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 中医方剂学 > 正文
编号:10961467
第1至5章.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03kb)。

    绪 论

    方剂学简介

    概念

    方剂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方剂学学习方法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具有特定剂型的中药处方

    患者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辨证:湿滞脾胃证

    立法: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各9g 甘草4g (水煎服 每日1剂)

    方剂是辨证论治的产物,是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医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载体。

    方剂学--研究方剂配伍理论及临床应用的学科

    * 联系基础与临床

    论治,承上启下

    * 沟通医学与药学

    新药来源与研究热点

    方剂学课程特点

    综合性强

    与临床联系更为密切

    学习目的

    融会基础理论

    掌握方剂知识

    培养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

    三重三多

    * 重基础、重思考、重自学

    * 测验多、讨论多、提问多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源远流长"

    * 起源:单药单方 复方

    数量:少 多

    * 发展 组方:粗糙 严谨

    应用:经验 理论

    * 方剂学研究范围

    方剂的配伍理论与临床应用

    方剂的作用机理与物质基础

    * 方剂学研究方法

    传统方法

    实验方法

    本章要点

    * 理解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 掌握方剂学发展史上七部重要著作及其意义

    * 了解方剂的研究方法

    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证相关,丝丝入扣--制方、理解、应用、化裁

    药证相应,效随证现--药同效异

    方剂与治法

    先有方,后有法--治法是后于方药形成的理论

    方从法出,以法统方--治法是组方的依据

    从方见法,以方验法--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八法"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一法之中,八法备焉

    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自学"八法":

    作用、目的、适应证、分类

    思考:

    "八法"与方剂的关系如何?

    "八法"是否能够概括各种治法?

    方剂与中药

    方以药成

    方药互动

    方药离合 --方中之药与药中之药

    本章要点

    * 掌握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理解"八法"的主要内容,掌握"八法"与方剂的关系。

    方剂的分类

    自学本章,思考下列问题:

    1.常用的方剂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2."七方"说与"十剂"说的来源、涵义及其意义如何?

    3.本教材方剂是如何分类的?

    1.按主治分类

    * 病证:《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兰台轨范》等。

    * 病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张氏医通》等。

    * 脏腑:《备急千金要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

    便于按病证索方,但内容重复较多。

    2.按组成分类:

    * "七方"说:始于《内经》,即大、小、缓、急、奇、偶、复(重)。

    最早的方剂分类法,蕴含据病情轻重缓急选方制方的思想,但临床价值不大。

    * 主方:《祖剂》、《张氏医通》等。

    创立类方研究方法,便于寻宗究祖,溯流追源,但有时始末欠清。

    3.按治法(功用)分类:

    * "十剂"说:

    宣--瓜蒂散(涌吐、宣郁之剂,升而上也)

    通--八正散、芍药汤等(通淋、行滞之剂,流通之意)

    补--四君子汤、四物汤等(补益之剂)

    泄--大承气汤(泻下之剂)

    轻--桑菊饮(解表之剂,轻可去实,轻而扬之)

    重--珍珠母丸、磁朱丸(重镇安神之剂)

    滑--麻子仁丸(润肠通便之剂)

    涩--牡蛎散(固涩之剂)

    燥--平胃散、黄连解毒汤(燥湿、苦燥之剂)

    湿--增液汤(润燥生津之剂)

    为后人以治法分类方剂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内涵不够清晰,而且许多重要方剂未能概括其中。

    4.综合分类:

    * 治法(功用)与主治相结合

    《医方集解》、《成方切用》、《成方便读》、部分《方剂学》教材等。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一节 药物配伍

    一、配伍的概念

    二、配伍的目的

    减毒增效

    常见的药物配伍形式

    同类相须??药物的配伍应用与加大单味药用药 剂量的效果是否相同?

    异类相使

    ?a?a根据配伍药物之特征可分为

    1.功效异中有同,通过协同互补而增效

    2.利用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的相生关系

    3.以导邪外出为目的

    (配伍泻下、透散、通腑等药)

    相反相成

    相反?a?a药性、趋向性、功效

    相成?a?a增强疗效??相反之药增效机理为何?

    合法兼治(针对数证兼夹者)

    温清并施 寒热错杂

    补泻兼施 虚实夹杂

    表里同治 表里同病

    脏腑合治 脏腑同病

    气血同调 气血同病

    制毒纠偏??制毒纠偏还可采用何法?

    引经报使??治疗疾病是否均须使用引经报使之药?

    为什么?

    * 药物配伍后的相互作用

    相互协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40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