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名医研究
编号:10941664
现代名中医成才的“橄榄”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97期
     如何培养与造就名中医,前辈的名中医成才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楷模与借鉴。近来,笔者认真地查阅了《中国现代名医传》、《名老中医之路》以及近现代著名医家的著作等资料,对张锡纯、张山雷、恽铁樵、施今墨、承淡安、叶橘泉、岳美中、邹云翔、方药中、刘渡舟等近现代名中医的成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所有著名中医大家成功要素中都不外乎两个共同点:善于治学、精于临证。

    何谓“橄榄”模式

    在现代医学发展进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今天,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不能不有所思考。结合中医学本身的特点、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的国情,我们提出名中医成才的“橄榄”模式,何谓“橄榄”模式?

    所谓“橄榄”模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两头尖,中间粗”。何谓“两头尖”,我们认为,一直以来,为医者都必须有非常丰厚的临床基础和实践经验,但对于现代名中医来讲,不仅需要拥用扎实的基础,还必须有较强的突出中医特色和驾驭现代科学的能力。突出中医特色,就是要求他们认真研读中医经典书籍,并将其很好地与现代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驾驭现代医学,就是要求他们必须拥有高超的医术和科研能力。简而言之,“两头尖”,一头是对中医传统经典的掌握要“尖”,要擅于融会贯通,与实际相结合,将经典精确应用于临床;另一头是指对现代医学及现代信息社会所要求的外语、计算机等信息工具掌握和应用要“尖”,并要紧跟现代医学的发展节奏,能够将中西医有机结合,更多地在科研和临床上出成果,创奇迹。而所谓“中间粗”,是对现代名中医在临床、科研方面深厚内涵的要求,是成为一名名中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要求现代名中医必须要具有扎实深厚的临床功底,善于治学,不仅要精通中医临证的辨证施治,能熟练应用中医理论有效地治疗各类常见疾病和疑难疾病,享誉一方;现代名中医还必须熟练掌握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精通西医临证对危急重症的处理程序,善于随机应变。同时,现代名中医还要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它要求现代名中医不仅要有好的想法、好的成果,并且能够将它们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技术推广到临床,从而切实地为人类造福。因此,可以说,所谓“中间粗”,是对现代名中医提出了更高、更务实的要求,它要求现代名中医要“敢想、敢干、能干、出成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名中医的培养必然要突破固有的培养模式,因此,我们提出了名中医成才的“橄榄”模式。
, http://www.100md.com
    “橄榄”模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中医药学教育从古代的师承模式到现代的院校模式,其间的发展道路是非常曲折的。师承模式和院校模式在对名中医的培养过程中均显示出了它们各自的优劣。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的组织形式、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被移植到中医教育中来,突破了传统中医教育的分散性、封闭性和局限性。今天,我国中医教育已由传统的师承教育为主发展为以院校教育为主,并逐步完善了中医教育结构,在教育模式上,院校教育培养学生量大,学生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多,但却存在临床适应能力差的缺点,而师承教育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现代中医成才的“橄榄”模式,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优势有机结合,以获得最佳的培养效果。通过“橄榄”模式培养的中医人才,能用经典的中医思维方式理解、消化现代医学的进展,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和手段支持中医药的创新与进步,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强有力的、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否则所谓的“橄榄”模式只能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名中医培养的“橄榄”模式十分重视对名中医的基本功的培养,同时对他们的想像、组织、联系和“消化”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名中医,我们希望通过“橄榄”模式培养的名中医能真正成为中医药事业在21世纪腾飞的领军人物。

    在对名中医培养的“橄榄”模式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了具体了解之后,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也就很显而易见了。其合理性在于:它要求名中医有扎实的基本功,这与古代中医的博览群书、精勤不倦不谋而合;它要求名中医有融会中西、知常达变的能力,这与理清复杂的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结构的要求是统一的;它要求名中医熟读经典,这将非常全面地体现中医特色;它要求名中医紧抓医学科学的发展脉搏,及时了解现代医学的前沿动态,这对于丰富名中医的知识面,拓宽临床和科研思路大有裨益。我们认为,在知识爆炸、学术浮躁的当今时代,能够拥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中西医资源配置能力,这样的名中医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是不可或缺的,时代呼唤的是这样的名中医。, 百拇医药(孙伟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