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08025
流脑高发 专家支招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日 《当代健康报》 2006.03.02
     本报讯 (记者 王丽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常在冬春季节发病和流行。近日,山东省卫生厅要求济南历下区、潍坊高密市、济宁嘉祥县、临沂郯城县和德州临邑县等五地区设立省级流脑监测点,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3天内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报告。

    流脑在我国一直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全国的发病率为403/10万。在我国90%以上的流脑病例是由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因此从1984年起全国各地连年给儿童注射了A群流脑疫苗以后,流脑的流行得到了控制,发病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暴发流行的隐患,并且病死率也出现上升势头。2005年底,山东发现首例C群流脑病例,该病尚未纳入规划免疫,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易感人群多,发病急剧,病死率高。

    据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免疫管理所所长宋立志介绍,流脑病例一般在11~12月份开始增多,第二年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传染性较低,病菌对抗生素敏感,一般开始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就不再有传染性。流脑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本病病死率较高,过去在50%以上,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仍维持在8~15%的较高水平。另外10~20%的存活者将长期留有后遗症,如智力障碍、听力损伤等。

    宋立志说,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因此,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在流脑高发季节,应该怎么预防流脑的发生呢?

    宋立志介绍,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学校、办公室或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流脑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其次,要加强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第三,要做好防护,尽量避免与病人的接触,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