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实验针灸
编号:10978546
[第三章]针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调节-针灸效应及机理(9)(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8日 《实验针灸》
     二、针灸调节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机制

    (一)针灸对泌尿系统调节的作用机制

    1.针灸对肾脏泌尿功能及输尿管运动调节的作用机制 有人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电针家兔双侧“三阴交”、“照海”、“肾俞”等穴对肾血流量、输尿管运动和肾神经的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引起的利尿很可能是由于肾血流量增加及通过肾交感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而产生的。家兔输尿管具有电活动和机械活动,正常情况下沿着输尿管由近端向远端顺向传递。输尿管平滑肌之间存在密切的机能联系,在肾盂附近存在初级起搏点。输尿管蠕动的起搏电位始于肾盂及输尿管近端,活动电位以2~6cm/秒的速度向远端传递,通过复杂的兴奋—收缩耦联机制产生蠕动而将尿导入膀胱。另外,输尿管蠕动增强与尿量增多有一定的相关性。泌尿量增大,对输尿管的牵张作用可促进其蠕动增强。但输尿管同时受肾交感神经支配,针刺可能引起肾交感兴奋性降低,增加平滑肌的收缩性,提高起搏点的频率。

    临床报道采用氦-氖激光针或电针肾俞、三焦俞穴治疗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其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激光针疗或电针治疗可以促使患者中枢及外周神经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此肽是一种免疫调节物质。激光针疗还具有改善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抗炎能力,抑制炎症病灶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②激光针疗不仅可发挥传统针灸之行气活血,调整阴阳,扶正驱邪等作用,而且具有激光本身的光疗效应、生物效应和刺激作用,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③可抑制肾脏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及血管通透性,缓解肾脏组织缺血缺氧,降低肾小球内压;④可调节患者自身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提高其血浆浓度,发挥其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临床研究表明电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有较好的疗效。其缓解肾绞痛和促进结石的排除效果均好于单纯药物治疗。其获效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包括两方面:其一、电针通过扩张肾盂、使输尿管蠕动增强,促使结石排除;其二、电针刺激经穴作用于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到钙磷代谢,阻断结石的形成,从而促进结石的溶解排除。

    2.针灸对膀胱运动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 临床报道和动物实验证实,凡是对膀胱有影响的穴位下,其针体附近的神经均走向如腰1到骶1~4范围的各脊髓节段,恰与支配膀胱的盆神经(属骶2~4),腹下神经(胸12、腰1、2),阴部神经(骶1~4)进入脊髓的节段相同或相近有关(详见第二章第三节)。研究表明针灸既能治疗糖尿病性膀胱病变(低张力性膀胱所致尿潴留),又能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兴奋盆丛神经、阴部神经或相应脊髓节段而其作用。这可能是针灸对膀胱功能产生影响的作用途径之一。实验证明,针灸治疗尿失禁和尿潴留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膀胱张力和膀胱逼尿肌的功能实现的。当膀胱神经支配的完整性被破坏,如骶神经损伤而处于脊髓休克期的患者,针灸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完全消失。对实验动物以普鲁卡因进行穴位封闭,或切断相应的传入神经或膀胱的支配神经,针灸的效应亦被消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报道,针刺关元、中极等穴,对紧张性膀胱或尿失禁者,可使膀胱压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松弛性膀胱或尿潴留者,则可使之升高。实验证明,这种调整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完成的。有人通过动物实验,对家兔下丘脑后部及延髓排尿中枢进行了探索,证实了下丘脑后部及延髓在排尿活动中的整合作用,他们用切脑、电刺激及引导单位放电的方法,证实下丘脑后部及延髓这两个水平都对排尿有易化作用。针刺“膀胱俞”穴主要反应是膀胱收缩,切除下丘脑后部则针效减半,另在脑桥、延髓之间切断后,针效减半,再经延髓---脊髓之间切断后,针效完全消失。同时实验表明针刺某些腧穴对下丘脑后部及延髓网状结构中单位放电有显著影响,针刺“膀胱俞”穴与这些单位放电和膀胱收缩之间有恒定的联系,而针刺对照点则不引起变化,这些单位放电并不是膀胱收缩后引起的继发结果,因为膀胱的节律性收缩和针刺引起的收缩效应都发生在放电变化之后,所以证实针刺是通过其对排尿中枢的影响而发挥膀胱效应的。
, http://www.100md.com
    (二)针灸对生殖系统调节的作用机制

