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后的“意外”
这是近日发生在山东省某县的一个真实事件
68岁的李老汉一向身体健壮,他耳不聋、眼不花、腰不酸、背不痛,腿脚还挺利索的,因此很少和医生打交道。但一天早晨起床时,李老汉突然说话不清、口眼歪斜,右侧手臂和腿也不听使唤了。儿子李某急忙叫车将李老汉送到县医院看急诊。
经CT 检查,李老汉被确诊患上了“脑血栓形成”。医生说这是脑血管意外,需要住院治疗。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李老汉的家属拒绝住院。李某听别人说过,治疗脑血栓,不就是打吊瓶通通血管呗!于是李某来到药店,经过一番咨询后,购买了甘露醇、血塞通、曲克芦丁等药物,回家后请一位会打针的人给李老汉挂起了吊瓶。
打了10天之后,效果还不错,李老汉逐渐会说简单的话了,右侧肢体也能屈伸了,扶着床沿还能走动走动,全家人都非常高兴。李某记得买药时,药店的店员叮嘱过,输液14天才算一个疗程,他想再输上几天李老汉就平安无事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输到第13次时,眼看就要输完了,李老汉突然觉得心慌、气急,随即大汗淋漓、口唇紫绀、两眼发直。这可把家人都急坏了,李某火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可等医生赶来的时候,李老汉的呼吸、心跳已经停止了。医生遗憾地通知李老汉的家属准备后事。
, http://www.100md.com
脑血管意外后,患者为何在打吊瓶的时候又发生了“意外”呢?
医生们早就注意到,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大多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及冠心病,即使没有这些疾病,其心脏功能也比年轻人差得多。在急性脑血管病的情况下,心脏可随之出现异常。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缺乏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式,往往容易在其脑血管发生意外之后,再次发生意外:如患者呕吐过多、失水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心律失常;或因较快地输入液体,可导致急性左心衰竭而造成患者突然死亡;或因应用过多的脱水剂治疗脑水肿而造成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度升高,诱发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从而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医学上称这种情况为“脑心卒中”,可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同时或以后不久出现。李老汉的突然辞世就非常有可能属于上述情况。在诊治脑血管病的过程中,绝不能认为脑血栓的治疗只是简单地通通血管就可以了,不能忽视对患者心脏情况的观察和治疗。患病后遵从医嘱、正规治疗,方为上策。
治疗期
, 百拇医药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塞脑血栓等)后发生“意外”的原因尚有多种。对待脑卒中病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降血压要适当
不适当的降血压是脑卒中急救中非常忌讳的一个问题。在脑梗塞治疗过程中,维持适当高的血压对保证脑部的血流灌注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脑梗塞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常伴有一过性血压增高,此时若用降血压药物,血压一旦下降,则往往很难回升。因此在治疗脑梗塞的过程中血压不可降得过快、过低,降压幅度不宜过大,以防脑供血不足而加重对脑组织损害。
呕吐物应及时清理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绝大多数伴有呕吐和昏迷症状,有时是急剧的大量出血;有时则表现为频繁的呕血、便血。如呕吐物和呼吸道分泌物未被及时清理,病人吸入后可迅速造成窒息而死亡;有些分泌物虽不能堵塞呼吸道,但如被吸至细小的支气管内,可导致肺部的严重感染,发生中枢性肺水肿,造成迅速死亡。
, http://www.100md.com
搬动患者要当心
脑溢血的患者若在急性期被搬动,可使血压升高,使颅内原本出血部位的出血程度加重或导致再次出血。搬动病人时,受体位改变的影响及重力的作用,血液可在脑内流动,侵入到影响生命的重要结构中。如小脑出血可破入容积较小的第四脑室,堵塞导水管、侧孔及正中孔,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积血还容易压迫脑干而使病情恶化,导致死亡。此外,若搬动患者时,其头部抬得较高,血液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往下流,压迫脑组织,可诱发危及生命的脑疝。
康复期
大便秘结是一大隐患
排便时用力屏气,可使血压剧升、胸腔和腹腔内压力增加,使较多的血液充盈到不能收缩的颅腔内,加上静脉回流受阻,颅内血管压力更加增高。当血压升高到动脉壁不能承受时,可导致脑血管再次破裂而危及生命。
, 百拇医药 过度情绪波动或可致死
退休工人赵师傅患上了脑血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他终于康复出院了,儿女们及亲戚朋友都赶来为他庆贺。晚间时分,人们还在兴高采烈的时候,老伴突然发现赵师傅已经瘫倒在沙发上,猝然离世了。
脑血栓形成大多发生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上。治愈了脑血栓,血栓可以消退,但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可继续存在,所以脑血栓也很易复发。赵师傅持续参加了近3个小时的家宴后,又接着看惊险的武打电视剧,过度兴奋及精神紧张导致血压骤升,这很可能是他疾病复发致死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不少脑血管病患者并非因脑部疾患而死亡,而多是因为合并左心衰竭、心肌梗塞、肺部感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及救护不当而致死。据统计,约有半数脑梗塞及10%的脑出血患者死于肺部感染。临床上,医生及家属们应重视脑血管病以外的多方面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病情,采取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措施,以降低病人致残率、死亡率,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整个机体的相关联系。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4期, http://www.100md.com(赵广兰)
68岁的李老汉一向身体健壮,他耳不聋、眼不花、腰不酸、背不痛,腿脚还挺利索的,因此很少和医生打交道。但一天早晨起床时,李老汉突然说话不清、口眼歪斜,右侧手臂和腿也不听使唤了。儿子李某急忙叫车将李老汉送到县医院看急诊。
经CT 检查,李老汉被确诊患上了“脑血栓形成”。医生说这是脑血管意外,需要住院治疗。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李老汉的家属拒绝住院。李某听别人说过,治疗脑血栓,不就是打吊瓶通通血管呗!于是李某来到药店,经过一番咨询后,购买了甘露醇、血塞通、曲克芦丁等药物,回家后请一位会打针的人给李老汉挂起了吊瓶。
打了10天之后,效果还不错,李老汉逐渐会说简单的话了,右侧肢体也能屈伸了,扶着床沿还能走动走动,全家人都非常高兴。李某记得买药时,药店的店员叮嘱过,输液14天才算一个疗程,他想再输上几天李老汉就平安无事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输到第13次时,眼看就要输完了,李老汉突然觉得心慌、气急,随即大汗淋漓、口唇紫绀、两眼发直。这可把家人都急坏了,李某火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可等医生赶来的时候,李老汉的呼吸、心跳已经停止了。医生遗憾地通知李老汉的家属准备后事。
, http://www.100md.com
脑血管意外后,患者为何在打吊瓶的时候又发生了“意外”呢?
