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草英雄”的现实困境
偏方正道系列报道之二
在探讨偏方的困境和出路之前,有一个观点必须阐明:我们所讨论的偏方,是指确实能够治病救人,而且经过多次验证,证明至少对大多数人是有效的;而对于那些误用、自用、滥用甚至因以讹传讹而伤人的偏方,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上期我们讲述了许多民间偏方经挖掘而成功走向市场的例子。但是,有更多在民间流传着的偏方,它们同样也有着治病救人的奇效,却正遭遇着尴尬。同是偏方,为何境遇不同?
尴尬:只能暗中行动的“秘密”武器
前一阵,在江西省某县流传着一种神奇的自制膏药,据当地人反映,“这种膏药对治疗烧烫伤非常有效”,做出类似论断的人不在少数。为此,记者开始在该县的诊所间走访,意欲找出这种自制膏药不被检举反被叫好的原因。
经人介绍,记者来到该县某镇一家个体诊所,该诊所一位姓罗的医生向记者展示了这种深黑色、略带草药味的膏药。他告诉记者说:“这种膏药不仅对烧伤、烫伤很有效,而且还不留疤痕。我已经用这种膏药治好了很多烧伤和烫伤的病人,我的诊所也因此在这一带小有名气,口碑很好。”
, 百拇医药
记者问这位医生:“这种药品没有包装、说明书和生产批文,属于‘三无’药品,是不准销售的,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该医生表示:“我们这里有很多正规治疗烧烫伤的药品,但是效果都不如这种膏药;而且大多数病人都是慕名而来的,指定要用这种药试试,我们想不用都难。何况次次见效,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
记者试图与提供这种膏药的人见面,但是经联系后,膏药的拥有者拒绝会面,只同意电话联络。在电话里,他告诉记者说:“这种膏药是我们家族祖传下来的秘方,经过几代人的试验,都非常有效。我们很想把它推广开来,让更多的病人受惠。但是在目前,由于没有正规批文,我们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诊所里用,销量很有限。而且由于是手工制作,生产的量也很有限。”最后,他对记者说,他很希望能与药厂合作,批量生产,这样可以“惠及更多人”,不过,“我不知从何下手”。谈及膏药的未来,这位偏方的拥有者显得有点沮丧。
事实上,这种有着良好口碑和医疗表现的偏方不仅在偏远的小县城里有,也同样流传在大城市里。一次采访中,记者偶然发现位于广州某“城中村”的社区医疗服务站的骨科门诊有一种跌打膏药属于“三无”药品。记者有些忿然,然而,经过进一步的了解,记者发现这种膏药在该“城中村”的街坊邻居中颇有人缘,大家都说这种膏药“很灵”。
, 百拇医药
记者扮成一名腱鞘炎患者前去看病,该门诊的一位年轻医生果然向记者推荐了这种膏药。他说:“你的病不怎么严重,用温水泡一泡,再用红花油搽一下,一周后应该会有明显的缓解。你也可以试试这种膏药,效果很不错的。”这位医生既没有强制推销,也没有夸大病情,让记者产生了一些好感。接下来,记者向他询问了一些有关这种膏药的情况。
这位医生告诉记者说,这种膏药是一位老中医的毕生研究成果,正是因为没有批文、包装、说明书等,膏药只能私下使用,但是“效果非常好”,并且“听说正在申请专利”。
隐患:卫生、炮制、安全验证问题多
可以肯定,类似上述两种膏药在消费者中都拥有较好的口碑、但却面临市场尴尬的偏方还有不少。应该看到,这种私自配制给患者使用的药由于生产卫生条件、不可知的不良反应、未探明的适应症等诸多未确定因素而存在着潜在危害。
一些医院由于经过多年、无数例病例的验证,积累出许多“验方”,经使用引发不良后果便是明证。山西省太原市某医院就曾由一位姓郝的权威大夫研制出治疗慢性肾炎的“特效药”——“肾康宁”和“促肾康”,但不久后就遭到了使用者的投诉,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了调查。事实上,按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正规医疗单位自行制售药品,必须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 http://www.100md.com
其实,不仅是未经严格临床试验的偏方,就是成名的经典药,在缺乏严格操作规范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曾经有媒体曝光过哈尔滨一家综合性医院私制六味地黄丸,但由于缺乏正规、严格的炮制过程、卫生条件不过关等原因,导致患者在服用后出现腹泻、腹痛、腰痛等严重不良反应的事例。
不能否认,的确存在一些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的偏方。但是,正因为没有经过正规渠道的试验和有关部门的检测,使得“好药变坏药”。河北省某县妇幼保健站曾有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自制药“溶栓胶囊”,在当地颇有声誉,其站长对媒体介绍说:“这是‘三无’药,但肯定不是假药,它是我们已经退休的老院长研制出来的,有患者吃了,作用很好。”不幸的是,一位患有高血压的农民在服用这种药之后病情加重,而且经常头晕、头痛。患者将该保健站告上了法庭,之后,这种“溶栓胶囊”就再也没有生存下去的空间了。
事后,有专业人士分析,这种“溶栓胶囊”如果能够加以开发,是一个很有市场潜力的品种,而长期处于“名不正,言不顺”的环境里,难有出头之日。
编后:这些有临床价值却躲躲藏藏的偏方有没有出头之日呢?它们如何能够名正言顺地服务于民?本版将在下期邀请有关人士就此展开讨论。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2期, 百拇医药(王军)
在探讨偏方的困境和出路之前,有一个观点必须阐明:我们所讨论的偏方,是指确实能够治病救人,而且经过多次验证,证明至少对大多数人是有效的;而对于那些误用、自用、滥用甚至因以讹传讹而伤人的偏方,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上期我们讲述了许多民间偏方经挖掘而成功走向市场的例子。但是,有更多在民间流传着的偏方,它们同样也有着治病救人的奇效,却正遭遇着尴尬。同是偏方,为何境遇不同?
