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翁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01KB)。
丹 溪 翁 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大纲提出的[词语]、[实词活用]、[特殊句型与固定结构],熟悉[三种字],了解丹溪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学术特色。
第一段
讳:顾炎武《日知录》:"生曰名,死曰讳。"
[讳]震亨,字彦修:
《易·震》:"震,亨。"
《象辞》:"洊(音荐,重复)雷震,君子以恐惧脩省。"
孔颖达《疏》:"君子恒战战兢兢,不敢懈惰。今见天之怒,畏雷之威,弥自修身,省察己过。故曰君子以恐惧修省也。"
彦,美士。德才兼备的读书人。
日[记千言]:每天[记诵千字的文章]。日,名词活用作状语。
稍长:逐渐长大。
治经:研究学习儒家的经书。治,研究学习。
四传之学:朱熹→黄榦→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
[拜]焉:代词。他。
益[闻]:逐渐[通晓]。
道德性命之说:
理 气 阴阳五行 天地万
(理一分殊
理在气中)
天理之性
物 人 "性""命"说
气质之性
道德性命之说:
《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气中。"
理(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源)--(动静无端,循环运动)--分裂(理一分殊)--物质的"气"(阴气和阳气)、和五行--以至千差万别的自然万物。
人是"理与气合"的产物--在人性论上--人所禀之天理产生"天命之性"(义理之性、道心,是极好至善的)--人人可以向善;--人所禀之气产生"气质之性"(人心、人欲,是一切罪恶之源)--"性"说
人所禀之"气(理在气中)"有厚薄不同,犹如容器大小不同--因而所承受的"理"也不同--禀得(气之)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智、便富、便寿。--禀得(气之)衰颓薄浊者便贱、便愚不肖、便贫、便夭。--都是天所命--"命"说
--气则金木水火土,理则仁义礼智信--
以天理来克服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
"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说
宏深粹密:5
厷、肱:手臂上肌肉隆起处。
宏:广博。
《说文》:"宏,屋深响也。"房屋深大而有回响。:
弘:弓背上隆起的强有力处--高大。
泓:水深的样子。
雄:雄性。较雌性体大。
洪:大水。
江:大河流。
鸿:大鸟(天鹅)。
起[之]:治愈[我]。
起:治愈。(《大纲》:起,使......痊愈。使动用法。)
《吕氏春秋·察贤》: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
王安石《赠陈君景初》:珍丸起病瘠,鱠虫随泄呕。
--痊愈。
《扁鹊传》:越人能使之起耳。
《后汉书·韦彪传》: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疾骨立之形,医疗数年乃起。
《华佗传》: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又:"一月可小起。"
《南齐书·萧景先传》:此度疾病异于前后,自省必无起理。
其......乎:或许......吧 ?其,表推测:大概、恐怕、或许。
藝:
--蓺--藝
《说文》:
,
引伸:具体的学问、技术。
游艺:
《论语·雍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善行。行为美好。
仁:爱心。心灵美好。
艺:六艺─礼、乐、书、数、射、御。
[病]脾:"髀"。大腿。
P37,2行:据丹溪《格致馀论》序:"震亨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脾疼即髀疼。
从月(肉)、从骨的字在表人体部位名称时可以通作。如:
髂--《龙龛手镜》作" "。
體--《睡虎地秦简》、《郭店楚简》作" "。
髈--膀。《说文》髈为膀的重文。
髕--膑。见《集韵》。
髃--《集韵》作" "。
骰--股。骰见《一切经音义》。
髋--《玉篇》作" "。
髓--《集韵》作"膸"。
脾,作"髀"见《仪礼》、《庄子》、《广韵》、《类篇》、《集韵》、《龙龛手镜》及《睡虎地秦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张家山汉简·脉书》中,凡"髀"皆书作"脾"。
《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中华,1994)EPF22.80-81:
"建武三年三月丁亥朔己丑,城北隧长党敢言之。乃二月壬午,病加,两脾雍(臃)种(肿),匈(胸)肋(胁)丈(胀)满,不耐(能)饮食,未能视事,敢言之。"
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
士:读书人。标准?
