喉科都会接诊许多因飞虫入耳的患者。家住北京郊区的丁丁(化名),前几天在户外玩耍的时候,突然有只虫子飞进他的左耳里。爸爸和妈妈想了各种方法,但始终也没能把虫子弄出来,虫子反而越钻越深。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吴大真提醒,飞虫钻进耳朵自己千万别乱掏,尤其是小儿耳道和鼓膜娇嫩,最有可能受到损伤而影响听力,甚至造成耳聋。

    由于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稍有保护不当便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可谓“耳里不揉沙子”。

    更何况飞虫钻入耳朵后,在耳道内爬行、活动,人们更会感到耳朵奇痒难忍、坐立不安,急于把它弄出来,但情急之下采用不当的方法反而使虫子越钻越深,严重时引起耳道划伤、中耳炎、鼓膜穿孔,甚至耳聋。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尽快就医,请医生用耳镜、镊子等工具夹取。

    吴大真说,一些“土办法”也可以把飞虫赶出来。比如把孩子抱到暗处,用手电筒向耳道内照射,飞虫见光后会被引出来;或者在耳道内滴入橄榄油、花生油等食用油数滴,等耳道内飞虫淹死后,再用温水清洗,或用摄子将淹死的飞虫夹出。

    此外,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粘附小飞虫的作用。因此,一个月最多掏两次就可以了。掏得过于频繁,使耳朵失去了“天然屏障”,飞虫入耳造成的伤害也就更大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