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 打针吃药还是配助听器
——著名耳科专家韩德民、刘莎谈老年人听力障碍及其诊治
记者:人们常说,人老了以后是眼花,耳聋,腿软。这三个器官比较明显一些,那您了解到的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国家老年人听力现状是什么样子?
刘莎:我们耳鼻科研究所做过一项课题,从北京地区小样本的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听力障碍的发病率接近41%,在全世界处于中等水平,有的国家或地区发病可达60%,所以说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听力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记者:比较常见的听力问题有哪些?
韩德民:包括耳鸣,听力下降,言语辨别率比较差,别人说话听不清楚。或者是说什么分辨不出来。
记者:耳朵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从而使听力改变了呢?
刘莎:耳朵基本上有几大部分组成,一个是外耳,靠中间的是中耳,再有一部分是内耳。
, http://www.100md.com
造成老年人耳聋原因最多的是内耳,像耳蜗的损伤。从细节上来看,我们把耳蜗叫做声音接收器官,在老年人当中,这个器官里面会有一些毛细胞的死亡或者坏死。
之外,还有一个有弹性的基底膜也会发生一些病变,就是弹性不太好。还有一些血管纹,表明血液供应上也会不太好。
韩德民:听力障碍引起的后果还是相当多的,一个是交流不行,或者是与人交流声音很大,使对方感觉不舒服。
另外,老人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听不见,就不愿意给周围人、不愿意给儿女找麻烦。这样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同外界交往,产生自闭性心理。
这种自闭心理可以使老年人老化的速度加快,还有,会使不少的老年人在长期的自闭心理状态下形成自闭症,造成生活状况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下降。所以这个问题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刘莎:老年人听力下降以后对社会信息的接受肯定减少。因为我们对信息的接受,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耳朵,如果耳朵听不见外界各种丰富的声音,这种交往的能力就下降。
, 百拇医药
例如有的人听力不好,别人在谈话的时候他就躲在一边了,目光也很呆滞,显得这个人处在衰老状态。所以说,我们全社会关注老年人首先有一点就是关注老年人的听力问题。
记者:听力下降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刘莎:老年人器官退化带来的损害一般是不可逆的。譬如说他除了听力器官的退化以外,还有其他器官的退化。
语言的获得,是通过我们的耳朵接收,还必须到中枢去处理,其实老年人的中枢器官也有退化,如果这时你的耳朵再不帮助它,就等于是雪上加霜了,所以我们希望对老年人听力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处理。
记者:既然它是不可逆的,是否应该及早发现、尽早把它中断或者延缓呢?
韩德民:在现实生活当中,耳朵听力出现障碍之后,很多不一定都能看出来,因为它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 百拇医药
但是在其他的场合一眼就能看出来。包括正常说话的时候他打岔,或者正常交流的时候他会有很多地方没有听清怎么回事,那么有了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大家都应该有所警惕,这就说明你的听力有问题了,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这样可能更好一些。
刘莎:老年人听力特别差的时候很容易出一些问题,像走在大马路上,对汽车的鸣笛声听的不是很清楚,仍然慢慢悠悠的走,别人看着非常悬,容易出事故。
记者:到底哪些表现说明听力在下降,应该引起注意了呢?
韩德民:听力问题常见表现:1.听不见。2.听不清。3.耳鸣。4.说话时常打岔。5.使用电器音量过大。
要客观判断,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本人的表现不是很明显,往往都是第三者客观的发现他异常的一些举动,包括听收音机看电视,大家在正常情况下,觉得很舒适的声音他听不见。他把声音调的很大,其他人觉得声音很大,烦得不得了。但他觉得很舒适,说明他的听力肯定有问题。
, 百拇医药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关注他,而不是要将就他。不少家庭发现老人脾气古怪,他就需要大声,那就算了吧,给他单独找个房间,愿意放多大声就放多大声,咱甭管。实际上这种将就态度不大可取。
记者:听力下降以后应该怎么办?
