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定效应” 与心理卫生
有一位先生,由于工作屡屡失误,常挨上司的“训”。上司与同事们都确认他“脑子有毛病”。久之,他变得几乎在同事们中抬不起头来。他自卑,回避社交,担心自己真的是“弱智”。由于心理负担过重,他请求心理咨询。智力测验发现他智商为107分,属正常水平,并非“弱智”。显然,是他长相猥琐、性格内向、优柔寡断这些特征给人以“笨”的错觉。可见,上司与同事对他的“标定”(认为他“脑子有毛病”,是个“笨人”)产生了一种心理效应:别人与他自己都认为他“笨”,从而更加显得“笨”起来。
这种“标定效应”,对那些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者的影响更值得注意。研究者们发现,对那些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来说,医生和医院给他们的“正式标定”(即“明确诊断”)“精神病患者”,对病人起了不少副作用。病人由于这种标定,在医院中越来越倾向于将自己称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疯子”、“心理变态者”等等,并且在行为上也更日趋与这种称呼相一致。有研究发现:许多住院的非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竟达到轻、中度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的程度。这种标定效应使住院精神病患者变得更害怕出院,更自我夸大病状,也更难恢复。
这种奇怪的“标定效应”是怎样产生的呢?它有点与教育界著名的“期望效应”相似。在一个教学实验中,同一个教师教甲乙两班。虽然甲乙两班学生智力水平相同,但实验者却故意告诉教师甲班聪明,乙班较笨。一段时期教学后,结果发现甲班居然真的更“聪明”了,而乙班却真的更“笨”了。这说明:“期望效应”与“标定效应”一样,在于我们对被标定的对象,会有相应的期望、预设、干预、控制,而这些对象接受了这种长期的有意无意的的影响,会有意无意地采取相应的行为。所以,我们不应当使我们的心理生活误入标定效应造成的“怪圈”里,落入一种本不应该有的困境。
(刘家卓), 百拇医药
这种“标定效应”,对那些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者的影响更值得注意。研究者们发现,对那些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来说,医生和医院给他们的“正式标定”(即“明确诊断”)“精神病患者”,对病人起了不少副作用。病人由于这种标定,在医院中越来越倾向于将自己称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疯子”、“心理变态者”等等,并且在行为上也更日趋与这种称呼相一致。有研究发现:许多住院的非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竟达到轻、中度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的程度。这种标定效应使住院精神病患者变得更害怕出院,更自我夸大病状,也更难恢复。
这种奇怪的“标定效应”是怎样产生的呢?它有点与教育界著名的“期望效应”相似。在一个教学实验中,同一个教师教甲乙两班。虽然甲乙两班学生智力水平相同,但实验者却故意告诉教师甲班聪明,乙班较笨。一段时期教学后,结果发现甲班居然真的更“聪明”了,而乙班却真的更“笨”了。这说明:“期望效应”与“标定效应”一样,在于我们对被标定的对象,会有相应的期望、预设、干预、控制,而这些对象接受了这种长期的有意无意的的影响,会有意无意地采取相应的行为。所以,我们不应当使我们的心理生活误入标定效应造成的“怪圈”里,落入一种本不应该有的困境。
(刘家卓),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