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输注血小板对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35例均为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PLT<25×109/L)的肿瘤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1~2u,关于输注后0.5~4.5天观察血小板计数、出血症状情况。结果 输注单采血小板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由输注前的12.06×109/L上升到输注后的53.88×109/L,输注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9例伴有出血症状的患者中,13例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输注血小板能有效地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关键词】 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输注;护理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由于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作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下降,严重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甚至发生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输注血小板可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因血小板下降导致出血的危险。笔者对2004年1~12月化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35例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35例患者均为2004年1~12月确诊肿瘤入住我科行静脉化疗的患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22~83岁,中位年龄62岁;其中急性白血病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例,肺癌2例,肠癌2例,子宫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乳房癌1例,前列腺癌1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1例。本组患者于化疗后血小板<25×109/L,其中有出血症状19例(皮肤、黏膜出血13例,胃肠道出血4例,眼底出血1例,颅内出血1例),输注单采血小板的量为1~2u,平均1.421u。
1.2 方法 35例次化疗后血小板<25×109/L的肿瘤患者,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分别输注单采血小板1~2u,输注前给予地塞米松2.5~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或扑尔敏10mg肌肉注射,防止发生过敏反应。输注前及输注后0.5~4.5天内分别测定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输注前后出血情况,有无与血小板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 见表1。本组35例患者输注血小板后0.5~4.5天,血小板计数上升34例,1例血小板计数下降,该患者输注血小板期间有发热情况。19例伴有出血症状的患者中,13例出血情况得到明显控制。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 略
2.2 不良反应 本组35例患者在输注血小板过程中,3例出现荨麻疹,经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扑尔敏10mg后,症状好转。1例出现气急,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后停止输注。
3 分析与护理
3.1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与止血功能有关,肿瘤患者化疗时,化疗药物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循环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引起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引起内脏出血,当血小板<20×109/L时,不可避免会引起自发性出血[1],影响化疗进程。适时地输注血小板,可提高循环血中血小板数量,改善患者出血症状,避免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
3.2 心理护理 化疗产生的强烈不适感,容易使肿瘤患者烦躁不安,化疗过程中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使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等并发症,加重了病情,有的被迫停止化疗,影响化疗计划的正常进行。患者常产生悲观、失望心理,认为自己无药可救了,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以亲切、诚恳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将输注血小板的作用告知患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同时,护士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他们对输血小板治疗有所了解,并关心、体贴患者,尽可能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安抚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
3.3 输血小板护理 (1)输血小板前,首先要认真填写配血检验单,由2名护士核对并为患者抽取配血,确定血型。为防止弄错,1次只能为1位患者配血,护士应在配血单反面2人签名。(2)领取血小板时,带好领血单,1人1次领2份,并与血库人员认真做好查对工作(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量),确认无误后,在交叉配血试验登记本上签名后将血小板领回。(3)血小板采集后应及时输给患者。因为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8~11天,采集后在22℃条件下振荡保存,保存期为5天,>5天血小板的贮存损伤增加,细菌污染的可能性增大,输入后容易发生败血症和输入无效。(4)输血小板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由2名护士拿病历牌、配血单、血小板到床边与患者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并在医嘱单上2人签名。首次输注血小板时,应告知患者血型,以便再次输注时核对。(5)输注血小板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回,观察输注是否通畅,患者有无不适主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输注血小板完毕,应保留血袋24h,然后集中送回血库。
3.4 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本组35例患者在输注血小板过程中,3例出现荨麻疹,1例出现气急,可能是由于多次输注血小板,受血者血循环中的抗IgA抗体与输入血内的IgA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所致。因此,在输注血小板前,应先输入地塞米松2.5~5.0mg或肌肉注射扑尔敏10mg,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在输注过程中,护士应加强观察,尤其是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当发现患者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减慢输注速度,报告医生,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症状轻微者,经处理后可继续输入,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注。本组35例患者输注血小板后,1例血小板计数下降,输注无效,可能与输注期间患者发热、血小板消耗快有关。感染、发热可致输后血小板的增加率降低20%~40%[3]。因此,应积极抗感染治疗,严格无菌操作,指导患者做好自我保护,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尽可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
4 小结
输注血小板能有效地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减少出血机会,是肿瘤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的重要支持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李宗明.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04.
2 王颖,颜美琼.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无张力尿道悬吊术的护理.上海护理,2002,2(4):12-13.
