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地区毒药与解毒药初探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4kb)。
壮族地区毒药与解毒药初探
广西中医学院85级医史专业 黄冬玲 学位论文
前 言
壮药属于传统药物的范畴,是壮族人民经世代相传,并形成传统经验所使用的取自自然界的药物.它共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是壮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积累起来的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医药学宝库的组成都分.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据一九八二年统计,全国共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其中分布在广西的有一千二百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其它地区亦有分布.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卫生知识和医疗经验,对民族的繁衍和促进生产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并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气发掘、整理和研究壮族医药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创造我国新医学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种种厍因,我国对壮族医药的研究开展较晚,在牡药发展史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壮族人民善用毒药和解毒药,在这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并且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方面的宝贵经验自晋代以来,已有部分被添补进本草著作中,对我国药物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但仍有很多经验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本文就此拟作初步的探讨.
一、善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之一
(一)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据有关史载,今之壮族由秦初曾广泛活动于粤西的一部分西瓯骆越人并融合其它民族发展而成.从汉至唐宋时期,在西瓯、骆越原来分布之地相继出现有乌浒、俚、獠等民族,对于上述这些民族,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认为是包括壮族在内的壮侗语族一些民族的先称.此外,岭南"山人","土人"、"夷人"、"蛮"是对包括壮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的贬称。在古代,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全境及广东西部和云南东部,居住地域相对稳定。过去,壮族没有自己的规范化文字,对壮药没有专门的记载,只是散见于医学、历史、地方志文献中,但从《诸病源候论》、《南方草木状》到《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以及《岭表录异》、《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赤雅》、《广西通志》、广西地方府志、县志均有关于壮药的记载,特别是对古代广西金境及岭南俚人、獠、土人、山人、蛮、夷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经验的记载,有力地说明了善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之一。这些记载虽然不是直接出自壮医之手,但象周去非、范成大和纂修广西地方志的作者,都是在广西为官多年,对当地风土民情有所了解的人物,而《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本草书在编写过程中曾下令各地送来道地药材参考,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曾到岭南走访民间,亲自实践,因此,这些记载对我们研究壮药具有参考价值。而且书中记载的产自壮族地区的毒药和解毒药,又是当时壮族常用的药物,有些药物一直沿用至今,显示了壮药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
1、毒药:
壮族先民很早以前就懂得利用本地出产的毒药制作毒箭,用于狩猎和战争。其所使用的毒药有:(1)焦铜。晋·张华《博物志》曰:"交州夷名日俚子,俚子弓长数尺,箭长尺余,以焦铜为镝,涂毒药于镝锋,中人即死"。交州俚子是壮族的先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也说:"毒箭有三种,岭南夷俚用焦铜作箭镞"。(2)毒蛇草。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日:"药箭,化外诸蛮所用,弩虽小弱,而以毒药濡箭锋,中者立死,药以毒蛇草为之"。化外诸蛮,是旧时统治者贬称政令教化所不及的地方的少数民族,在这里主要是指壮族。 (3)毒虺。虺,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曰:"溪峒弩箭皆有药,唯南丹为最酷,南丹地产毒虺,其种不一,人乃合集酝酿以成药,以之傅矢,藏之竹筒。矢镞皆重缩,是矢也。度必中而后发,苟中血缕必死"。《桂海虞衡志》曰:"庆远、南丹溪峒之民呼为撞","撞"就是今天所说的'壮":即壮族。"苟中血缕必死",说明壮族已认识到毒箭致死的原因是毒药必须进入血液,因为箭毒口服是不发生中毒的,就象人们吃被毒箭射死的动物而不中毒一样。(4)鸩。鸩是一种毒鸟.明·邝露《赤雅》曰:"射鸩捕蛇以合百草,练时日,作毒矢,仰射飞走,透肌及骨。百不失一"。《赤雅》是一本记载粤西风物志的书,作者曾在广西生活过。(5)鸡母。明·方喻《南宁府志·物产)曰:"鸡母,涂箭射禽兽立死"。南宁地区历来是壮族聚居区.壮族在制作毒箭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寻找新的毒药,如晋代用来制作毒箭的毒药以焦铜为主,宋代增加了毒蛇草和毒虺,明代又增加了鸩和鸡母,这些都是剧毒药物,中人即死。从其善于制作毒箭的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充分说明古代壮族是一个善于使用毒药的民族。壮族的毒箭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引起了医家的高度重视。晋·葛洪《肘后方》和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均专门列出解岭南俚人毒箭的方药,历代本草书更是收载了许多壮族民间解毒的方法。到过广西的-些官吏在其游记中也记述了壮族的毒箭。甚至有学者指出,产生于战国至汉代的壮族优秀文化遗产--花山崖壁画也有腰间佩箭的人物画像。至今,壮族民间还流传着黑旗军带领群众使用泡过毒药的"飞箭"抗击法军的故事.清代编撰的广西地方志书中仍提到壮族的毒箭。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壮族使用毒药具有悠久的历史.
