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主刀医生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PDF
http://www.100md.com
陈文光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感染专率,手术医生,监测
第1页 |
参见附件(102KB,2页)。
胸外科主刀医生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PDF
胸外科主刀医生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
陈文光
(绍兴市人民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胸外科主刀医生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引起感染的原因, 研究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对策。方法
结合综合性常规监测, 选择 4 项感染危险因素作为每位主刀医生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据, 对 1999 年
11~ 12 月胸外科 8 位主刀医师收治的 149 例择期手术患者, 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跟踪调查分析。结果 149
例择期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7 例, 切口感染率 4. 7% , 无感染死亡发生。结论 胸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
主要控制措施是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改进手术操作方法、缩短手术时间, 加强术后护理。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感染专率; 手术医生; 监测
中图分类号: R563.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24529 (2002) 0920664202
胸外科手术因手术创面大, 侵入性操作多, 病情
大多危重。术后感染又是胸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
症。为有效地降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 我们将
1999 年 11~ 12 月 149 例择期手术患者, 在结合综
合性常规监测的同时进行4 项感染危险因素与医院
感染关系分析评述, 寻找术后感染原因, 提出有关控
制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 . 1 监测对象 1999 年 11~ 12 月胸外科手术主
刀医生 8 位, 择期手术患者149 例。
1 . 2 诊断标准 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按《医院感染诊
断标准》确定, 手术部位感染统一时限为术后 1 个
月。
1 . 3 监测方法 本项监测结合综合性常规监测同
时进行。制定手术后感染专率登记表, 将主刀医师及
手术患者详细情况逐一登记, 选定 4 项感染危险因
素, 作为每位医生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
据。(1)伤口清洁度: 分为清洁伤口及非清洁伤口(包
括清洁2污染及污染2感染伤口)两类; (2)患者健康
状况评定: 采用美国麻醉学会(A SA )分级标准: 基
本健康正常为 1 级或有轻度器官系统疾病为 2 级;
有严重器官系统疾病为3 级或同时伴有危及生命功
能器官衰竭为 4 级或濒危患者, 预计生命难以维持
24 h 为 5 级; (3)手术时间: 以< 3 h 为短手术时间,> 3 h 为长手术时间依据; (4)急诊或择期手术。因
本文 149 例手术患者均为全麻患者, 因此我们将患
者全身状况A SA 分级作为一项因素。
1 . 4 评定 4 项危险因素的评分标准 每 1 例手术
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分0、 1、 2、 3、 4五级, 4项感染
收稿日期: 2001211213 ; 修订日期: 2002203211
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见表1。
表 1 4 项危险因素评分标准
危险因素 0 分 1 分
手术时间(h) < 3 > 3
伤口类型 清洁 非清洁
全身状况 é 类 ê 类
手术类别 择期 急诊
2 结 果
2 . 1 胸外科感染率 1999 年 11~ 12 月共手术患
者 149 例, 手术切口感染 7 例, 平均感染率 4. 7% ,其中 11 月手术 76 例, 感染 3 例, 感染率 3. 95%; 12
月手术 74 例, 感染4 例, 感染率 5. 48% ......
陈文光
(绍兴市人民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胸外科主刀医生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引起感染的原因, 研究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对策。方法
结合综合性常规监测, 选择 4 项感染危险因素作为每位主刀医生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据, 对 1999 年
11~ 12 月胸外科 8 位主刀医师收治的 149 例择期手术患者, 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跟踪调查分析。结果 149
例择期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7 例, 切口感染率 4. 7% , 无感染死亡发生。结论 胸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
主要控制措施是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改进手术操作方法、缩短手术时间, 加强术后护理。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感染专率; 手术医生; 监测
中图分类号: R563.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24529 (2002) 0920664202
胸外科手术因手术创面大, 侵入性操作多, 病情
大多危重。术后感染又是胸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
症。为有效地降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 我们将
1999 年 11~ 12 月 149 例择期手术患者, 在结合综
合性常规监测的同时进行4 项感染危险因素与医院
感染关系分析评述, 寻找术后感染原因, 提出有关控
制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 . 1 监测对象 1999 年 11~ 12 月胸外科手术主
刀医生 8 位, 择期手术患者149 例。
1 . 2 诊断标准 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按《医院感染诊
断标准》确定, 手术部位感染统一时限为术后 1 个
月。
1 . 3 监测方法 本项监测结合综合性常规监测同
时进行。制定手术后感染专率登记表, 将主刀医师及
手术患者详细情况逐一登记, 选定 4 项感染危险因
素, 作为每位医生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
据。(1)伤口清洁度: 分为清洁伤口及非清洁伤口(包
括清洁2污染及污染2感染伤口)两类; (2)患者健康
状况评定: 采用美国麻醉学会(A SA )分级标准: 基
本健康正常为 1 级或有轻度器官系统疾病为 2 级;
有严重器官系统疾病为3 级或同时伴有危及生命功
能器官衰竭为 4 级或濒危患者, 预计生命难以维持
24 h 为 5 级; (3)手术时间: 以< 3 h 为短手术时间,> 3 h 为长手术时间依据; (4)急诊或择期手术。因
本文 149 例手术患者均为全麻患者, 因此我们将患
者全身状况A SA 分级作为一项因素。
1 . 4 评定 4 项危险因素的评分标准 每 1 例手术
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分0、 1、 2、 3、 4五级, 4项感染
收稿日期: 2001211213 ; 修订日期: 2002203211
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见表1。
表 1 4 项危险因素评分标准
危险因素 0 分 1 分
手术时间(h) < 3 > 3
伤口类型 清洁 非清洁
全身状况 é 类 ê 类
手术类别 择期 急诊
2 结 果
2 . 1 胸外科感染率 1999 年 11~ 12 月共手术患
者 149 例, 手术切口感染 7 例, 平均感染率 4. 7% ,其中 11 月手术 76 例, 感染 3 例, 感染率 3. 95%; 12
月手术 74 例, 感染4 例, 感染率 5. 4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