尴尬:只能暗中行动的“秘密”武器
前一阵,在江西省某县流传着一种神奇的自制膏药,据当地人反映,“这种膏药对治疗烧烫伤非常有效”,做出类似论断的人不在少数。为此,记者开始在该县的诊所间走访,意欲找出这种自制膏药不被检举反被叫好的原因。
经人介绍,记者来到该县某镇一家个体诊所,该诊所一位姓罗的医生向记者展示了这种深黑色、略带草药味的膏药。他告诉记者说:“这种膏药不仅对烧伤、烫伤很有效,而且还不留疤痕。我已经用这种膏药治好了很多烧伤和烫伤的病人,我的诊所也因此在这一带小有名气,口碑很好。”
, 百拇医药
记者问这位医生:“这种药品没有包装、说明书和生产批文,属于‘三无’药品,是不准销售的,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该医生表示:“我们这里有很多正规治疗烧烫伤的药品,但是效果都不如这种膏药;而且大多数病人都是慕名而来的,指定要用这种药试试,我们想不用都难。何况次次见效,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
记者试图与提供这种膏药的人见面,但是经联系后,膏药的拥有者拒绝会面,只同意电话联络。在电话里,他告诉记者说:“这种膏药是我们家族祖传下来的秘方,经过几代人的试验,都非常有效。我们很想把它推广开来,让更多的病人受惠。但是在目前,由于没有正规批文,我们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诊所里用,销量很有限。而且由于是手工制作,生产的量也很有限。”最后,他对记者说,他很希望能与药厂合作,批量生产,这样可以“惠及更多人”,不过,“我不知从何下手”。谈及膏药的未来,这位偏方的拥有者显得有点沮丧。
事实上,这种有着良好口碑和医疗表现的偏方不仅在偏远的小县城里有,也同样流传在大城市里。一次采访中,记者偶然发现位于广州某“城中村”的社区医疗服务站的骨科门诊有一种跌打膏药属于“三无”药品。记者有些忿然,然而,经过进一步的了解,记者发现这种膏药在该“城中村”的街坊邻居中颇有人缘,大家都说这种膏药“很灵”。
, 百拇医药
记者扮成一名腱鞘炎患者前去看病,该门诊的一位年轻医生果然向记者推荐了这种膏药。他说:“你的病不怎么严重,用温水泡一泡,再用红花油搽一下,一周后应该会有明显的缓解。你也可以试试这种膏药,效果很不错的。”这位医生既没有强制推销,也没有夸大病情,让记者产生了一些好感。接下来,记者向他询问了一些有关这种膏药的情况。
这位医生告诉记者说,这种膏药是一位老中医的毕生研究成果,正是因为没有批文、包装、说明书等,膏药只能私下使用,但是“效果非常好”,并且“听说正在申请专利”。
隐患:卫生、炮制、安全验证问题多
可以肯定,类似上述两种膏药在消费者中都拥有较好的口碑、但却面临市场尴尬的偏方还有不少。应该看到,这种私自配制给患者使用的药由于生产卫生条件、不可知的不良反应、未探明的适应症等诸多未确定因素而存在着潜在危害。
一些医院由于经过多年、无数例病例的验证,积累出许多“验方”,经使用引发不良后果便是明证。山西省太原市某医院就曾由一位姓郝的权威大夫研制出治疗慢性肾炎的“特效药”——“肾康宁”和“促肾康”,但不久后就遭到了使用者的投诉,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了调查。事实上,按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正规医疗单位自行制售药品,必须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 http://www.100md.com
其实,不仅是未经严格临床试验的偏方,就是成名的经典药,在缺乏严格操作规范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曾经有媒体曝光过哈尔滨一家综合性医院私制六味地黄丸,但由于缺乏正规、严格的炮制过程、卫生条件不过关等原因,导致患者在服用后出现腹泻、腹痛、腰痛等严重不良反应的事例。
不能否认,的确存在一些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的偏方。但是,正因为没有经过正规渠道的试验和有关部门的检测,使得“好药变坏药”。河北省某县妇幼保健站曾有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自制药“溶栓胶囊”,在当地颇有声誉,其站长对媒体介绍说:“这是‘三无’药,但肯定不是假药,它是我们已经退休的老院长研制出来的,有患者吃了,作用很好。”不幸的是,一位患有高血压的农民在服用这种药之后病情加重,而且经常头晕、头痛。患者将该保健站告上了法庭,之后,这种“溶栓胶囊”就再也没有生存下去的空间了。
事后,有专业人士分析,这种“溶栓胶囊”如果能够加以开发,是一个很有市场潜力的品种,而长期处于“名不正,言不顺”的环境里,难有出头之日。
编后:这些有临床价值却躲躲藏藏的偏方有没有出头之日呢?它们如何能够名正言顺地服务于民?本版将在下期邀请有关人士就此展开讨论。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2期, 百拇医药(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