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 中医方剂学 > 正文
编号:10961473
21.祛湿剂.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76kb)。

    概 述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组方特点

    四、使用注意

    1.化湿和胃剂

    2.清热祛湿剂

    3.利水渗湿剂

    4.温化水湿剂

    5.祛风胜湿剂

    1.防温燥或渗利伤阴(津)

    2.防温燥动血,渗利动胎

    第一节 化湿和胃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立法 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苍术 燥湿健脾 (君)

    厚朴 行气燥湿 (臣)

    陈皮 理气和胃燥湿 (佐)

    甘草 调和诸药 (使)

    生姜、大枣 调和脾胃

    1.为治疗湿阻中焦证的代表方。

    2.使用指征 脘腹胀满,苔白厚腻。

    3.使用注意 防助热、伤阴、动血。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皆具燥湿、健脾、理气、和胃之药

    1.为清半夏、生姜汁、白矾、六神曲、面粉等制成的曲剂;或法半夏、赤小豆、苦杏仁、面粉等与鲜青蒿、鲜辣蓼、鲜苍耳煎出液制成的曲剂。

    2.味苦、辛,性平。功能化痰湿,消食滞。主治咳嗽,痰多,呕恶,食积,泄泻。

    3.内服:煎汤,纱布包,5~10g。

    4.《饮片新参》:"内热烦渴者慎服。"

    1.本方为治疗外寒内湿证的常用方。

    2.本方重在化湿和中,无表证者亦可使用。

    3.使用指征:恶寒腹痛,呕吐或泄泻,舌苔白腻(夏季常见)。

    4.临证加减:若发生于夏季,可加?

    第二节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伤寒论》

    组成 茵陈蒿 栀子 大黄

    主治 湿热黄疸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

    现代临床发现,黄疸与瘀血亦有关

    茵陈--清利湿热退黄

    栀子--清热利湿,引湿热自小便而出。

    大黄--泻热逐瘀,导瘀热自大便而去。

    诸药配伍,使湿热从二便分消。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提要

    1.集大队利尿通淋之品于一方

    (注意瞿、扁为君,大黄之功)

    2.治疗热淋代表方

    3.淋证通治方

    (血淋、石淋、膏淋由湿热下注而致者均可加减应用)

    本方与导赤散、小蓟饮子均可治疗淋证,临床如何区别应用?

    湿温三方

    三仁汤

    《温病条辨》

    湿遏卫阳--头痛恶寒、身重疼痛

    湿阻气机--胸闷腹胀

    湿遏热伏--午后身热

    脾失健运--纳差

    杏 仁--宣利肺气(宣上)

    白蔻仁--化湿行气(畅中)

    薏苡仁--利水渗湿(渗下)

    厚朴、半夏--行气燥湿和胃

    滑石、通草、竹叶--清利湿热

    1.注意辨证,勿犯"三禁"。

    2.既是治疗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证之代表方,又是治疗各类疾病属湿热内蕴,湿重于热证的常用方。

    3.不论湿温,或泄泻、痹证、淋证等,凡辨证属湿重于热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之。

    4.临证加减:表证重者,加藿香、香薷。余者随所治证候表现特点而加减之。

    验案举例

    某男,47岁。旬日前自感不适,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食欲不振,发热逐日升高,午后更甚,面色淡黄,肌肤灼热,微汗,体温波动在38.2~39℃之间, 手足心热,头晕重如裹, 胸脘痞闷, 口中粘腻, 胃纳呆, 喜热饮, 腹部不适, 便溏,舌苔黄腻,脉濡数。

    某男,56岁。患慢性结肠炎10多年,此次因天热食甜瓜发病,腹痛泄泻,每日稀便6~7次,无里急后重。胃脘满闷,恶心,尿黄少,灼热不畅,脉濡,苔白腻。检查:糊状便,沉渣中有少许白细胞。证属胃肠湿热,湿重于热,升降失司,清浊不分。

    治以芳香化浊,利湿止泻。杏仁 6g, 白豆蔻10g, 薏苡仁18g, 厚朴6g, 法夏10g,滑石12g,葛根15g, 黄连10g, 黄柏10g,甘草6g。

    3剂后大便次数减少,脘闷纳呆,再加焦三仙、苍白术,调理10剂而康复。

    王某,女,26岁,打字员。自诉从10年前起,时觉胸脘闷满不舒,嗜睡,食少,继则大便难解,当时未曾注意,亦未服药,近1年来上述症状加重,胸脘终日闷满不舒,大便5~6日1次,艰涩难下,每次临厕需30分钟以上,仍总觉未尽,但便虽难下,而无羊屎样燥粪,且见口苦而粘腻,不渴,不饥,饮食乏味,身困重乏力。

    拟三仁汤加减。处方:杏仁12g,白蔻仁10g,薏苡仁30g,厚朴、半夏、通草各12g,白术10g,茯苓12g,枳实12g,滑石12g。

    二诊:服上药6剂后,胸脘闷满大减,饮食略增,大便1~2日1次,但仍觉不爽。继服原方6剂后,大便畅利,每日1次,遂停药。随访半年,大便一直正常。

    甘露消毒丹

    《医效秘传》

    本方提要

    1.治疗湿温病湿热充斥气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47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