《白虎通·爵》:"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辩(辨)然否为士。"
《论语·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儒家传统的出处观。
理想:修、齐、治、平。
现实:往往受时代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穷与达。
范仲淹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局部实现人生理想。
犹仕也:?
仕的目的:?
艺的作用:?
棄:
一[于医致力焉]:完全[在医学上用功]
章旨:简要介绍了丹溪的生平、学术背景与学医原因。
第二段
[翁穷昼夜]是习:宾语前置,即"习是",学习这部书。
"操古方"句:
《金史·张元素传》:"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
刘河间:"古今运气不齐。"
"苟将"句:起、立、称义同。树立。
称,举也。《诗·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度量:量长度与体积的标准。
规矩:画圆与方的标准器。
权衡:权,称的法码。衡,称杆。称重量的标准器。
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
字面义:?
这里指:?
字面义:
确立度量衡等的标准。
这里指:
建立诊察(辨证)的标准。
克:能。
治[装]:整理[行装]。
叩:请教。
无所遇:没有遇到心目中的老师。
寺人:即后世的"太监"。颜师古《匡谬正俗》"寺人"条:"谓阉人也。"
旁[通]:广泛[通晓]。旁,不止一个方面。广泛。
褊biǎn:《说文》:"衣小也。从衣,扁声。"本义为衣服狭小--心胸狭窄。
贾谊《新书·道术》:"包众容易谓之裕,反裕为褊。"
笃:真诚。专一。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程度深;特指病重。
《论衡·率性》:"古贵良医者,能知笃剧之病所以生起,而以针药治而已之。" ]
北面:面向北。面,作动词。面向。[拜人为师,行弟子之礼]
《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尊贵之等,王南向,三公北面东上。
南向位最尊--北面称臣
晚辈之位曰"北面",即面向北。
北方--背对的方向
朔方即逆方--与正面(南面)相反的方向。
--拜人为师,行弟子之礼。
《汉书·于定国传》: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再拜:拜了又拜。表恭敬。(行礼时跪直,低头与腰平,两手至地。)
再拜稽首:拜了又拜,叩头至地。示高度尊敬。
懽:欢(歡)的异体字。
敷扬:讲解阐发。
一断于经:一,完全。于,以;根据。
而[旧学]:你。
焕焉:?
豁然开朗的样子。
章旨:讲述丹溪学医求师的经历。
第三段
[诸医]泥陈裴之学者:定语后置句。
即"泥陈裴之学[之]诸医"。
拘泥陈师文裴宗元学说[的]众医生。
[笑]且[排]:既[讥笑]又[排斥]
吾疾其遂瘳矣乎:
我的病或许就要痊愈了吧!
末疾:四肢之病。
《大戴礼记》:"人为天所生,物为地所生。天生者上首,地生者下首。"
余十[年]:十余[年]。
"馀"表示整数馀下的零头尾数,用于数词或数量词之前。
斯2659V《大唐西域记》卷一:"城中有一窣堵波,高馀三丈。"
又:"又佛扫帚,迦奢草作也,长馀二尺,围可七寸,其把以杂宝饰之。"
又:"王城西北大河南崖旧王伽蓝,内释迦菩萨弱龄齓齿,长馀一寸。"
《事类赋注》引《北齐书》曰:"在市铜价,八十一文得铜一斤,私铸薄钱,斤馀二百。"
《伤寒论序》:"向馀二百"。
《晋书·皇甫谧传》:"汝今年馀二十,目不存教......"