刘莎:首先应该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听力,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就用药。
比如说中耳有一些病变,如慢性中耳炎需要一些手术治疗或者是药物治疗,还有一些原因可能是一些原发病引起来的,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还有一些人的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这些都应该纠正,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就是在手术药物都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还可以配戴助听器。
记者:如何配戴助听器?
韩德民:配戴助听器和选配助听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要求技术层面很高的操作程序。因为首先要把听力状况搞清楚,第二要考虑你用哪一种助听器能比较有效的提高听力。
, 百拇医药
还有,配完助听器以后要有一些随访以便进行不断的调整。因此这些必须有专业人员完成。为什么强调听力有问题必须要到医院就诊呢?因为医院有一套完整的,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提供这项服务。而不是说我到街上随便买一个就可以的。
有的是子女对老人比较孝敬,自己在国外,离老人很远,以为给老人邮一个,老人一戴就能解决问题。这种观念对老人听力的康复是没有益处的。
因为每个老人听力损失状况,还有不同频率上的降低都有特定性,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一个助听器不可能适用所有的人,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听力损失状况,根据专门的测试选择比较适宜的助听器,还需要在配完之后不断的调整。
尤其现在助听器的功能越来越多,所以到底有哪一种功能好,或者用哪一种频率的助听器更能适合你的耳朵,这个是一个磨合的过程。
记者:选配助听器的哪些细节值得注意?
, 百拇医药
刘莎:选配之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在配戴的时候要进行很多调试,戴上了以后还要检查,来评估你戴上助听器的效果,到底改善了一些什么。
然后还有一点要注意,你戴上了不是说马上就有了一个正常的耳朵,里面还有聆听技巧的问题,所以整个选配是一个专业的过程,还需要病人和医生以及家属之间很好的配合。
韩德民:配戴助听器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配戴助听器前后差异很大,病人要有适应过程。首先配戴之后应该在安静环境里调整,尽量不要受外界声音的影响,因为助听器的音量可以调整,调得过大会有噪音,调得过小效果不好,适度调整才可达到最佳的听力音量。
然后在比较安静的房间里适应,比如在家里。逐渐让他了解怎么去调节音量,怎么对声音进行辨别,怎么去适应增加新的异物感,适应之后再到更大的更嘈杂的环境里去。所以这个过程也叫聆听技巧的培训。
, 百拇医药 刘莎:关于聆听技巧的问题,无论是戴助听器的人,还是没有戴助听器的老年人都需要做。举几个例子:首先是在安静的环境下一对一的交流。比如与比较熟悉的家人在一起,然后戴上助听器,调节到正常说话的音量然后面对面交流。
特别要强调的是,当家人都围着询问戴助听器的感觉时,声音比较嘈杂,老人就会觉得助听器作用不明显,所以我们第一点就要求首先要一对一的说话,这样适应一段时间就可以跟其他人说话了。另外刚开始使用助听器,要采用直接的声音获得,然后再采用间接的声音获得。
记者:好多人都关心到底哪些老年人适合配戴助听器?
韩德民: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到,听力下降大于40分贝都需要使用助听器,但在实际生活中,在走进同仁医院配戴助听器的老人中,占这样比例数的人还是挺少的。因为,目前我们国家听力障碍人口至少有2000多万,在这个人群当中,中重度需要康复治疗的老年人至少占50%。
, http://www.100md.com
但是在我们国家配戴助听器的人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在整个需要配戴的人群当中我们统计大概只有1%左右的人配戴。所以还有绝大部分人没有进行康复方面的治疗。因此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我们要关注老年人,更要关注老年人听力的问题。
刘莎:另外有耳病的情况比如说中耳炎,需要先治疗,经过治疗待听力稳定3~6个月后才可以配戴。
记者:北京25岁的王女士问,她家对门的邻居患有药物性耳聋,他不愿意戴助听器,说戴了助听器以后本身的听力会越来越小。请问是这样吗?
