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9446
一座不常被记起的旧“墙”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5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30期(总第2283期 2006.03.15)
     记者观察

    我报在“3•15”到来之际专题讨论制药业的环保问题是第一次。对于一个老问题的“第一次”,是很容易让人有点玩味的欲望,因此,记者部在进行选题分工的时候竟然出奇迅速地落实了。

    事实上,环保问题长期以来似乎总是处于主流话语体系之外。它更多体现于一批领导人的亲手植树活动,一场企业家们在内蒙古讨论如何治理荒漠化的聚会,一次青年志愿者登长城的呼吁……因其“十年树木”这看来似乎遥远的长期和抽象,每每被提及都在形式上具有虚伪的公益色彩,而在实质上沦为不得已“先上车后买票”的应对举措。

    直到去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发起 “环保风暴”,试图扛起曾经被全社会集体漠视的环境难题以后,这个问题才一下子让全部的国人感到迫在眉睫。

    制药业是环境治理的大户,近年来媒体曝光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不少出在制药企业。近几年,原料药生产企业频踏环保地雷,让药企感到切肤之痛,COD、氨氮、化工味等环保术语才逐渐提上企业老总的考虑范畴。

    仿佛是一夜之间浮出水面的话题,然而在对其进行深究以后却发现并非如此。

    一方面我们痛心地看到出事的企业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污染也许不堪想象。而即使是取材天然的中药也由于农药残留物等问题而不再是一块净土。更广义地说,小到假劣药械、过期药未建立回收机制等问题都构成了制药业环保的潜在威胁。

    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悲哀地承认,看似是细枝末节的环保问题,一旦深究下去却一样地伤筋动骨,牵连无数。绝不是某个企业没有环保意识的观念问题,也不仅仅是不舍得投入资金,而是深层次的效益与成本的博弈,是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问题。

    如果乐观地说“凡墙皆门”,那么,制药业的环保问题不是一座新“墙”。它和诸如降价、招标、医改等热点话题俨然具有相同的本质。

    潘岳曾就如何解决环保问题说,“单从民主法制上讲,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环境成本内部化。但这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从经济方面看,需要明确的产权界定,这就要求相应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从政治方面看,需要全社会公众行动起来,广泛参与,认真监督,才能够使得破坏环境的利益集团受到制约,这就要求有一个健全的民主法治制度。”

    哲人说,一切的资源中,人类根本的资源是在自己的心灵和大脑。

    那么,出现了环保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安静地想,在如何实现“财富和责任的结合、资本和道德的结合、地位和良知的结合”的和谐社会状态的道路上,环保为我们提供了一座另类的末端之墙,从而造就了一扇更可跨越的试验之门。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30期, 百拇医药(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