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讲座.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18kb)。
血型(blood group)
第四章 血型检验
? 第一节 血型
* 一、ABO血型系统
* 二、Rh血型系统
* 三、其他血型系统
? 第二节 交叉配血
定义
? 血型:
* 血液成分遗传多态性
* 人体各种细胞和各种体液成分抗原性差异
? 血型系统:由若干个相应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
第一节 血型
一、ABO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分类和命名
分类:根据红细胞上A,B两种抗原及抗体
? 血 型 RBC上抗原 血清中抗体
? A A 抗B
? B B 抗A
? O - 抗A,抗B
? AB AB -
? 命名:
? 1996年ISBT:6位数记述式
? 6位数字的前3位:某一种血型
* 001 :ABO
? 6位数字的后3位:该血型抗原特异性
* 001001、001002、001003、001004
* A抗原、 B抗原、 AB抗原 A1抗原
(二)ABO血型系统遗传:
? "三复等位基因"学说:
* 第九号染色体上A 、B、O、三种等位基因控制
* A、B基因:显性基因
* O基因:隐性基因
? 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具6个基因型,4种表型。
ABO血型的遗传
ABO血型的遗传
(三)ABO血型系统抗原
1.ABO血型系统抗原性质及结构
? 完全抗原:由多肽和糖类组成的糖蛋白
* 多肽:抗原性,糖链:特异性
? 抗原:A、B和H三种,分别受A、B和H基因间接控制
? H抗原:
* 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
* H物质:H抗原存在于ABO各型红细胞上,以O型红细胞最多。
* H物质抗原性弱,血清中无抗H抗体。
ABO抗原的生物合成
? 基因ABO及H控制着A、B抗原的形成,O基因为无效基因.
? H抗原
? H抗原
? 如果H物质上既不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又不连接半乳糖,则仅有H活性,没有A、B活性(为O型)
2.ABO血型系统抗原产生
及存在部位
? 产生:
* 胎儿可产生ABH抗原
* 出生时抗原的抗原性弱
* 20岁左右时达高峰
* 老年的抗原性下降
ABO分泌型:
? ABH抗原不仅存在许多细胞上,还可分泌于许多体液中,体液中的可溶性ABH抗原又称为"血型物质"。
? 凡体液中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无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
血型物质存在的意义:
? ①辅助鉴定血型
? ②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
? ③检查羊水,预测胎儿ABO血型等。
二、ABO系统抗体
? 1.抗A、抗B抗体
? 2. 抗A、B抗体 O型人血清中不仅有抗A、抗B抗体,还含有一种抗A、B抗体。
2.抗体产生
? 出生后3~6个月才开始出现,青春期达高峰。
? 产生抗体的功能可持续终身,效价随年龄增高而逐渐降低。
? 新生儿血清中可检测出的抗体常是来自母体的IgG,偶尔也有胎儿自身产生的IgM。
? ABO血型抗体滴度变化大:
* O型人抗A滴度高于B型人
* B型人的抗A 又高于A型人中的抗B
(五)ABO系统亚型
? 亚型是指同一血型抗原,但抗原结构和性能或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所引起的变化。
? ABO血型系统中以A亚型最多见,A抗原的两个主要亚型是A1和A2 。
检查亚型的目的
? 防止误定血型,避免输血反应
* ①A1与A2之间输血可能引起输血反应
* ②亚型抗原性弱,易漏检或误定
(六)孟买型首先在孟买发现而得名
? 没有H抗原的O型
? 基因型为hh,表现型为Oh
? 红细胞和唾液中无H、A和B抗原,但血清中含有抗A、抗B和高效价的抗H抗体
? 除与AB型红细胞发生反应外,还可与O型红细胞凝集
? 如输血,只输oh同型血
(七)ABO血型鉴定
? 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断血型。
? 常规的方法包括正向定型与反向定型
* 正定型:已知抗体特异性的血清检查红细胞抗原
* 反定型:已知血型红细胞检查血清抗体
ABO血型鉴定常用方法
? 盐水凝集法
? 凝胶微柱法
1.盐水凝集法
? ABO血型抗体一般IgM,属为完全抗体
? IgM抗体分子链较长,能克服红细胞表面排斥力,同时分子量较大,它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在生理盐水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简便,不需要特殊仪器
? ①玻片法:
* 操作简单,不需要离心,适于大规模血型普查
* 反应时间长,易忽略较弱的凝集而导致定型错误。不适于反定型。
? ②试管法:
* 需时间短
* 适用于急诊定型。
* 可发现亚型或较弱抗原抗体反应,结果判断可靠,为常规检查方法。
2.凝胶微柱法
? 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和亲合效应
? 亲合效应: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 分子筛效应:低速离心后,凝集红细胞悬浮在凝胶中,而未被抗体结合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底部。
? 结果观察:
* 肉眼/血型分析仪
? 操作标准化,结果特异、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灵敏度高。
? 可手工、半自动及全自动操作
? 不足之处:
* 需要特殊试剂和离心机
* 成本较高 ......
