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思考(1)
健康成了现代人类生活的时尚追求,伴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大,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促进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提出了更新、更快、更高的要求,走产业化、规范化的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已成为中药材生产的基本准则。而中药材GAP的目的就是规范中药材生产,在规模、产业、规范等方面同步提高发展的前提下,生产“真实、优质、可控、稳定”的中药材,以打破中医药全面走向国际市场的“瓶颈”,确保我国传统医药的国际地位。它要求散乱的“农户”经营生产模式必须向企业化生产模式转化,用符合国际要求并保持中医药特点的质量规范标准进行中药材生产,在中药材生产中全面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而在具有悠久中药材种植生产历史的地区,对实施中药材GAP、提高中药材生产水平繁荣当地经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雨后春笋般的中药材药源基地建设为我省发挥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一、 中药材生产现状
, 百拇医药
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腹地,东西横距长,南北跨度大,为青藏、黄土和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同时也给中药材生产提供了良好、多样的生态环境,据中药资源普查,我省中药资源共1527种,药用植物1270种,动物药源214种,矿物药源43种;其中列入药典(1985版)共321种,家种药材产量和野生药材蕴藏量在100吨以上的大宗品种共133种,尤以当归、党参、红(黄)芪、大黄地道药材量大质优,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近两年有规模种植的品种还有柴胡、板兰根、防风、黄芩、甘草、秦艽、半夏、生地、桔梗、黄连、麻黄草等。全省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已达二百二十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首位,其中,定西地区140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岷县的当归药源基地,陇西县的黄芪药源基地,渭源县的药源党参基地已步入规范化轨道,分别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已成为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的地区还有:陇南地区33万亩、张掖市20万亩、天水市9万亩、甘南州7万亩、庆阳市5.6万亩、酒泉市5万亩、武威市1.5万亩。
, 百拇医药
全省中东部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五大区域内均有不同形式的中药材药源种植基地,现登记在册30多家,涉及生产品种100多个,其中有如佛慈集团、奇正藏药、三九集团等这样一些知名品牌的药品生产企业以“企业加农户”等形式建立比较规范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省药检所、中科院化物所等一些科研院所积极参与中药材GAP的研究与建设,在药源地与企业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示范区,开展和探索中药材大田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已逐步被大家认识,当归、大黄、党参、红(黄)芪等地道中药材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已在实践栽培中日逐完善;甘肃盛泰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在岷县已基本完成了当归品种纯化,种质优化,病虫害防治,土壤农残、重金属检测以及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等研究,进行了当归的SOP大田栽培的验证和实践。2005年11月兰州大得利药业公司在宕昌和岷县建立的当归GAP基地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认证,为其复方当归注射剂的研发建立稳定的药材源头。我省独有的特殊中药材罂粟壳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的生产已有近20年的历史,是甘肃省首家中药材GAP认证生产基地。
, 百拇医药
二、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我们知道,药品法中明确将中药材归为药品,作为药品生产的中药材种植(养殖)水平将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密切相关。由于中药材生产的特殊性它的发展总是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携手并进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实施的基础是农村,农民渴望通过中药材GAP的建设获得实惠,而中药材生产长期处在一个无序分散的低水平状况,规范产业化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我省地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迟缓,农村经济贫乏,大多药材生产地区经济落后,群众生活相对贫困,因此,中药材GAP建设只有围绕“三农”政策和农民摆脱贫困结合起来,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伴随政府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药材企业化生产才有时代价值。以大农业为基础的中药材生产不能够脱开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所处地的经济大环境而立于一隅的。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经济落后地区中药材GAP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农村经济问题,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另一方面,即中药材GAP建设为药源丰富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它的实施必定会拉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我省定西地区已把中药材生产纳入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体系。把中药材产业纳入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纳入了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范畴,将传统的药乡药农逐步转化为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也是对中药材生产发展走向国际化客观规律的现实体现。本文所探讨的,也正是如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下,有效发挥中药材资源的优势,抓住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机遇,高瞻远瞩地走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企业化的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药材GAP建设。为摆脱落后的中药材生产,加快发展中药材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从这一角度来看,除了经济原因之外,制约经济落后地区实施中药材GAP建设的因素尚有以下几个方面:
, http://www.100md.com
