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与中医
编号:10941698
自信果敢勇创新——从香妃服剧毒说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97期
     看过《还珠格格》的人一定还记得这样一个场面:香妃娘娘被老佛爷所逼喝了剧毒“丹顶红”后,众太医都认为“香妃娘娘已经去了”,幸亏超量服了解毒丹,才起死回生。这样的神丹妙药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但有两句话却给临床医生以启迪。在给香妃娘娘服超大量的解毒丹时,有人担心会不会药物中毒,小燕子反问说:“她现在中的毒还轻吗?”在又服了几粒仍无反应时,小燕子也对继续喂下去有点怕,乾隆皇帝却果断地说:“怕什么?还能比现在的后果更可怕吗?”

    论医术,乾隆皇帝与小燕子无论如何都没法与太医比,但他们的果敢取舍精神,对于香妃的起死回生却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一下子服用那么多,解毒丹也未必能救下香妃的命。在抢救人命时,药物的对症与药剂的足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此看来,医生在面对病人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仅要有医术,还要有勇气、有胆略,能在瞬息之间权衡利弊,果敢地做出取舍。这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若让太医来抢救,估计敢用那么多解毒丹的人不多,到头来,香妃还是照样地“去了”,太医们还是坚信喝了“丹顶红”的人是绝对无药可救的。
, http://www.100md.com
    医学界都知道狂犬病人的死亡率为百分之百,也就是说,以现在的方法治疗狂犬病人,不管医生多么尽心尽力,最后还是难免一死,这与传说中的“丹顶红”中毒无药可救完全一致。那么会不会有香妃娘娘遇到那样的奇迹呢?有的。《中国中医药报》1999年1月11日发表的《为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呕心沥血——内蒙古中蒙医院几位名医小记》文章中提到,陈玉良教授“用父亲真传之方,配药守候,几天几夜”终于把患了狂犬病的“孩子救过来了”。如果说救活狂犬病孩子的“真传之方”是治疗狂犬病的一大突破,给狂犬病人带来了希望,那就应该让每一位狂犬病人都来试一试,最坏的结果不会比百分之百的死亡更可怕。但在临床上,抢救狂犬病人的医生宁愿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去而照本宣科,也不会为病人用自己不相信的治法、方药去冒险一试,毫无乾隆与小燕子的果敢取舍精神。理由当然很充足:狂犬病是全世界还无法治愈的病,中医说能治愈它绝对不可能!即使这一例是真实的,也是碰巧撞上的个别案例,既无对照组,更无大样本,如何叫人相信?广泛应用岂不是荒唐之极。

    要求大样本是指常规而言,对于百分之百死亡率的狂犬病来说,应该另当别论。2005年1月3日《扬子晚报》以“美国女孩战胜狂犬病,成了史无前例第一例”为题报道:从未接种过狂犬疫苗的15岁少女珍娜·吉斯狂犬病发之后,威斯康州儿童医院的医生们冒险在她身上试验新疗法,经过近11周的治疗,康复出院,成为不靠疫苗战胜狂犬病的第一人。美国疾病防治中心表示,由于吉斯成功战胜这种疾病,该中心将对人类狂犬病进行重新评估。

    同是治愈狂犬病人,同是一例,中国用的是“父亲真传之方”与几天几夜的时间,美国则是冒险试用新方法与近11周的时间。美国虽然强调大样本,国家疾病防治中心却对仅有的一例格外重视,既要对人类狂犬病进行重新评估,还把它宣称为不靠疫苗战胜狂犬病的第一人,可见人家在强调大样本的同时还深知量与质的关系;而我们治愈狂犬病的时间比美国提前几年,但因着眼点都放在大样本上而瞧不起中医的个案报道,把“第一人”的称号拱手让给了别人。是否应该引起反思:在落实国家把科研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目标的行动中,我们最缺乏、最需要改进的到底是什么?, 百拇医药(李其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