壮族先民不仅善于使用毒药,而且善于制造毒药。《诸病源候论》记载有岭南俚人制造的五种毒药:(1)不强药。不详何物。(2)蓝药。是用蓝蛇头合成的毒药,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曾提到邕州进贡蓝药,说明蓝药确实产自壮族地区。(3)焦铜药。是用焦铜制成的毒药。(4)金药。是用生金制成的毒药,生金产自壮族地区。"生金有大毒,药人至死.生岭南夷獠洞穴山中"(5)菌药。是用毒菌制成的毒药,其制作过程为"取毒蛇杀之,以草复蛇,汲水洒草,数日菌生,采取为末,入酒毒人"或"南夷以胡蔓草毒人至死,悬尸于树,汁滴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人至烈"由于当时岭南俚人制造的五种毒药传入中原.并对人们产生了危害,因此《肘后方》和《太平圣惠方》专门列出了解岭南俚人药毒的诸方。
《岭外代答》详细记载有壮族民间烧炼水银的方法:"邕人炼丹砂为水银,以铁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细眼铁板,下釜盛水埋诸地,合二釜之口子地面封固之,灼以炽火,丹砂得水化为霏雾,得水配合,转而下坠,遂咸水银":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密封蒸馏法,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是较早的记载.
我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毒物用于医疗的明确记载:"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碱艾治其外也"。《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了许多毒药,到了唐代,用于医疗的毒物已达一百二十余种,这些毒药在壮族地区大多有分布,如水银、雄黄、钩吻,乌头,巴豆,杏仁、斑猫等.壮族旱就知道使用本地生长的某些毒药来治疗疾病。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了壮族先民在当时用菌药烧灰傅疮疥,用鸩喙解蛇毒,用蜈蚣治风毒和热毒等经验。宋代,壮族民间使用有毒的蔓陀罗花治疗小儿积疾这一经验被周去非收入了《岭外代答》中。广西的桂林铅粉,临贺(今贺县)锡矿、水银、丹砂、钟乳石、土硫磺在唐宋时期属国内的优质矿物药。此外,本地人用黄药子治瘿疾,用丁公藤治风疾、用罗裙带始跌打损伤和骨折等经验以及毒药蓖麻、巴豆、羊踯躅、半夏、山豆根 ......
壮族地区毒药与解毒药初探
广西中医学院85级医史专业 黄冬玲 学位论文
前 言
壮药属于传统药物的范畴,是壮族人民经世代相传,并形成传统经验所使用的取自自然界的药物.它共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是壮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积累起来的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医药学宝库的组成都分.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据一九八二年统计,全国共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其中分布在广西的有一千二百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其它地区亦有分布.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卫生知识和医疗经验,对民族的繁衍和促进生产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并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气发掘、整理和研究壮族医药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创造我国新医学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种种厍因,我国对壮族医药的研究开展较晚,在牡药发展史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壮族人民善用毒药和解毒药,在这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并且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方面的宝贵经验自晋代以来,已有部分被添补进本草著作中,对我国药物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但仍有很多经验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本文就此拟作初步的探讨.
一、善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之一
(一)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据有关史载,今之壮族由秦初曾广泛活动于粤西的一部分西瓯骆越人并融合其它民族发展而成.从汉至唐宋时期,在西瓯、骆越原来分布之地相继出现有乌浒、俚、獠等民族,对于上述这些民族,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认为是包括壮族在内的壮侗语族一些民族的先称.此外,岭南"山人","土人"、"夷人"、"蛮"是对包括壮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的贬称。在古代,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全境及广东西部和云南东部,居住地域相对稳定。过去,壮族没有自己的规范化文字,对壮药没有专门的记载,只是散见于医学、历史、地方志文献中,但从《诸病源候论》、《南方草木状》到《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以及《岭表录异》、《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赤雅》、《广西通志》、广西地方府志、县志均有关于壮药的记载,特别是对古代广西金境及岭南俚人、獠、土人、山人、蛮、夷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经验的记载,有力地说明了善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之一。这些记载虽然不是直接出自壮医之手,但象周去非、范成大和纂修广西地方志的作者,都是在广西为官多年,对当地风土民情有所了解的人物,而《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本草书在编写过程中曾下令各地送来道地药材参考,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曾到岭南走访民间,亲自实践,因此,这些记载对我们研究壮药具有参考价值。而且书中记载的产自壮族地区的毒药和解毒药,又是当时壮族常用的药物,有些药物一直沿用至今,显示了壮药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