刘莎:不是的,如果她是药物性耳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她的听力就会稳定了,超过三个月或半年以上,应该进行康复治疗,比如戴助听器。如果比较严重的话,那就还需要接受耳蜗植入的手术了,如果他实在是不愿意戴助听器,而且近期也无法接受助听器的帮助,那就希望他周围的朋友多与他交流,并且采取一些措施和技巧。
, 百拇医药
记者:有人认为戴上助听器会把原来残存的听力损害了?
刘莎:从现在的研究来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记者:上海63岁的张女士问:去年刚配了一个助听器可是觉得吵得慌,还不如不戴。是不是该放弃助听器,会不会是使用不当呢?
韩德民:这里边有几个问题,第一是培训,培训很重要,除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助听器,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懂得与助听器之间的配合。
如:出现的问题有可能是音量放的太大,或者耳膜配的不合适。或者是在用的过程中音量控制不好,都会产生嘈杂的问题。所以使用助听器,也要有一个从认识培训到掌握的技术过程。
另一个方面,如果听力损失过重,助听器未必能帮助他恢复到一个满意的状况,也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因此助听器并不是老年人的唯一选择。对于一些听力损失严重的人要考虑安装人工耳蜗来帮助恢复听力。这在国外比较普遍,我们国内在这一方面还比较落后。
, 百拇医药
记者:其实很多家庭都有听力下降的老人,对待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找到你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和老人平和的交流很重要。
韩德民: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老人有听力障碍问题,我们依然在被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关注老年人,年轻人要提前做到防止听力受伤害,避免步入老年后听力障碍的发生,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我想在强化对老年人关注的同时我们还要更多的强调如何预防听力伤害,防止听力障碍发生。
记者:如何预防听力下降?
刘莎:对于老年人,正常的生活习惯很重要。预防听力下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要多锻炼,戒烟、酒。二、要及时治疗原发病,不要因为原发病引起听力障碍。三、避免接触噪声。四、一些可致耳聋性的药物,在使用的时候要跟大夫沟通。这几个方面都是要积极预防的。
韩德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喜欢听音响,在听音响时播放声音很大。还有一些广告在进行宣传时,功放播放水平相当高。
, http://www.100md.com
实际上不少人到了40岁以后,听力出现障碍,就是在年轻的时候,过多的接触噪音刺激造成的,所以我们想预防,就要让大家都懂,整个社会都懂这个噪音环境对听力的伤害。还有功放,在放大功率之后,除了音乐欣赏之外,伴有振动这种感受,实际上这时候听力伤害是相当大的。
要预防听力下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预防耳聋;
2.积极控制和治疗原发病;
3.避免接触噪音和使用耳毒性药物;
4.戒烟戒酒,不吃刺激性食物;
5.适度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与人多交往多动脑,心情舒畅。
, 百拇医药
记者:陕西52岁的连先生问,他母亲86岁,装有心脏起搏器,可以装助听器吗?
刘莎:没有问题。
记者:它们之间不会有相互干扰?
刘莎:应该不会。
记者:天津39岁的严女士问,她的妈妈已经70岁了,因为药物性耳聋已经彻底失去听力,做人工电子耳蜗可以吗?大约需要多少费用?听力会跟正常人一样吗?
韩德民:像这种情况要经过一些检查,来了解一下她耳蜗的功能状况到底如何,如果耳蜗还基本可以维持的话,做人工耳蜗应该没有问题。
记者:那么像药物性耳聋和用电子耳蜗这种方法来解决它是否非常有效?
韩德民:药物性耳聋,大部分是毛细胞受到伤害,毛细胞变性坏死,人工耳蜗主要作用的一个机理是通过释放生物电来刺激神经末梢,这个神经末梢感觉刺激以后,重新经过中枢的一种分辨来和人的声音吻合起来,这种通路和毛细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药物性耳聋主要毛细胞损伤。
那么耳蜗的功能是通过神经末梢发生的,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关系。所以我认为药物性耳聋做人工耳蜗适宜。
本版文图提供:央视《健康之路》栏目
爱耳日相关内容见18版《让爱有声》
专家档案
韩德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北京市耳鼻研究所所长,对各类耳鼻咽喉科的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带领学术队伍完成各类手术35000余例,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 百拇医药
记者:人们常说,人老了以后是眼花,耳聋,腿软。这三个器官比较明显一些,那您了解到的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国家老年人听力现状是什么样子?