血型(blood group)
第四章 血型检验
? 第一节 血型
* 一、ABO血型系统
* 二、Rh血型系统
* 三、其他血型系统
? 第二节 交叉配血
定义
? 血型:
* 血液成分遗传多态性
* 人体各种细胞和各种体液成分抗原性差异
? 血型系统:由若干个相应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
第一节 血型
一、ABO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分类和命名
分类:根据红细胞上A,B两种抗原及抗体
? 血 型 RBC上抗原 血清中抗体
? A A 抗B
? B B 抗A
? O - 抗A,抗B
? AB AB -
? 命名:
? 1996年ISBT:6位数记述式
? 6位数字的前3位:某一种血型
* 001 :ABO
? 6位数字的后3位:该血型抗原特异性
* 001001、001002、001003、001004
* A抗原、 B抗原、 AB抗原 A1抗原
(二)ABO血型系统遗传:
? "三复等位基因"学说:
* 第九号染色体上A 、B、O、三种等位基因控制
* A、B基因:显性基因
* O基因:隐性基因
? 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具6个基因型,4种表型。
ABO血型的遗传
ABO血型的遗传
(三)ABO血型系统抗原
1.ABO血型系统抗原性质及结构
? 完全抗原:由多肽和糖类组成的糖蛋白
* 多肽:抗原性,糖链:特异性
? 抗原:A、B和H三种,分别受A、B和H基因间接控制
? H抗原:
* 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
* H物质:H抗原存在于ABO各型红细胞上,以O型红细胞最多。
* H物质抗原性弱,血清中无抗H抗体。
ABO抗原的生物合成
? 基因ABO及H控制着A、B抗原的形成,O基因为无效基因.
? H抗原
? H抗原
? 如果H物质上既不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又不连接半乳糖,则仅有H活性,没有A、B活性(为O型)
2.ABO血型系统抗原产生
及存在部位
? 产生:
* 胎儿可产生ABH抗原
* 出生时抗原的抗原性弱
* 20岁左右时达高峰
* 老年的抗原性下降
ABO分泌型:
? ABH抗原不仅存在许多细胞上,还可分泌于许多体液中,体液中的可溶性ABH抗原又称为"血型物质"。
? 凡体液中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无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
血型物质存在的意义:
? ①辅助鉴定血型
? ②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
? ③检查羊水,预测胎儿ABO血型等。
二、ABO系统抗体
? 1.抗A、抗B抗体
? 2. 抗A、B抗体 O型人血清中不仅有抗A、抗B抗体,还含有一种抗A、B抗体。
2.抗体产生
? 出生后3~6个月才开始出现,青春期达高峰。
? 产生抗体的功能可持续终身,效价随年龄增高而逐渐降低。
? 新生儿血清中可检测出的抗体常是来自母体的IgG,偶尔也有胎儿自身产生的IgM。
? ABO血型抗体滴度变化大:
* O型人抗A滴度高于B型人
* B型人的抗A 又高于A型人中的抗B
(五)ABO系统亚型
? 亚型是指同一血型抗原,但抗原结构和性能或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所引起的变化。
? ABO血型系统中以A亚型最多见,A抗原的两个主要亚型是A1和A2 。
检查亚型的目的
? 防止误定血型,避免输血反应
* ①A1与A2之间输血可能引起输血反应
* ②亚型抗原性弱,易漏检或误定
(六)孟买型首先在孟买发现而得名
? 没有H抗原的O型
? 基因型为hh,表现型为Oh
? 红细胞和唾液中无H、A和B抗原,但血清中含有抗A、抗B和高效价的抗H抗体
? 除与AB型红细胞发生反应外,还可与O型红细胞凝集
? 如输血,只输oh同型血
(七)ABO血型鉴定
? 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断血型。
? 常规的方法包括正向定型与反向定型
* 正定型:已知抗体特异性的血清检查红细胞抗原
* 反定型:已知血型红细胞检查血清抗体
ABO血型鉴定常用方法
? 盐水凝集法
? 凝胶微柱法
1.盐水凝集法
? ABO血型抗体一般IgM,属为完全抗体
? IgM抗体分子链较长,能克服红细胞表面排斥力,同时分子量较大,它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在生理盐水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简便,不需要特殊仪器
? ①玻片法:
* 操作简单,不需要离心,适于大规模血型普查
* 反应时间长,易忽略较弱的凝集而导致定型错误。不适于反定型。
? ②试管法:
* 需时间短
* 适用于急诊定型。
* 可发现亚型或较弱抗原抗体反应,结果判断可靠,为常规检查方法。
2.凝胶微柱法
? 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和亲合效应
? 亲合效应: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 分子筛效应:低速离心后,凝集红细胞悬浮在凝胶中,而未被抗体结合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底部。
? 结果观察:
* 肉眼/血型分析仪
? 操作标准化,结果特异、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灵敏度高。
? 可手工、半自动及全自动操作
? 不足之处:
* 需要特殊试剂和离心机
* 成本较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1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