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3年第3期
编号:10936198
较大剂量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PDF
http://www.100md.com 张厚昌,刘展
阿司匹林;,倍他乐克;,不稳定型心绞痛
第1页

    参见附件(77KB,3页)。

     较大剂量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PDF

    第31 卷第3期

    Vol . 31 No. 3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Medical Edition)

    2003年9月

    Sep. 2003

    较大剂量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结合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张厚昌1

    ,刘 展2

    (1.汨罗市人民医院 ,湖南 汨罗 414400 ;2.湖南省人民医院)

    摘 要: 目的 比较较大剂量阿司匹林合用倍他乐克与常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效果和安全性。方

    法 UAP病人80例分为两组。较大剂量阿司匹林合用倍他乐克治疗组38 例及常规对照组 42 例均给予硝酸甘油 10 mg

    + 5 %GS 500 mL静滴 ,并口服消心痛。治疗组另加用较大剂量阿司匹林和倍他乐克 ,疗程28 d。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

    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8. 6 %(33 42)与 92. 1 %(35 38) , P < 0. 05 ;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 71. 4 %(30 42)和 89. 5 %

    (34 38) , P < 0. 05。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变化 , P > 0. 05。结论 较大剂量阿司

    匹林合用倍他乐克治疗UAP疗效更好 ,且应用方便 ,安全性高。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倍他乐克;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2510(2003) 03 - 0300 - 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心绞痛症状不稳定的统

    称 ,是一种严重并具潜在危险的急症状态 ,易导致急性心

    肌梗塞(AMI )或猝死(SD) ,目前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由冠脉

    粥样斑块破裂和(或)出血及附壁血栓所造成的1。虽然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但近年临床

    倾向于使用较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

    痛2。本文使用较大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倍他乐克治疗 ,并与常规疗法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在本院住

    院并确诊为 UAP的患者 80 例 ,诊断标准采用 WHO冠心

    病诊断标准。尚有如下病例特点: (1)新近发生的严重心

    绞痛 ,即近1个月内 ,在日常轻微活动甚至静息状况下发

    作的心绞痛; (2)近1个月内恶化加重的心绞痛 ,心绞痛发

    作的频度、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增加 ,诱发心绞痛的体力

    活动量降低 ,含服硝酸甘油的效果较差; (3)梗塞后心绞

    痛 ,即急性心肌梗塞 24 h以后和 1 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且无以下情况: (1)近期应用过肝素或其它口服抗凝药;

    (2)出血倾向 ,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 (3)血小板计数少

    于100× 109

    L ; (4)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其中 38 例为较

    大剂量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治疗组 ,男22 例 ,女 16 例 ,年

    龄44~77岁 ,平均58. 5 岁 ,其中变异性心绞痛 11 例。常

    规治疗对照组42例 ,男26例 ,女16例 ,年龄40~80岁 ,平

    均59. 7岁 ,其中变异性心绞痛8例。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 2 给药方法 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10 mg + 5 %GS 500

    mL 静滴 ,消心痛10 mg ,每日3次 ,变异性心绞痛者加用硝

    苯地平10 mg ,每日3次。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

    合用较大剂量阿司匹林 ,开始每日1次 ,每次0. 3 g ,2周后

    改为每日1次 ,每次 0. 1 g ,倍他乐克(阿斯特拉制药有限

    公司)开始每次12. 5 mg ,每日 3 次 ,依患者耐受性逐渐增

    到每次25 mg ,每日3次 ,治疗 4 周后观察临床表现、心电

    图变化。详细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 ,根据心率及血压情

    况调整倍他乐克用量。所有病例继续常规治疗 ,随访观

    察3~6个月。

    1. 3 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比较以下内容: (1)心绞痛临

    床症状改善率; (2)静息心电图 ST段改变; (3)心肌梗塞和

    猝死的发生; (4)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 、激活的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1. 4 疗效判断

    1. 4. 1 临床疗效 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硝酸

    甘油用量比用药前减少 ≥80 %为显效;减少 50 %~80 %

    为有效或减少 < 50 %或倒置的 T波变浅 ≥50 %或 T波由

    平坦变为直立为有效 ,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3。

    1. 4. 2 心电图疗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

    局1993年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

    定:心电图 ST段恢复正常或恢复 > 0. 1 mV为显效;ST段

    恢复0. 05~0. 1 mV为有效;心电图 ST段无恢复或有进一

    步压低为无效。

    1. 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

    0032 结 果

    2. 1 临床与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与

    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

    著( P < 0. 05) ,详见表 1。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 3 例发

    展为AMI ,其中 1 例发生 SD。治疗组中无 AMI 和 SD 发

    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