刘莎:我们耳鼻科研究所做过一项课题,从北京地区小样本的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听力障碍的发病率接近41%,在全世界处于中等水平,有的国家或地区发病可达60%,所以说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听力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记者:比较常见的听力问题有哪些?
韩德民:包括耳鸣,听力下降,言语辨别率比较差,别人说话听不清楚。或者是说什么分辨不出来。
记者:耳朵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从而使听力改变了呢?
刘莎:耳朵基本上有几大部分组成,一个是外耳,靠中间的是中耳,再有一部分是内耳。
, http://www.100md.com
造成老年人耳聋原因最多的是内耳,像耳蜗的损伤。从细节上来看,我们把耳蜗叫做声音接收器官,在老年人当中,这个器官里面会有一些毛细胞的死亡或者坏死。
之外,还有一个有弹性的基底膜也会发生一些病变,就是弹性不太好。还有一些血管纹,表明血液供应上也会不太好。
韩德民:听力障碍引起的后果还是相当多的,一个是交流不行,或者是与人交流声音很大,使对方感觉不舒服。
另外,老人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听不见,就不愿意给周围人、不愿意给儿女找麻烦。这样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同外界交往,产生自闭性心理。
这种自闭心理可以使老年人老化的速度加快,还有,会使不少的老年人在长期的自闭心理状态下形成自闭症,造成生活状况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下降。所以这个问题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刘莎:老年人听力下降以后对社会信息的接受肯定减少。因为我们对信息的接受,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耳朵,如果耳朵听不见外界各种丰富的声音,这种交往的能力就下降。
, 百拇医药
例如有的人听力不好,别人在谈话的时候他就躲在一边了,目光也很呆滞,显得这个人处在衰老状态。所以说,我们全社会关注老年人首先有一点就是关注老年人的听力问题。
记者:听力下降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刘莎:老年人器官退化带来的损害一般是不可逆的。譬如说他除了听力器官的退化以外,还有其他器官的退化。
语言的获得,是通过我们的耳朵接收,还必须到中枢去处理,其实老年人的中枢器官也有退化,如果这时你的耳朵再不帮助它,就等于是雪上加霜了,所以我们希望对老年人听力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处理。
记者:既然它是不可逆的,是否应该及早发现、尽早把它中断或者延缓呢?
韩德民:在现实生活当中,耳朵听力出现障碍之后,很多不一定都能看出来,因为它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 百拇医药
但是在其他的场合一眼就能看出来。包括正常说话的时候他打岔,或者正常交流的时候他会有很多地方没有听清怎么回事,那么有了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大家都应该有所警惕,这就说明你的听力有问题了,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这样可能更好一些。
刘莎:老年人听力特别差的时候很容易出一些问题,像走在大马路上,对汽车的鸣笛声听的不是很清楚,仍然慢慢悠悠的走,别人看着非常悬,容易出事故。
记者:到底哪些表现说明听力在下降,应该引起注意了呢?
韩德民:听力问题常见表现:1.听不见。2.听不清。3.耳鸣。4.说话时常打岔。5.使用电器音量过大。
要客观判断,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本人的表现不是很明显,往往都是第三者客观的发现他异常的一些举动,包括听收音机看电视,大家在正常情况下,觉得很舒适的声音他听不见。他把声音调的很大,其他人觉得声音很大,烦得不得了。但他觉得很舒适,说明他的听力肯定有问题。
, 百拇医药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关注他,而不是要将就他。不少家庭发现老人脾气古怪,他就需要大声,那就算了吧,给他单独找个房间,愿意放多大声就放多大声,咱甭管。实际上这种将就态度不大可取。
记者:听力下降以后应该怎么办?