    1.针灸对女性生殖系统调节的作用机制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结果证实,针灸治疗不孕症、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功能性月经紊乱等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起作用:①通过针刺调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FSH、LH、E2、P的水平有明显改变,使生殖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②针灸可使患者处于低水平的尿17-羟和尿17-酮含量增高,认为针灸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与调整性腺功能等作用;③对于输卵管炎症及阻塞性不孕,针灸治疗可改善微循环及血流变性质,从而促进炎性、坏死组织的吸收和消退,加快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利于输卵管的通畅,达到治疗目的。系列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对雌性恒河猴节育的作用,是通过以下途径起作用的:即在月经周期前半期,针刺对雌性恒河猴FSH、LH、E2、T(睾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月经周期卵泡期,E2高峰和LH高峰是成熟卵泡排卵的重要信号,且生殖内分泌环境的协调稳定是卵泡发育成熟的必要前提,针刺对诸内分泌激素分泌的抑制性影响,导致了对卵泡发育成熟过程的干扰和实际排卵过程的抑制,从而起到节育的作用。临床有人采用激光照射或针刺治疗先兆流产,在治疗前和宫缩平静后,记录了子宫的收缩活动,并测定孕妇的血浆内孕酮、雌二醇、雌三醇、胎盘催乳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含量。研究结果证实,在激光照射或者针刺治疗过程中,子宫收缩活动明显降低,孕妇血浆中孕酮和皮质类固醇明显增加,而雌二醇、雌三醇和胎盘催乳素的浓度基本没变化。因孕酮能抑制子宫收缩,有助于保胎,因此认为,激光穴位照射和针刺治疗先兆流产和松弛子宫紧张的一个作用机理可能是它提高了血浆孕酮的浓度。实验证实,针刺催产是通过降低血液中孕酮、升高雌二醇含量,改变了孕酮和雌激素的比例关系。说明针刺催产是通过调节维持妊娠和分娩发动的一些内分泌激素之间的比例而发挥作用的。也有研究提示针刺三阴交穴引起分娩发动的机理可能是神经反射的作用。因为三阴交穴部位在L4皮支分布范围内,而子宫活动是受交感神经控制的。因此刺激三阴交穴可能通过T5~L4节前纤维形成的盆腔丛改变了子宫的生理功能而引起宫缩。有人通过针刺引起大鼠流产的实验证实针刺妊娠大鼠的“合谷”穴和“三阴交”穴可使其子宫强烈收缩。认为节段和中枢水平的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系统的参与、体液因素如前列腺素等,都可能在针刺引产和流产中起一定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针刺合谷、三阴交和太冲等穴确能抑制产痛过程中P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镇痛的效应。对针灸治疗胎位不正患者进行多项生理指标和某些内分泌功能的综合观察,发现在艾灸过程中皮肤血管持续舒张,表现血管容积、脉搏波幅增大,指端皮肤温度上升,皮肤电活动活跃而心率、血压基本正常,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也未见增加。这些结果提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在艾灸过程中处于较低水平,而交感—胆碱能系统则处于兴奋状态。通过检测还发现孕妇中孕二醇排除量无明显变化,血浆中游离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尿中17-羟及17-酮类固醇排出量明显增加。另外也有人报道,在针灸治疗期间,除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增加外,前列腺素E含量也明显增加,同时也可观察到胎儿心率明显增快,子宫活动频繁,紧张性增高。皮质醇可刺激胎盘产生雌激素,雌激素可使子宫平滑肌敏感性增强,前列腺素可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这也说明艾灸可能是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通过雌激素—前列腺素的作用,提高子宫的紧张性及加强胎儿的活动,从而纠正胎位。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艾灸或针刺某些穴位可使子宫紧张性增加,收缩频率加快,波幅提高,同时胎儿活动也增加,这种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胎位的矫正。通过观察妊娠家兔针刺前后及针刺过程中B超成象和胎监仪描述有关胎动变化,可以看到针刺过程中的子宫收缩及胎动程度与针刺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针刺有提高家兔体内催产素释放的可能。临床观察还发现,胎动在艾灸至阴穴后数分钟内即可增强,数小时后仍可有此感觉,表明艾灸使子宫活动加强可能有两种时相:即时效应和后效应。这也佐证了艾灸至阴穴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环节而起到矫正胎位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2.针灸对男性生殖系统调节的作用机制 临床报道证实针刺治疗阳痿有较好的疗效。其获效的机理可能是针灸这些穴位可直接兴奋阴茎神经,调整阴部神经-脊神经节段反射弧作用,改善阴茎局部的血液循环,或影响性腺的分泌功能,从而使阴茎恢复勃起功能。

    针灸治疗不射精的临床疗效也比较满意。正常的射精是在神经支配下的一种复杂动作,输精管壶腹、精囊腺等平滑肌的阵发性强烈收缩,使精液经过狭窄的输精管,向后尿道高速射出,同时膀胱颈部括约肌收缩呈痉挛状态,导致尿道口关闭,迫使精液向尿道口单向排出。不射精症是指男子在性交过程中无性欲高潮和射精。目前的研究基本证实针灸治疗不射精可能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①刺激腹下神经,兴奋输精管壶腹、前列腺、精囊平滑肌,以及膀胱内括约肌,促进精液外排;②兴奋阴部内神经,促进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产生节律性的阵挛收缩,使精液排出;③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性功能;④解除了大脑皮质对脊髓下部射精中枢的抑制。针灸还可以改善精液异常患者精子数目少、活力低下或畸形的状况。针灸能改善男性不育患者下元不足的症状,有效提高精液的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性激素的分泌,增加性腺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生精环境而实现的。针灸还能有效地改善前列腺功能,对伴有前列腺功能障碍的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

    综合目前研究情况来看,针灸对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多集中在临床疗效和初步机理探讨,动物实验研究比较少,深入细致的机制研究更少,很多调整作用的具体作用途径和环节还未明确,在今后的研究工作要加强针灸对泌尿生殖系统功能调整作用的机理研究,可考虑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入手,采用病理形态学、电生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和手段,开展深入研究,从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乃至分子水平阐明针灸对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机制。

    上一页 [1] [2] , 百拇医药(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