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0941432
周仲瑛教授“湿热论”钩玄(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98期
     湿热是湿与热合邪所形成的不同于湿也不同于热的一种复合致病因素,既可从外感受,也可由内而生,常以脾胃为中心,病机表现多阴阳交错,寒热并见,临床涉及面广,可引起诸多病症。朱丹溪尝谓:“湿热为患,十之八九”。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天热下逼,地湿上蒸,气交之中湿热日盛;加之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大多数人已由“藜藿之体”渐变成“膏粱之躯”,酒肉炙煿及各种保健品、营养品、补品不绝于口,湿热也易从内而生。内外相合,故目前湿热为病最为多见,也最为难治。业师周仲瑛教授长期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第二病因”、“内生六淫”、“瘀热论”、“三热论”、“湿热论”、“痰瘀相关论”等著名学术见解,对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及辨证论治理论的探求致力尤深。笔者有幸随师多年,受益良多,兹不惴浅陋,对导师有关“湿热论”的学术思想初步探讨如下,旨在抛砖引玉,并求正于诸贤。

    湿热既可从外感受,也可由内而生

    从外感受湿热之邪,与时令、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夏秋季节,尤其是夏末秋初之时,气候溽暑,天之热气下迫,地之湿气上腾,湿热交蒸,人在气交之中,怯者着而为病。因此,湿热的形成,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别是湿温病的流行。但也有冒雨涉水,久卧湿地,致湿邪侵犯体内,郁久化热而病者,此又不为时令所限。就地域而言,东南地土卑湿,气候温热,常湿热交蒸,故湿热发病尤多。值得指出的是,现代随着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如工业废气大量排放,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和工作场所空调普遍使用,易使人汗液排泄不畅,热郁体内,也易导致湿热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内生湿热源于“内生五气”说,是中医病机(病理因素)学说的深化,多因脾失健运所致。凡饮食不节,如嗜食肥甘、酒酪、炙煿之物等,劳倦过度,均可影响脾胃功能,使运化失职,水湿滞留体内,郁酿化热,或再遇外界的湿热之邪加临,从而罹患湿热病证。薛生白对此有过精辟的阐述,他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又说:“或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这种“内外相引”、“标本同病”的观点,深刻阐明了湿热病的发病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周老认为外来湿热多与急性感染性疾病有关,如伤寒、菌痢等;内生湿热多与体内非感染性炎症有关,如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周老还提出湿热是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始动因素和发病基础,并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湿热往往首犯中焦,困遏脾胃,土壅而致木郁,由脾及肝。临床可见脾湿胃热、肝热脾湿、肝胆湿热、胆热脾湿、肠腑湿热、三焦湿热等多种证候表现。从目前情况来看,即使不是发生在炎热季节的温疫时病,似乎也与湿热病邪密切相关。如周老曾在广东省中医院与SARS病人进行过专门座谈,病人开始多表现为困倦懒动,周身肌肉酸痛,头昏头痛,昏沉欲寐,身热不扬,微恶寒,咳呛痰少,或便溏,约5天左右体温明显升高,咳重喘憋,胸痛,舌头厚腻罩黄等,也表现为湿热疫毒上受,郁闭肺卫,肺失宣畅,不能达邪的病理特点。另外,中医认为湿热还能生虫。如果感受外来湿热病邪,或体内湿热偏重,尤其是小儿脾胃功能较差,肠道寄生虫就容易繁殖,造成寄生虫感染。, 百拇医药(郭立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
1 2 3 4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中医专家 > 周仲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