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91666
遵古不泥古风湿出新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1日
     中医风湿病(原称为“痹证”或“痹病”。1993年第7次全国痹病学术研究讨论会上,经全体与会专家认真讨论,一致同意将痹病改为风湿病) 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政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血气痹阻,失于懦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西医所指的风湿病,全称应是“风湿类疾病”。凡侵犯关节、肌肉、韧带、肌腱、滑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均属风湿病范畴。

    关节风湿病,古今中外历代医家论述甚丰、各持己见,莫终一是,据统计,全世界的元素都曾被用作治疗风湿病的药物。临床工作者面对如此五彩纷呈的理论和实践治疗,往往难以取舍。笔者工作的所在地,是地处云贵高原的一个山区小镇,气候恶劣,生活贫困劳苦,风湿发病率极高,在以自拟风湿地仙汤,大量的临床治疗风湿病的工程中形成了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但愚者千虑,终有一得,故不揣简陋,以飨同道。

    一、理论来源《内经》又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甚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明确指出了风、寒、湿、热痹的病机特点。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朱丹溪以痰立论,王清任以瘀立论,叶天士倡久病入络之说,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以搜剔宣通络脉;张介宾以为:“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所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气血流利,则寒邪随去;

    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

    内经“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济生方》亦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概括地说正气不足是风湿病发病的原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