1、毒药:
壮族先民很早以前就懂得利用本地出产的毒药制作毒箭,用于狩猎和战争。其所使用的毒药有:(1)焦铜。晋·张华《博物志》曰:"交州夷名日俚子,俚子弓长数尺,箭长尺余,以焦铜为镝,涂毒药于镝锋,中人即死"。交州俚子是壮族的先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也说:"毒箭有三种,岭南夷俚用焦铜作箭镞"。(2)毒蛇草。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日:"药箭,化外诸蛮所用,弩虽小弱,而以毒药濡箭锋,中者立死,药以毒蛇草为之"。化外诸蛮,是旧时统治者贬称政令教化所不及的地方的少数民族,在这里主要是指壮族。 (3)毒虺。虺,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曰:"溪峒弩箭皆有药,唯南丹为最酷,南丹地产毒虺,其种不一,人乃合集酝酿以成药,以之傅矢,藏之竹筒。矢镞皆重缩,是矢也。度必中而后发,苟中血缕必死"。《桂海虞衡志》曰:"庆远、南丹溪峒之民呼为撞","撞"就是今天所说的'壮":即壮族。"苟中血缕必死",说明壮族已认识到毒箭致死的原因是毒药必须进入血液,因为箭毒口服是不发生中毒的,就象人们吃被毒箭射死的动物而不中毒一样。(4)鸩。鸩是一种毒鸟.明·邝露《赤雅》曰:"射鸩捕蛇以合百草,练时日,作毒矢,仰射飞走,透肌及骨。百不失一"。《赤雅》是一本记载粤西风物志的书,作者曾在广西生活过。(5)鸡母。明·方喻《南宁府志·物产)曰:"鸡母,涂箭射禽兽立死"。南宁地区历来是壮族聚居区.壮族在制作毒箭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寻找新的毒药,如晋代用来制作毒箭的毒药以焦铜为主,宋代增加了毒蛇草和毒虺,明代又增加了鸩和鸡母,这些都是剧毒药物,中人即死。从其善于制作毒箭的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充分说明古代壮族是一个善于使用毒药的民族。壮族的毒箭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引起了医家的高度重视。晋·葛洪《肘后方》和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均专门列出解岭南俚人毒箭的方药,历代本草书更是收载了许多壮族民间解毒的方法。到过广西的-些官吏在其游记中也记述了壮族的毒箭。甚至有学者指出,产生于战国至汉代的壮族优秀文化遗产--花山崖壁画也有腰间佩箭的人物画像。至今,壮族民间还流传着黑旗军带领群众使用泡过毒药的"飞箭"抗击法军的故事.清代编撰的广西地方志书中仍提到壮族的毒箭。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壮族使用毒药具有悠久的历史.
壮族先民不仅善于使用毒药,而且善于制造毒药。《诸病源候论》记载有岭南俚人制造的五种毒药:(1)不强药。不详何物。(2)蓝药。是用蓝蛇头合成的毒药,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曾提到邕州进贡蓝药,说明蓝药确实产自壮族地区。(3)焦铜药。是用焦铜制成的毒药。(4)金药。是用生金制成的毒药,生金产自壮族地区。"生金有大毒,药人至死.生岭南夷獠洞穴山中"(5)菌药。是用毒菌制成的毒药,其制作过程为"取毒蛇杀之,以草复蛇,汲水洒草,数日菌生,采取为末,入酒毒人"或"南夷以胡蔓草毒人至死,悬尸于树,汁滴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人至烈"由于当时岭南俚人制造的五种毒药传入中原.并对人们产生了危害,因此《肘后方》和《太平圣惠方》专门列出了解岭南俚人药毒的诸方。
《岭外代答》详细记载有壮族民间烧炼水银的方法:"邕人炼丹砂为水银,以铁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细眼铁板,下釜盛水埋诸地,合二釜之口子地面封固之,灼以炽火,丹砂得水化为霏雾,得水配合,转而下坠,遂咸水银":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密封蒸馏法,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是较早的记载.
我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毒物用于医疗的明确记载:"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碱艾治其外也"。《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了许多毒药,到了唐代,用于医疗的毒物已达一百二十余种,这些毒药在壮族地区大多有分布,如水银、雄黄、钩吻,乌头,巴豆,杏仁、斑猫等.壮族旱就知道使用本地生长的某些毒药来治疗疾病。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了壮族先民在当时用菌药烧灰傅疮疥,用鸩喙解蛇毒,用蜈蚣治风毒和热毒等经验。宋代,壮族民间使用有毒的蔓陀罗花治疗小儿积疾这一经验被周去非收入了《岭外代答》中。广西的桂林铅粉,临贺(今贺县)锡矿、水银、丹砂、钟乳石、土硫磺在唐宋时期属国内的优质矿物药。此外,本地人用黄药子治瘿疾,用丁公藤治风疾、用罗裙带始跌打损伤和骨折等经验以及毒药蓖麻、巴豆、羊踯躅、半夏、山豆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8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