医生们早就注意到,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大多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及冠心病,即使没有这些疾病,其心脏功能也比年轻人差得多。在急性脑血管病的情况下,心脏可随之出现异常。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缺乏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式,往往容易在其脑血管发生意外之后,再次发生意外:如患者呕吐过多、失水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心律失常;或因较快地输入液体,可导致急性左心衰竭而造成患者突然死亡;或因应用过多的脱水剂治疗脑水肿而造成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度升高,诱发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从而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医学上称这种情况为“脑心卒中”,可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同时或以后不久出现。李老汉的突然辞世就非常有可能属于上述情况。在诊治脑血管病的过程中,绝不能认为脑血栓的治疗只是简单地通通血管就可以了,不能忽视对患者心脏情况的观察和治疗。患病后遵从医嘱、正规治疗,方为上策。
治疗期
, 百拇医药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塞脑血栓等)后发生“意外”的原因尚有多种。对待脑卒中病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降血压要适当
不适当的降血压是脑卒中急救中非常忌讳的一个问题。在脑梗塞治疗过程中,维持适当高的血压对保证脑部的血流灌注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脑梗塞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常伴有一过性血压增高,此时若用降血压药物,血压一旦下降,则往往很难回升。因此在治疗脑梗塞的过程中血压不可降得过快、过低,降压幅度不宜过大,以防脑供血不足而加重对脑组织损害。
呕吐物应及时清理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绝大多数伴有呕吐和昏迷症状,有时是急剧的大量出血;有时则表现为频繁的呕血、便血。如呕吐物和呼吸道分泌物未被及时清理,病人吸入后可迅速造成窒息而死亡;有些分泌物虽不能堵塞呼吸道,但如被吸至细小的支气管内,可导致肺部的严重感染,发生中枢性肺水肿,造成迅速死亡。
, http://www.100md.com
搬动患者要当心
脑溢血的患者若在急性期被搬动,可使血压升高,使颅内原本出血部位的出血程度加重或导致再次出血。搬动病人时,受体位改变的影响及重力的作用,血液可在脑内流动,侵入到影响生命的重要结构中。如小脑出血可破入容积较小的第四脑室,堵塞导水管、侧孔及正中孔,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第四脑室积血还容易压迫脑干而使病情恶化,导致死亡。此外,若搬动患者时,其头部抬得较高,血液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往下流,压迫脑组织,可诱发危及生命的脑疝。
康复期
大便秘结是一大隐患
排便时用力屏气,可使血压剧升、胸腔和腹腔内压力增加,使较多的血液充盈到不能收缩的颅腔内,加上静脉回流受阻,颅内血管压力更加增高。当血压升高到动脉壁不能承受时,可导致脑血管再次破裂而危及生命。
, 百拇医药 过度情绪波动或可致死
退休工人赵师傅患上了脑血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他终于康复出院了,儿女们及亲戚朋友都赶来为他庆贺。晚间时分,人们还在兴高采烈的时候,老伴突然发现赵师傅已经瘫倒在沙发上,猝然离世了。
脑血栓形成大多发生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上。治愈了脑血栓,血栓可以消退,但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可继续存在,所以脑血栓也很易复发。赵师傅持续参加了近3个小时的家宴后,又接着看惊险的武打电视剧,过度兴奋及精神紧张导致血压骤升,这很可能是他疾病复发致死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不少脑血管病患者并非因脑部疾患而死亡,而多是因为合并左心衰竭、心肌梗塞、肺部感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及救护不当而致死。据统计,约有半数脑梗塞及10%的脑出血患者死于肺部感染。临床上,医生及家属们应重视脑血管病以外的多方面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病情,采取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措施,以降低病人致残率、死亡率,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整个机体的相关联系。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4期, http://www.100md.com(赵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