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疾病,社区冲锋在前
专题探讨二:
——解读社区慢性病的防治
慢性病蔓延:
影响的不只是生活质量
王汉亮开门见山地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有调查提示,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因生活方式不当死亡的人数占因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以及耳性肿瘤等慢性病)致死总人数的24%,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数据则上升到70%。
毫无疑问,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对此,王汉亮特别提到了江苏省淮安市疾控中心开展的慢性病基线调查工作。“这份样本为2万人的调查表明,该市35岁以上的居民常见病的患病率为33.14%,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慢性消化道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另外,这份调查还提示,在构成居民死亡的病因中,慢性病占了近90%。而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统计则认为,重症高血压一天需花费5~10元;如果出现一种并发症,每天要花30~50元;如果因高血压导致肾功能衰竭,一周要花1000~2000元。”王汉亮指出,慢性病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乃至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 http://www.100md.com
医保支持:
预防之外的有力保障
慢性病并非不治之症,人们的经济收入也在逐年增长,为什么这类疾病的死亡率会如此之高、造成的经济负担如此之重呢?王汉亮详细解析了慢性病患者就医的难处。
他提出:“我们一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一是人们在主观上理解有误区,即在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不去就诊,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二是慢性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越是晚期并发症就越多、病情就越严重、治愈率就越低,相应的花费也越大;三是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超过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但这些因素只是慢性病患者看不起病的表面原因。”
那么,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汉亮分析认为,2003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只有28.3万个,而2002年是29.7万个。通过不断地整合,医疗机构的规模扩大了,效益也增加了,但整体效率却下降了。虽然这些年来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各种尝试都不断,但从总体上来说,“重治疗轻预防保健”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比如,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保护参保人员中的患者(特别是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通过保险的方式在事后给予患者相应的经济上的补偿。也就是说,只要参保人员不进医院、不发生医疗费用,医保就不支付任何费用。这样的制度实际上是导致了病患不论是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治疗,而且要发生一定的医疗费用,因为数额太小保险部门不给报销。但另一方面,当病人住进医院后,保险部门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保持医疗保险基金的平衡,会做出各种规定来限制这种赔付。而大多数慢性病患者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医保政策没有涉及这些人群。他提出,由于生活方式不当导致的慢性病人数逐年增加,针对此种现象,应该在社区建立专门的防治方案,有效地把慢性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针对这些疾患的医疗保障政策。
, 百拇医药
防病治病:
提倡“健康管理”新理念
王汉亮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的大中型城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从战略层面意识到社区工作的内容要与大医院相区分,这是值得提倡的做法,而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倾斜,社区中心严守居民健康大门的工作将大有可为。
王汉亮认为,社区医生的职能应该是:掌握本辖区居民的详细健康情况,指导慢性病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负责辖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病后康复,及时监控大病征兆,让居民在大病初起的时候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或转诊。他表示,“居民之所以有病还习惯往大医院就诊,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经营形式上还没有与大医院区别开来,很多社区中心仍以治疗为主,而患者购买的是医疗服务质量,由此一来,患者难免舍近求远。”在王教授看来,对慢性病的管理,不仅要在保险体制上进行相关的调整,社区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因为社区一旦对辖区常住居民进行一生追踪式的健康管理措施,不但可以与医院治疗为主的服务形式形成互补,也是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得以实施的基础。
, 百拇医药
他进一步解释说,健康管理是指采用一、二、三级并举的措施,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包括具有个性化的健康信息的收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重塑生活方式计划等内容。实施健康管理的目的是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保护和促进居民的健康,真正达到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一提的是,他所指的“健康管理的人群”是所有的居民,而不是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应该以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作为核心,形成一种真正以人或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而不是以病人和疾病为对象的传统医学模式。”在报告的最后,王汉亮表示。
对于这样一种健康管理模式,与会代表、山东济南二机床集团职工医院院长刘云台认为,从理论上讲值得推广,只要突破技术层面的难题就有实施的可能。但在目前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居民的防保意识落后,且社区医疗机构实际运作还不理想的前提下,针对社区所有居民的健康管理还难以开展。刘云台认为,目前社区卫生机构的基础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场地、技术力量、待遇等),只有政府加大卫生资金投入,达到在同一个地区投入的平衡与合理,健全社区的慢性病预防机制和进行全民健康管理才有可能实现。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0期, http://www.100md.com(刘景峰)
