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疗管理 > 医疗市场
编号:10961022
甘愿服务患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10期
     躬身临床耕耘

    —— 记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主任孙伟

    熟悉江苏省中医院的人都知道,该院肾内科有一位年轻且精于医道的医生。他的诊室总是挤满了前来就诊的全国各地的患者;全院最晚离开门诊大楼的总是这位年轻的专家;你总能见到热心的老患者向新患者介绍这位专家为人、为医的诸多事迹。他就是该院肾内科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孙伟,一位在中医肾病的医教研领域辛勤耕耘了20余载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中青年专家。

    孙伟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年,以当地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当时的南京中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1983年,孙伟大学毕业后被择优选进入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工作,并先后获得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他曾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进修,师从著名肾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教授,还曾赴日本东海大学医学部从事IgA肾病为主的关于肾脏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同时进行相关肾脏病、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究;1997年,刚留学回国的孙伟被中共江苏省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江苏省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简称“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01年再次被评为“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同年,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成为当时江苏省中医界最年轻的正高职专家;2002年,被确认为江苏省卫生厅“135工程”医学重点人才的培养对象;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2004年,孙伟教授光荣地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团省委评为江苏省青春创业风云人物。每年一个新台阶,孙伟在中医肾病医教研岗位上勤奋的工作受到领导和群众的肯定。
, 百拇医药
    20余年来,孙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人、做医生、做学问。作为一名医师,他真正做到了“甘愿服务患者,躬身临床耕耘”,20年如一日。他视病人如亲人,身体力行地为患者解决病魔的纠缠,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他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实践的大课题。

    近年来,孙伟通过分阶段总结既往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得失,并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统计分析,提出了从“肾虚湿瘀”立论,以“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及改善其长期预后的理论,并将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同时通过各级学习班向基层医院提供理论和实践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院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该理论观点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科研基金的资助。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滋肾清利法”纯中药治疗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观点,研制纯中药制剂滋肾通关胶囊,每年均为医院创造效益近百万元。

    在医疗领域,医疗和科研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医者必须用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去构思科研项目,还必须通过反复系统的科研结论来解析临床上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近年来,孙伟作为主要科研人员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部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共计20余项,先后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2项。主要参与研制的肾炎灵颗粒剂、健肾片已作为科研成果转让生产。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以第一作者为主发表论文130余篇。已参加14部医学专著、1部《中药辞海》的编著,译著6部,文字总数在200万以上。
, 百拇医药
    在处理好医疗和科研问题的同时,孙伟还承担着南京中医药大学每学年50课时的教学任务,指导近20名硕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多年来,他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导学生如何辨证论治;以自己精湛的医术医德感染着自己的学生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同时也以自己的言行默默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如何做一个好人。他十分强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他多次引用罗曼·罗兰的话说: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

    作为一名全国知名的中医肾病专家,孙伟十分重视中医肾病的科普宣传工作。每年,他都会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向广大市民作科普讲座10余次,撰写科普文章10余篇;每年秋冬他都会率领全科医护人员组织大型的中医护肾保健月活动,每次活动都会吸引大批患者和市民前来听讲。他将肾脏疾病三级预防的观点逐渐地输入进广大患者的意识中,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帮助全国各地的肾病患者,他还自费建设了个人网站——孙伟肾元网,常常利用深夜时间认真回答广大网友的留言咨询,为很多急于求医、求医无门的患者指明了方向。年轻的孙伟教授曾有过短暂的从政经历,但是出于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和对广大肾脏病患者的关切之情,他心甘情愿地回到临床一线,默默地从事着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艰苦的、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他常说,慢性肾病患者一人得病,全家操心、终生就医,作为医生总要尽可能多地分担一部分他们的忧愁,多提供一份安慰,这样心里才会感到些许踏实。他那质朴的语言清晰地表明了他爱病人、爱事业的责任心。D2, http://www.100md.com(冯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