与此相反,不足曰"减"。
斯2659V《大唐西域记》卷一:"有僧伽蓝,中有佛齿及劫初时独觉齿,长馀五寸,广减四寸。"
《世说新语·假谲》:"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
《水经注》:"广长六尺,高减二尺。"
《法显传》:"今高减十丈。"又:"凡所游历,减三十国。"
良:确实(副词)。
心[服]口[誉]: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心里[佩服],在口头上[赞誉]。
[声]闻:音问。名词。3
顿:立即。
益:更,又,进一步。
脏腑气化:此指脏腑因六气的变化而致病的情况。
相火:内伤产生的虚火。
推陈致新:除掉旧的病理产物,使正气流通运行。
固:确实,实在。
消息:5。斟酌。
消,减;息,增。此指权衡斟酌,灵活变通。
降:这里指虚衰。
升:这里指亢盛。
太极之理: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朱氏《相火论》悟出--"凡动皆属火"。
"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
"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阳有余阴不足"论。
《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了又阳,阳了又阴,连续下去成个变化,道就在变化过里面呈现。--动而不已。
《礼记·乐记》:"人生(初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产生欲望),性之欲也。物至(外物不断地触动人心)知(智)知(人的智慧也就不断增多),然后好恶形(产生)焉。好恶无节于内,而知(对外物的感觉)诱于外,不能反躬(恢复刚出生时无欲的本性),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于物矣(人被外物所控制),人化于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也。"
朱氏《阳有余阴不足论》:"夫以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谁是铁汉,而不为所动也?"
欲动--相火妄动--煎熬真阴
--阴难成而易损。
要求养生者"不见所欲,使心不乱。""善摄生者,宜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主无欲,主静。
《通书·圣学》:"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主无欲,主静。
张载《正蒙·乾称篇》:"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
又:"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其散无数,故神之应也无数。"
贯穿《内经》之言:
朱氏《阳有余阴不足论》:
第一、人之生也,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之父母。--阴不足
第二、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
第三、男子六十四而精绝,女子四十九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
第四、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第五、阳道(外感)实(多实证),阴道(内伤)虚(多虚证)。--阴恒不足--养阴
寻:探究。
指归:11。主旨。是什么?
[《内经》之言]火: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五性感动之说:
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二(阴阳)五(五行)之精,妙合而凝,化生万物......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外物不断感动人心,人心不断生出欲望) ,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素问·太阴阳明论》:"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
阳道实:虚邪贼风伤人自外,为阳,多实
证。"邪气盛则实"
阴道虚:食饮不节、起居不时伤人自内,属阴,多虚。"精气夺则虚"
朱氏《阳有余阴不足论》:"按《礼记》注曰:'人惟五十,然后养阴。'"
朱氏:
阳"恒于动",易亢(阳常有余)
主静主无欲
主滋阴降火。
欲易于动--相火妄动--煎熬真阴(阴常不足)
章旨:介绍丹溪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特色。
第四段
辐凑:汇聚。
象辐条集中在车毂上一样。比喻人或物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
辐:
凑:《说文》:"水上人所会也。"水面上人门会合的地方。引申为凡积聚之称。
《淮南子·主术训》:"群臣辐凑。"高注:"群臣归君,若辐之凑毂,故曰辐凑。"
"凑"因受"辐"影响,类化为"车"旁"辏"。"蠔江"--"濠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四方辐辏。"颜师古注:"辏,聚也,言如车辐之聚于毂也。"
班班:《后汉书·赵壹传》:"不敢班班显言。"李贤注:"班班,明貌。"
纪:有条理地记录。
第五段
(浦江郑义士案)
滞下:痢疾的古病名。
严用和《济生方》:"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滞下是也。"
溲注:小便失禁。
不倫:?
