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英国对世界生命科学的贡献
在政府强力主导的创新战略推动之下,10余年来,英国在能源、生命科学、ICT产业等几大领域取得迅速突破,确立了全球优势。
“生命科学产业是一个英国式的成功故事,自从50年前在剑桥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之后,英国就一直处在世界生命科学的前沿。”英国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宣称。2005年,这一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850亿美元,比布莱尔发话时猛涨了37.1%。
英国生命科学产业主要分为两大领域:在具有传统优势的制药业,有6.5万名直接从业人员,并创造了25万个相关就业机会;在基因、干细胞、生物信息工程等新兴研发领域,有480多家私人公司,24000名雇员。两大领域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上下游齐全的产业链。目前,英国生命科学产业以公司总数、进入市场和开发的产品数量以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英国是世界第二大新药研发中心,英国自身也拥有葛兰素-史克和阿斯特拉-捷立康(AstraZeneca)等制药巨头。12家世界最大制药商均在此有主要工厂或研发中心,全球制药公司每年在英国的研发投入超过60亿美元,世界上最畅销的75种药品中有15种是在英国开发的,包括美国辉瑞的著名产品“伟哥”(Viagra)。据统计,英国药品研发的投入产出率世界最高,平均每100万美元的投入能催生16份研究报告,而美国为9.2份,日本为3.6份。
, 百拇医药
目前英国已经形成几个规模巨大的生命科学产业带。以伦敦为中心,牛津、剑桥为两翼的地区是最大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大约1/3的人类基因研究项目在剑桥的桑格研究院(Sanger Institute)进行;以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为中心,邓迪、格拉斯哥为两翼的地区是最大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并在克隆技术、干细胞和癌症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此外,肯特郡、约克郡和曼彻斯特的技术水平也很发达。
政府的长期支持,宽松的法律和完善的市场环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英国生命科学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
2003年3月,英国政府通过了克隆和干细胞研究合法化的法律,为再生药物的研究铺平了道路。政府还不断完善资金和市场管理政策,以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企业研发。而伦敦也拥有欧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数量最多的生物技术财务分析师以及欧洲最具实力的风险投资组织,为从事生命科学的企业募集资金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各地的地区发展局(RADs)也为当地顶尖大学引入了新的风险投资。此外,始建于1990年代中期的欧洲医药鉴定局总部就在伦敦,也为英国的新药开发及临床实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百拇医药
英国在创新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首倡并推行了风靡全球的“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概念。1997年5月,刚刚上任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首次提出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历时8年,英国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比英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一倍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成为英国雇佣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用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金融业。目前创意产业对英国GDP的贡献率已达8%。
虽然国家创新战略实施10余年来取得巨大成效,英国经济已基本实现从制造型向知识服务型的转变,但是“英国式创新”依然面临不少问题。
其一是全民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偏低。10年来,尽管英国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年增长率达到7%,但由于企业投入不足,其全民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西方七国中居于倒数第二,仅比意大利好一点。据东南英格兰发展局创新部负责人戴维德·哈里斯介绍,英国的这一数字在2004年为1.9%。如果按照国际上“创新型国家”的标准,这一比例要达2%以上。为此,英国政府在《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十年框架》中提出:政府对科学的总投入到2007~2008年财年增加到53.6亿英镑;全民研发总投入到2014年增加到225亿英镑(以2004年为基准);全民研发投资占GDP的比重到2014年提高到2.5%。
, 百拇医药
其二是如何持续增强企业的创新竞争力。2005年初,英国设计协会主席乔治·考克斯发布了其研究小组6个月考察的结果:在访问的300家英国公司中,只有不到1/3在过去两年中推出了新产品或服务。尽管英国的创新能力仍很强,但并不均衡。
其三虽创新行为和产品如何持续获得公众支持。要使创新对短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有益,国家的战略与政策必须让公众充分参与创新的决策过程。这需要制度和组织上的更大创新作为保证。在此意义上,“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也得到了更深入和广泛的延展。
“英国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最好环境:政府支持,公众理解,立法完备,实验条件好,上市和融资便利。这里建立了一个非常重实效和管理规范的体系,能够迅速把最尖端的研究成果转换为真正有益的临床产品。”在位于爱丁堡近郊“生物校园(Biocampus)”的干细胞科技公司(Stem Cell Science),COO休·林恩说。
这家擅长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公司,2003年把全球总部从澳大利亚墨尔本搬到爱丁堡。2005年7月在伦敦创业板市场顺利上市,募集了1000万美元资金,并在剑桥设立了分部。目前他们正在与辉瑞商谈外包研究项目。干细胞科技公司所在的“生物校园”是英国发展生命科学产业的旗舰项目之一,作为一个整体案例,能够充分诠释英国高科技产业具体的创新路径。
