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西化/现代化
编号:11195487
中药现代化需要中医现代化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7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40期(总第2294期 2006.04.07)
     经过10年的实践,业界已经认识到要解决中药现代化的基础问题,一定要回到中医理论上来,不能割裂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的联系而孤立地去谈中药现代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立项,在“十一五”期间进行“中医现代化发展纲要”研究。

    3月25~26日,由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华立医药投资集团承办的“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中药产业现代化专题”会议在杭州召开。全国200余名药学专家和博士,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在论坛上围绕“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今年适逢我国中药现代化口号提出10周年,与会代表各抒己见,对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曾亲历我国中药现代化整个发展进程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杨世林教授介绍说,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进行“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课题研究,正式启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至今已经10年。10年来,我国中药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业界对中医药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带来了中医药产业整体研发、制造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对我国中药走进世界主流医药市场进行了不懈探索,成效卓著。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已经提上各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立项研究“中医现代化发展纲要”。
, http://www.100md.com
    十年争论焦点在于采取何种模式

    10年来,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中国科学院孙汉董院士在作大会发言时说,10年来国家和企业投入中药现代化的资金不下20亿元,但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成效不大。但他的这一说法遭到多数人的反对。国家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邹健强处长举例反驳说,2000年吉林省中药产值仅3.4亿元,2006年确定的目标已经飙升至150亿元;天士力药业10年前只有600万元年产值,如今已经有60亿元。这都是中药现代化的巨大成效。但据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果德安和沈阳药科大学副校长毕开顺估计,10年来政府为中药现代化投入的资金将近10亿元,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但这10亿元已经使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乃至产业化水平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功绩很大。

    据杨世林介绍,近年来关于中药现代化的争论主要在于发展模式的分歧。中药因临床上疗效不能量化,没有线性关系,缺乏多靶点的证据,组分中何者为药效物质也说不大清楚,因此缺乏质量标准,难以评价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有人认为要借用西方化学药模式研究中药,因为它“说得清”具体组分和药效关系,现在倾向于中药国际化的人,多半执这一观点。但研究中医出身的一批人则希望能固守中医理论,不能中药西化。关于这种模式之争,杨世林认为实践和时间是检验各种思路的最好“试金石”,大家可以各自去研究,不应该产生争执。产生纷争的原因在于国家投入的资源和项目经费十分有限,各派研究者为了争取科研经费,以致要强调自己的作法正确,这才产生了论战。
, 百拇医药
    现代中药走向世界已有个案突破

    青蒿素是我国惟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按照化学药标准研究开发的中药,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最佳的抗疟特效药物,本来在数十年前便有机会实现产品国际化,但是多年来包括青蒿素在内的每年高达15亿美元的抗疟药国际市场却一直被外国公司占据,这成为了中国医药界扼腕叹息的一大憾事。这一尴尬局面近年终于得以改观,如今青蒿素在华立医药集团的操控下已经作为中药国际化的先驱走向了世界市场。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华立医药整合了全球最为完整的“青蒿种子培育-青蒿种植-青蒿素提取-青蒿素制剂-产品研发-国际营销”的青蒿素产业链,成为全球优质青蒿素的主要供应商,并已经率先走出国门,在非洲建立了营销网络,实现了现代中药国际化的实践突破。

    除了华立的青蒿素,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上海杏灵药业的杏灵颗粒、浙江康莱特集团的康莱特注射液、贵州同济堂仙灵骨葆等一批企业的优秀现代中药产品已经先后试水美国FDA药品认证,掀起一波波中药国际化浪潮,为业界燃烧起希望。
, http://www.100md.com
    中药现代化引发中医现代化

    邹健强在大会发言中认为,中药现代化是手段,国际化是目标,中药必须进入世界主流医药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现阶段,中药现代化需要解决4个基本问题。一是科学问题,即如何建立认识中医药和生命、疾病、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阐明科学内涵。二是技术问题,即经验如何转变为知识和能重点实现的技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及其规律总结。三是产业问题,包括种植、流通、发展。四是市场问题,主要是指重新形成知识产权。

    邹健强认为,经过10年的实践,业界已经认识到要解决上述中药现代化的基础问题,一定要回到中医理论上来,不能割裂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的联系而孤立地去谈中药现代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立项,在“十一五”期间进行“中医现代化发展纲要”研究。至于10年前为何先提中药现代化而不提中医现代化,一是因为中药可以作为一个制造产业,相比中医作为一门理论容易见效果;二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医现代化的概念很难为广大中医医疗界人士认同。但10年之后的今天,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已经受到了经典中医理论的束缚,为此提出中医现代化正是时候。杨世林也赞同此看法,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中医中药一起现代化的时候了。

    据了解,“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自1995年首次由科技部主办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7次大型讨论与交流会。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一直高度重视会议所展示、交流的各项研究成果。不少成果和经验对中国医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中国政府制定科技和医药发展规划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40期, 百拇医药(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