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疾病与性 > 艾滋病 > 艾滋病图库
编号:10941427
将治未病思想引入艾滋病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98期
     治未病防止艾滋病传变

    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对于健康者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对于病者则预防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而对于艾滋病这一目前仍属难治的致死性传染病而言,预防思想尤为重要。

    治未病分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层。前者古人称为摄生或养生,因HIV特殊的传播途径、感染后病毒的潜伏特征及至今尚无成功的预防性疫苗,因此未病先防更显其重要。另一层意思是指不慎染之则应早期诊断治疗,防止疾病传变加重,包括阻截病传途径与先安未受邪之地两方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在艾滋病晚期应用中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根据非洲某地的观察,HIV带毒者服用补肾健脾、调理气血中药,可以明显延缓患者的发病率。说明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抓住HIV感染后尚未发病阶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中医病机和辨证论治规律,凝炼治疗方药,一定能进一步提高疗效,甚至使患者长期带病生存也是可能实现的。
, 百拇医药
    治未病以扶正为关键

    艾滋病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特征。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艾滋病分为急性感染期、潜伏期和发病期三个阶段。中医学认为本病是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急性感染期,正邪相搏,尚能抗邪;潜伏期正邪相当,正邪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但正气逐渐被耗损,阴阳、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日渐失调;发病期正不胜邪、正气虚弱,各种病邪乘虚而入,致正虚邪实,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诸不足或因虚留瘀、因虚致痰、痰瘀互结、消耗正气,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至正气极端衰退、气虚阳损、血虚阴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俱衰,终致阴阳离决,生命消亡。艾滋病虽然潜伏期长(约8~10年),发病缓慢,但一旦发病则病情严重,并且会很快死亡,从进入艾滋病发病期至患者死亡约0.5~2年。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恰恰体现了艾滋病正虚的本质。若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原虫、霉菌)应运而生,纷杂而至,造成人体之病理状态,开始发病。若正气充足,机体适应力强,与HIV处于长期共存状态,可延缓发病,或成为HIV长期携带者,或艾滋病病变过程相对缓慢,延缓死亡。我们认为中医治疗艾滋病具有帮助恢复自身调节系统,防止发病,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解除患者的主观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缓患者寿命的优势。
, 百拇医药
    艾滋病患者的发病根本在于免疫功能严重缺陷,临床表现正气亏虚,尤应扶正培本。从目前研究来看,尽管中药在体外筛选中发现有抗HIV的作用,但作用强度较弱,无法达到西药抗病毒的效果。因此,中医治疗当以扶正为主,重点放在免疫重建上。

    治未病不忘补肾

    艾滋病发病先由正气开始虚弱,免疫功能缺陷,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其次正气受到严重损害,免疫功能逐渐崩溃,出现肺脾肾虚损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主要累及肺、脾、肾三脏,其发生发展又以肾阴、肾阳的虚损为主要原因。中医学把免疫功能概括在元气之中,“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艾滋病病程缠绵,耗伤肾精,日久导致肾精匮乏。

    从生理、病理角度来看,肺脾两脏均与肾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肺肾阴阳互相资生。金为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盛,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阴不足与肾阴不足,既可同时并见,也可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肺肾阴虚内热之候。肾阳为诸阳之根,能资助肺阳,共同温煦肺阴及肺津,推动津液输布,故久病咳喘多属肺肾阳虚。其次,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互相资生。生理上,脾主运化,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与促进,始能健旺;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亦赖于脾主运化化生之谷气的不断补充培育。病理上,肾精不足与脾精不充,脾气虚弱与肾气亏虚,脾阳虚损与命门火衰,脾阴(胃阴)匮乏与肾阴衰少,常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 http://www.100md.com
    艾滋病病理学变化特征是全身免疫器官有广泛性淋巴组织器官受损、T淋巴细胞锐减的形态学改变,及由此引起多种组织器官发生形态学改变。实验研究表明,免疫器官的淋巴组织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早期出现增生,经过长时间的退化,最后进入耗竭阶段。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骨生髓”。人体的免疫器官及参与免疫反应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都来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荣泣卫除”,“精髓枯竭”,免疫器官广泛淋巴缺乏的病理改变与肾精的匮乏密不可分。

    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艾滋病始终是从肺脾虚损向肾之阴阳俱虚传变,从免疫增殖到免疫衰竭进展,所以治疗艾滋病当时时不忘扶正固肾。早期应用,可防止疾病传变,保护免疫系统免被HIV损害,延缓病程进展;中晚期应用,对证治疗,扶正补虚,恢复被破坏的免疫组织和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百拇医药(王永梅 符林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性传播疾病 >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