3 嵇月江,孙海英.血小板输注治疗急性白血病55例应用分析.中国血液杂志,2004,17(4):262.
作者单位: 201800 上海,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编辑:李建伟), http://www.100md.com(刘玲)
【关键词】 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输注;护理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由于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作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下降,严重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甚至发生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输注血小板可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因血小板下降导致出血的危险。笔者对2004年1~12月化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35例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35例患者均为2004年1~12月确诊肿瘤入住我科行静脉化疗的患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22~83岁,中位年龄62岁;其中急性白血病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例,肺癌2例,肠癌2例,子宫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乳房癌1例,前列腺癌1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1例。本组患者于化疗后血小板<25×109/L,其中有出血症状19例(皮肤、黏膜出血13例,胃肠道出血4例,眼底出血1例,颅内出血1例),输注单采血小板的量为1~2u,平均1.421u。
1.2 方法 35例次化疗后血小板<25×109/L的肿瘤患者,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分别输注单采血小板1~2u,输注前给予地塞米松2.5~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或扑尔敏10mg肌肉注射,防止发生过敏反应。输注前及输注后0.5~4.5天内分别测定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输注前后出血情况,有无与血小板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 见表1。本组35例患者输注血小板后0.5~4.5天,血小板计数上升34例,1例血小板计数下降,该患者输注血小板期间有发热情况。19例伴有出血症状的患者中,13例出血情况得到明显控制。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 略
2.2 不良反应 本组35例患者在输注血小板过程中,3例出现荨麻疹,经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扑尔敏10mg后,症状好转。1例出现气急,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后停止输注。
3 分析与护理
3.1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与止血功能有关,肿瘤患者化疗时,化疗药物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循环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引起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引起内脏出血,当血小板<20×109/L时,不可避免会引起自发性出血[1],影响化疗进程。适时地输注血小板,可提高循环血中血小板数量,改善患者出血症状,避免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
3.2 心理护理 化疗产生的强烈不适感,容易使肿瘤患者烦躁不安,化疗过程中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使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等并发症,加重了病情,有的被迫停止化疗,影响化疗计划的正常进行。患者常产生悲观、失望心理,认为自己无药可救了,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以亲切、诚恳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将输注血小板的作用告知患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同时,护士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他们对输血小板治疗有所了解,并关心、体贴患者,尽可能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安抚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
3.3 输血小板护理 (1)输血小板前,首先要认真填写配血检验单,由2名护士核对并为患者抽取配血,确定血型。为防止弄错,1次只能为1位患者配血,护士应在配血单反面2人签名。(2)领取血小板时,带好领血单,1人1次领2份,并与血库人员认真做好查对工作(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量),确认无误后,在交叉配血试验登记本上签名后将血小板领回。(3)血小板采集后应及时输给患者。因为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8~11天,采集后在22℃条件下振荡保存,保存期为5天,>5天血小板的贮存损伤增加,细菌污染的可能性增大,输入后容易发生败血症和输入无效。(4)输血小板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由2名护士拿病历牌、配血单、血小板到床边与患者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并在医嘱单上2人签名。首次输注血小板时,应告知患者血型,以便再次输注时核对。(5)输注血小板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回,观察输注是否通畅,患者有无不适主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输注血小板完毕,应保留血袋24h,然后集中送回血库。
3.4 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本组35例患者在输注血小板过程中,3例出现荨麻疹,1例出现气急,可能是由于多次输注血小板,受血者血循环中的抗IgA抗体与输入血内的IgA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所致。因此,在输注血小板前,应先输入地塞米松2.5~5.0mg或肌肉注射扑尔敏10mg,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在输注过程中,护士应加强观察,尤其是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当发现患者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减慢输注速度,报告医生,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症状轻微者,经处理后可继续输入,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注。本组35例患者输注血小板后,1例血小板计数下降,输注无效,可能与输注期间患者发热、血小板消耗快有关。感染、发热可致输后血小板的增加率降低20%~40%[3]。因此,应积极抗感染治疗,严格无菌操作,指导患者做好自我保护,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尽可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
4 小结
输注血小板能有效地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减少出血机会,是肿瘤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的重要支持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李宗明.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04.
2 王颖,颜美琼.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无张力尿道悬吊术的护理.上海护理,2002,2(4):12-13.
3 嵇月江,孙海英.血小板输注治疗急性白血病55例应用分析.中国血液杂志,2004,17(4):262.
作者单位: 201800 上海,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编辑:李建伟), http://www.100md.com(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