刘莎:首先应该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听力,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就用药。
比如说中耳有一些病变,如慢性中耳炎需要一些手术治疗或者是药物治疗,还有一些原因可能是一些原发病引起来的,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还有一些人的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这些都应该纠正,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就是在手术药物都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还可以配戴助听器。
记者:如何配戴助听器?
韩德民:配戴助听器和选配助听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要求技术层面很高的操作程序。因为首先要把听力状况搞清楚,第二要考虑你用哪一种助听器能比较有效的提高听力。
, 百拇医药
还有,配完助听器以后要有一些随访以便进行不断的调整。因此这些必须有专业人员完成。为什么强调听力有问题必须要到医院就诊呢?因为医院有一套完整的,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提供这项服务。而不是说我到街上随便买一个就可以的。
有的是子女对老人比较孝敬,自己在国外,离老人很远,以为给老人邮一个,老人一戴就能解决问题。这种观念对老人听力的康复是没有益处的。
因为每个老人听力损失状况,还有不同频率上的降低都有特定性,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一个助听器不可能适用所有的人,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听力损失状况,根据专门的测试选择比较适宜的助听器,还需要在配完之后不断的调整。
尤其现在助听器的功能越来越多,所以到底有哪一种功能好,或者用哪一种频率的助听器更能适合你的耳朵,这个是一个磨合的过程。
记者:选配助听器的哪些细节值得注意?
, 百拇医药
刘莎:选配之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在配戴的时候要进行很多调试,戴上了以后还要检查,来评估你戴上助听器的效果,到底改善了一些什么。
然后还有一点要注意,你戴上了不是说马上就有了一个正常的耳朵,里面还有聆听技巧的问题,所以整个选配是一个专业的过程,还需要病人和医生以及家属之间很好的配合。
韩德民:配戴助听器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配戴助听器前后差异很大,病人要有适应过程。首先配戴之后应该在安静环境里调整,尽量不要受外界声音的影响,因为助听器的音量可以调整,调得过大会有噪音,调得过小效果不好,适度调整才可达到最佳的听力音量。
然后在比较安静的房间里适应,比如在家里。逐渐让他了解怎么去调节音量,怎么对声音进行辨别,怎么去适应增加新的异物感,适应之后再到更大的更嘈杂的环境里去。所以这个过程也叫聆听技巧的培训。
, 百拇医药 刘莎:关于聆听技巧的问题,无论是戴助听器的人,还是没有戴助听器的老年人都需要做。举几个例子:首先是在安静的环境下一对一的交流。比如与比较熟悉的家人在一起,然后戴上助听器,调节到正常说话的音量然后面对面交流。
特别要强调的是,当家人都围着询问戴助听器的感觉时,声音比较嘈杂,老人就会觉得助听器作用不明显,所以我们第一点就要求首先要一对一的说话,这样适应一段时间就可以跟其他人说话了。另外刚开始使用助听器,要采用直接的声音获得,然后再采用间接的声音获得。
记者:好多人都关心到底哪些老年人适合配戴助听器?
韩德民: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到,听力下降大于40分贝都需要使用助听器,但在实际生活中,在走进同仁医院配戴助听器的老人中,占这样比例数的人还是挺少的。因为,目前我们国家听力障碍人口至少有2000多万,在这个人群当中,中重度需要康复治疗的老年人至少占50%。
, http://www.100md.com
但是在我们国家配戴助听器的人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在整个需要配戴的人群当中我们统计大概只有1%左右的人配戴。所以还有绝大部分人没有进行康复方面的治疗。因此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我们要关注老年人,更要关注老年人听力的问题。
刘莎:另外有耳病的情况比如说中耳炎,需要先治疗,经过治疗待听力稳定3~6个月后才可以配戴。
记者:北京25岁的王女士问,她家对门的邻居患有药物性耳聋,他不愿意戴助听器,说戴了助听器以后本身的听力会越来越小。请问是这样吗?