——解读社区慢性病的防治
慢性病蔓延:
影响的不只是生活质量
王汉亮开门见山地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有调查提示,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因生活方式不当死亡的人数占因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以及耳性肿瘤等慢性病)致死总人数的24%,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数据则上升到70%。
毫无疑问,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对此,王汉亮特别提到了江苏省淮安市疾控中心开展的慢性病基线调查工作。“这份样本为2万人的调查表明,该市35岁以上的居民常见病的患病率为33.14%,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慢性消化道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另外,这份调查还提示,在构成居民死亡的病因中,慢性病占了近90%。而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统计则认为,重症高血压一天需花费5~10元;如果出现一种并发症,每天要花30~50元;如果因高血压导致肾功能衰竭,一周要花1000~2000元。”王汉亮指出,慢性病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乃至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 http://www.100md.com
医保支持:
预防之外的有力保障
慢性病并非不治之症,人们的经济收入也在逐年增长,为什么这类疾病的死亡率会如此之高、造成的经济负担如此之重呢?王汉亮详细解析了慢性病患者就医的难处。
他提出:“我们一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一是人们在主观上理解有误区,即在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不去就诊,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二是慢性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越是晚期并发症就越多、病情就越严重、治愈率就越低,相应的花费也越大;三是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超过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但这些因素只是慢性病患者看不起病的表面原因。”
那么,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汉亮分析认为,2003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只有28.3万个,而2002年是29.7万个。通过不断地整合,医疗机构的规模扩大了,效益也增加了,但整体效率却下降了。虽然这些年来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各种尝试都不断,但从总体上来说,“重治疗轻预防保健”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比如,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保护参保人员中的患者(特别是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通过保险的方式在事后给予患者相应的经济上的补偿。也就是说,只要参保人员不进医院、不发生医疗费用,医保就不支付任何费用。这样的制度实际上是导致了病患不论是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治疗,而且要发生一定的医疗费用,因为数额太小保险部门不给报销。但另一方面,当病人住进医院后,保险部门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保持医疗保险基金的平衡,会做出各种规定来限制这种赔付。而大多数慢性病患者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医保政策没有涉及这些人群。他提出,由于生活方式不当导致的慢性病人数逐年增加,针对此种现象,应该在社区建立专门的防治方案,有效地把慢性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针对这些疾患的医疗保障政策。
, 百拇医药
防病治病:
提倡“健康管理”新理念
王汉亮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的大中型城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从战略层面意识到社区工作的内容要与大医院相区分,这是值得提倡的做法,而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倾斜,社区中心严守居民健康大门的工作将大有可为。
王汉亮认为,社区医生的职能应该是:掌握本辖区居民的详细健康情况,指导慢性病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负责辖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病后康复,及时监控大病征兆,让居民在大病初起的时候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或转诊。他表示,“居民之所以有病还习惯往大医院就诊,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经营形式上还没有与大医院区别开来,很多社区中心仍以治疗为主,而患者购买的是医疗服务质量,由此一来,患者难免舍近求远。”在王教授看来,对慢性病的管理,不仅要在保险体制上进行相关的调整,社区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因为社区一旦对辖区常住居民进行一生追踪式的健康管理措施,不但可以与医院治疗为主的服务形式形成互补,也是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得以实施的基础。
, 百拇医药
他进一步解释说,健康管理是指采用一、二、三级并举的措施,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包括具有个性化的健康信息的收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重塑生活方式计划等内容。实施健康管理的目的是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保护和促进居民的健康,真正达到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一提的是,他所指的“健康管理的人群”是所有的居民,而不是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应该以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作为核心,形成一种真正以人或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而不是以病人和疾病为对象的传统医学模式。”在报告的最后,王汉亮表示。
对于这样一种健康管理模式,与会代表、山东济南二机床集团职工医院院长刘云台认为,从理论上讲值得推广,只要突破技术层面的难题就有实施的可能。但在目前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居民的防保意识落后,且社区医疗机构实际运作还不理想的前提下,针对社区所有居民的健康管理还难以开展。刘云台认为,目前社区卫生机构的基础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场地、技术力量、待遇等),只有政府加大卫生资金投入,达到在同一个地区投入的平衡与合理,健全社区的慢性病预防机制和进行全民健康管理才有可能实现。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0期, http://www.100md.com(刘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