第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中医药是国粹,中药材的生产应完全按照传统方式来生产?!几千年的经验种植生产方式方法是保证中医药的原汁原味的根本所在?!这样的传统思维,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而其固有的传统中医药认识和心理状态又决定了人们接受中药材现代化的被动性和盲从性。从社会环境来看,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小农经济和传统思想的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有形无形地对药源地的药农产生着不良的影响,也对中药材GAP的实施形成了一定人为阻碍和外部压力。即认为中药材就应该是药乡药农的低成本传统种植生产。而中药材GAP则是提高了生产成本,阻碍了市场销路,扩大了产量,丢弃了传统。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好听好看不好做”的思想普遍存在。这种消极意识波及面广,人们对中药材GAP的实施持等待、观望、徘徊的态度,对中药现代化经济增长的拉动和中医药走向国际的作用产生怀疑,使人们对中药材实施GAP产生顾虑。, 百拇医药
一、 中药材生产现状
, 百拇医药
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腹地,东西横距长,南北跨度大,为青藏、黄土和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同时也给中药材生产提供了良好、多样的生态环境,据中药资源普查,我省中药资源共1527种,药用植物1270种,动物药源214种,矿物药源43种;其中列入药典(1985版)共321种,家种药材产量和野生药材蕴藏量在100吨以上的大宗品种共133种,尤以当归、党参、红(黄)芪、大黄地道药材量大质优,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近两年有规模种植的品种还有柴胡、板兰根、防风、黄芩、甘草、秦艽、半夏、生地、桔梗、黄连、麻黄草等。全省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已达二百二十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首位,其中,定西地区140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岷县的当归药源基地,陇西县的黄芪药源基地,渭源县的药源党参基地已步入规范化轨道,分别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已成为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的地区还有:陇南地区33万亩、张掖市20万亩、天水市9万亩、甘南州7万亩、庆阳市5.6万亩、酒泉市5万亩、武威市1.5万亩。
, 百拇医药
全省中东部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五大区域内均有不同形式的中药材药源种植基地,现登记在册30多家,涉及生产品种100多个,其中有如佛慈集团、奇正藏药、三九集团等这样一些知名品牌的药品生产企业以“企业加农户”等形式建立比较规范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省药检所、中科院化物所等一些科研院所积极参与中药材GAP的研究与建设,在药源地与企业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示范区,开展和探索中药材大田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已逐步被大家认识,当归、大黄、党参、红(黄)芪等地道中药材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已在实践栽培中日逐完善;甘肃盛泰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在岷县已基本完成了当归品种纯化,种质优化,病虫害防治,土壤农残、重金属检测以及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等研究,进行了当归的SOP大田栽培的验证和实践。2005年11月兰州大得利药业公司在宕昌和岷县建立的当归GAP基地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认证,为其复方当归注射剂的研发建立稳定的药材源头。我省独有的特殊中药材罂粟壳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的生产已有近20年的历史,是甘肃省首家中药材GAP认证生产基地。
, 百拇医药
二、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我们知道,药品法中明确将中药材归为药品,作为药品生产的中药材种植(养殖)水平将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密切相关。由于中药材生产的特殊性它的发展总是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携手并进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实施的基础是农村,农民渴望通过中药材GAP的建设获得实惠,而中药材生产长期处在一个无序分散的低水平状况,规范产业化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我省地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迟缓,农村经济贫乏,大多药材生产地区经济落后,群众生活相对贫困,因此,中药材GAP建设只有围绕“三农”政策和农民摆脱贫困结合起来,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伴随政府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药材企业化生产才有时代价值。以大农业为基础的中药材生产不能够脱开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所处地的经济大环境而立于一隅的。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经济落后地区中药材GAP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农村经济问题,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另一方面,即中药材GAP建设为药源丰富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它的实施必定会拉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我省定西地区已把中药材生产纳入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体系。把中药材产业纳入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纳入了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范畴,将传统的药乡药农逐步转化为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也是对中药材生产发展走向国际化客观规律的现实体现。本文所探讨的,也正是如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下,有效发挥中药材资源的优势,抓住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机遇,高瞻远瞩地走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企业化的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药材GAP建设。为摆脱落后的中药材生产,加快发展中药材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从这一角度来看,除了经济原因之外,制约经济落后地区实施中药材GAP建设的因素尚有以下几个方面:
, http://www.100md.com
第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中医药是国粹,中药材的生产应完全按照传统方式来生产?!几千年的经验种植生产方式方法是保证中医药的原汁原味的根本所在?!这样的传统思维,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而其固有的传统中医药认识和心理状态又决定了人们接受中药材现代化的被动性和盲从性。从社会环境来看,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小农经济和传统思想的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有形无形地对药源地的药农产生着不良的影响,也对中药材GAP的实施形成了一定人为阻碍和外部压力。即认为中药材就应该是药乡药农的低成本传统种植生产。而中药材GAP则是提高了生产成本,阻碍了市场销路,扩大了产量,丢弃了传统。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好听好看不好做”的思想普遍存在。这种消极意识波及面广,人们对中药材GAP的实施持等待、观望、徘徊的态度,对中药现代化经济增长的拉动和中医药走向国际的作用产生怀疑,使人们对中药材实施GAP产生顾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