刘莎:不是的,如果她是药物性耳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她的听力就会稳定了,超过三个月或半年以上,应该进行康复治疗,比如戴助听器。如果比较严重的话,那就还需要接受耳蜗植入的手术了,如果他实在是不愿意戴助听器,而且近期也无法接受助听器的帮助,那就希望他周围的朋友多与他交流,并且采取一些措施和技巧。
, 百拇医药
记者:有人认为戴上助听器会把原来残存的听力损害了?
刘莎:从现在的研究来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记者:上海63岁的张女士问:去年刚配了一个助听器可是觉得吵得慌,还不如不戴。是不是该放弃助听器,会不会是使用不当呢?
韩德民:这里边有几个问题,第一是培训,培训很重要,除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助听器,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懂得与助听器之间的配合。
如:出现的问题有可能是音量放的太大,或者耳膜配的不合适。或者是在用的过程中音量控制不好,都会产生嘈杂的问题。所以使用助听器,也要有一个从认识培训到掌握的技术过程。
另一个方面,如果听力损失过重,助听器未必能帮助他恢复到一个满意的状况,也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因此助听器并不是老年人的唯一选择。对于一些听力损失严重的人要考虑安装人工耳蜗来帮助恢复听力。这在国外比较普遍,我们国内在这一方面还比较落后。
, 百拇医药
记者:其实很多家庭都有听力下降的老人,对待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找到你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和老人平和的交流很重要。
韩德民: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老人有听力障碍问题,我们依然在被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关注老年人,年轻人要提前做到防止听力受伤害,避免步入老年后听力障碍的发生,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我想在强化对老年人关注的同时我们还要更多的强调如何预防听力伤害,防止听力障碍发生。
记者:如何预防听力下降?
刘莎:对于老年人,正常的生活习惯很重要。预防听力下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要多锻炼,戒烟、酒。二、要及时治疗原发病,不要因为原发病引起听力障碍。三、避免接触噪声。四、一些可致耳聋性的药物,在使用的时候要跟大夫沟通。这几个方面都是要积极预防的。
韩德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喜欢听音响,在听音响时播放声音很大。还有一些广告在进行宣传时,功放播放水平相当高。
, http://www.100md.com
实际上不少人到了40岁以后,听力出现障碍,就是在年轻的时候,过多的接触噪音刺激造成的,所以我们想预防,就要让大家都懂,整个社会都懂这个噪音环境对听力的伤害。还有功放,在放大功率之后,除了音乐欣赏之外,伴有振动这种感受,实际上这时候听力伤害是相当大的。
要预防听力下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预防耳聋;
2.积极控制和治疗原发病;
3.避免接触噪音和使用耳毒性药物;
4.戒烟戒酒,不吃刺激性食物;
5.适度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与人多交往多动脑,心情舒畅。
, 百拇医药
记者:陕西52岁的连先生问,他母亲86岁,装有心脏起搏器,可以装助听器吗?
刘莎:没有问题。
记者:它们之间不会有相互干扰?
刘莎:应该不会。
记者:天津39岁的严女士问,她的妈妈已经70岁了,因为药物性耳聋已经彻底失去听力,做人工电子耳蜗可以吗?大约需要多少费用?听力会跟正常人一样吗?
韩德民:像这种情况要经过一些检查,来了解一下她耳蜗的功能状况到底如何,如果耳蜗还基本可以维持的话,做人工耳蜗应该没有问题。
记者:那么像药物性耳聋和用电子耳蜗这种方法来解决它是否非常有效?
韩德民:药物性耳聋,大部分是毛细胞受到伤害,毛细胞变性坏死,人工耳蜗主要作用的一个机理是通过释放生物电来刺激神经末梢,这个神经末梢感觉刺激以后,重新经过中枢的一种分辨来和人的声音吻合起来,这种通路和毛细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药物性耳聋主要毛细胞损伤。
那么耳蜗的功能是通过神经末梢发生的,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关系。所以我认为药物性耳聋做人工耳蜗适宜。
本版文图提供:央视《健康之路》栏目
爱耳日相关内容见18版《让爱有声》
专家档案
韩德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北京市耳鼻研究所所长,对各类耳鼻咽喉科的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带领学术队伍完成各类手术35000余例,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