文/李攀, 百拇医药
“生命科学产业是一个英国式的成功故事,自从50年前在剑桥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之后,英国就一直处在世界生命科学的前沿。”英国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宣称。2005年,这一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850亿美元,比布莱尔发话时猛涨了37.1%。
英国生命科学产业主要分为两大领域:在具有传统优势的制药业,有6.5万名直接从业人员,并创造了25万个相关就业机会;在基因、干细胞、生物信息工程等新兴研发领域,有480多家私人公司,24000名雇员。两大领域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上下游齐全的产业链。目前,英国生命科学产业以公司总数、进入市场和开发的产品数量以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英国是世界第二大新药研发中心,英国自身也拥有葛兰素-史克和阿斯特拉-捷立康(AstraZeneca)等制药巨头。12家世界最大制药商均在此有主要工厂或研发中心,全球制药公司每年在英国的研发投入超过60亿美元,世界上最畅销的75种药品中有15种是在英国开发的,包括美国辉瑞的著名产品“伟哥”(Viagra)。据统计,英国药品研发的投入产出率世界最高,平均每100万美元的投入能催生16份研究报告,而美国为9.2份,日本为3.6份。
, 百拇医药
目前英国已经形成几个规模巨大的生命科学产业带。以伦敦为中心,牛津、剑桥为两翼的地区是最大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大约1/3的人类基因研究项目在剑桥的桑格研究院(Sanger Institute)进行;以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为中心,邓迪、格拉斯哥为两翼的地区是最大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并在克隆技术、干细胞和癌症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此外,肯特郡、约克郡和曼彻斯特的技术水平也很发达。
政府的长期支持,宽松的法律和完善的市场环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英国生命科学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
2003年3月,英国政府通过了克隆和干细胞研究合法化的法律,为再生药物的研究铺平了道路。政府还不断完善资金和市场管理政策,以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企业研发。而伦敦也拥有欧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数量最多的生物技术财务分析师以及欧洲最具实力的风险投资组织,为从事生命科学的企业募集资金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各地的地区发展局(RADs)也为当地顶尖大学引入了新的风险投资。此外,始建于1990年代中期的欧洲医药鉴定局总部就在伦敦,也为英国的新药开发及临床实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百拇医药
英国在创新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首倡并推行了风靡全球的“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概念。1997年5月,刚刚上任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首次提出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历时8年,英国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比英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一倍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成为英国雇佣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用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金融业。目前创意产业对英国GDP的贡献率已达8%。
虽然国家创新战略实施10余年来取得巨大成效,英国经济已基本实现从制造型向知识服务型的转变,但是“英国式创新”依然面临不少问题。
其一是全民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偏低。10年来,尽管英国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年增长率达到7%,但由于企业投入不足,其全民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西方七国中居于倒数第二,仅比意大利好一点。据东南英格兰发展局创新部负责人戴维德·哈里斯介绍,英国的这一数字在2004年为1.9%。如果按照国际上“创新型国家”的标准,这一比例要达2%以上。为此,英国政府在《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十年框架》中提出:政府对科学的总投入到2007~2008年财年增加到53.6亿英镑;全民研发总投入到2014年增加到225亿英镑(以2004年为基准);全民研发投资占GDP的比重到2014年提高到2.5%。
, 百拇医药
其二是如何持续增强企业的创新竞争力。2005年初,英国设计协会主席乔治·考克斯发布了其研究小组6个月考察的结果:在访问的300家英国公司中,只有不到1/3在过去两年中推出了新产品或服务。尽管英国的创新能力仍很强,但并不均衡。
其三虽创新行为和产品如何持续获得公众支持。要使创新对短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有益,国家的战略与政策必须让公众充分参与创新的决策过程。这需要制度和组织上的更大创新作为保证。在此意义上,“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也得到了更深入和广泛的延展。
“英国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最好环境:政府支持,公众理解,立法完备,实验条件好,上市和融资便利。这里建立了一个非常重实效和管理规范的体系,能够迅速把最尖端的研究成果转换为真正有益的临床产品。”在位于爱丁堡近郊“生物校园(Biocampus)”的干细胞科技公司(Stem Cell Science),COO休·林恩说。
这家擅长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公司,2003年把全球总部从澳大利亚墨尔本搬到爱丁堡。2005年7月在伦敦创业板市场顺利上市,募集了1000万美元资金,并在剑桥设立了分部。目前他们正在与辉瑞商谈外包研究项目。干细胞科技公司所在的“生物校园”是英国发展生命科学产业的旗舰项目之一,作为一个整体案例,能够充分诠释英国高科技产业具体的创新路径。
文/李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