侖:理。从"亼"(集)从"册"会意。积聚简册,依其次第、文理编辑起来,叫"侖"。
《论语》
从"侖"之字,往往有"条理"义。
伦:辈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有条理的关系。
论:议也。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
沦:小波为沦。
纶:用青丝编织而成(有条理)的佩印的带子。
轮:有辐曰轮。辐条两两相当,排列有条理,故曰轮。
不倫:这里指脉律不整齐。倫:有条理。
酒[且]内:饮酒[并且]行房事。酒、内,名词活用作动词。饮酒、行房事。
治[人参膏]:备办[人参膏]。
《丹溪医集·局方发挥》P55
浦江郑兄年近六十,奉养受用之人也。仲夏久患滞下,而又犯房劳。忽一晚正走厕间,两手舒散,两眼开而无光,尿自出,汗如雨,喉如拽锯,呼吸甚微,其脉大而无伦次,无部位,可畏之甚。余适在彼,急令煎人参膏,且与灸气海穴,艾柱如小指大,至十八壮,右手能动;又三壮,唇微动,参膏亦成。遂与一盏。至半夜后尽三盏,眼能动;尽二斤,方能言而索粥;尽五斤而痢止,十斤而安。
病机分析:
首先、年近六十。《内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礼记》:人年五十当养阴。
其次、久病滞下,损伤阴血。
第三、犯房劳,相火妄动,损伤阴精。
第四、饮酒。相火妄动。
阴在内,阳之守也--阴血损伤于内,相火妄动--阳气暴脱于外--脱证
急则治标--用内服人参、外灸气海益气固脱。
注意:昏迷--辨闭脱!
第六段
(天台周进士案)
仍:接着,继续。
内观:9
殆:恐怕;大概。
第七段
(一男子病小便不通案)
辟如:譬如。辟,"譬"的古字。
吐[之]:使[他]吐。
第八段
皱[其皮]:使[其皮]皱缩。皱,使动用法。
第九段
(贫妇病癞案)
庶几jī:差不多,接近。
章旨:通过五则医案,体现丹溪学术特色。
第十一段
胶:固守。
靡所:犹"无所"。没有什么。
靳靳:1。
操纵:指灵活取舍。
一时:当时。
声[随]影[附]:象回声般地[紧随],象影子般地[趋附]。声、影,名词活用作状语。
第十二段
格致:"格物致知"的缩略。出《礼记·大学》。格,探究。致,获取。探究事物而获取真知。
朱熹《补大学格物致知传》:"'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知,在即物而求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必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物之至也。"
又:《述程子论格物》:"致,尽也;格,至也。凡有一物,必有一理,穷而致之,所谓格物者也。然而格物亦非一端,如:或读书讲明道义,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穷其理也。"
胡适:格,至也。朱谓是"即",到也,贴近也。"即物而穷其理",即"格物以致知",也就是自己去到事物上寻出物的道理来。
《格致余论》者,格人(生理病理)而穷其理,为格物所得之余论也。盖周、张、程、朱之论为大论,己论乃余论也。
简:坚守美德,毫不松懈。
慤: 待人真诚,表里如一。
贞:品行清白,坚守节操。
良:温和开朗,平易近人。
介特:坚守信念,不同流合污。
介:坚守信念。
介:
象人身上穿的皮制铠甲("铠")
《诗·清人》:"四介旁旁",毛传:"介,甲也。"
《曲礼》有"介胄",注云:"介,甲也。"
--坚固貌
《楚辞·九章·悲回风》:"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既志介而不忘(妄)"言彭咸有坚固自好之志,而不妄为也。
《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杨勍注曰:"介,坚固貌。"
特:独立。不同流合污。
《说文》:"特,牛父也。"《方言》:"不耦"。
特指男性的配偶。
《诗经·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柏木船儿飘荡,在彼河侧。在那河的边上。
髧彼两髦,那人流海留两旁,实维我特。实在是我的好情郎。
不偶(单方面)--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执心:守护心性。执,持守。
执:
立身以诚: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本[乎天质]:[由天生本质里]产生。本,名词活用作动词。
时祀:四时祭祀。
订其礼文:
《北史·崔浩传》:"浩作《家祭法》,次序五宗,烝尝之礼、丰俭程节,礼仪可观。"
敬泣之:恭敬地祭拜他们。
《急就篇》:"哭泣祭醊坟墓冢。"
时[其节宣]:按时调节[她的生活起居]。时,活用作动词。
节宣:《左传·昭元年》:
"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凝聚不畅),以露(败)其体。"杜预注:"宣,散也。"
指或静(节)、或动(宣)以调整人体气机的运行,使气既不散漫,又不壅闭。--动词。调节生活起居。
宋·王安石《上郎侍朗启》:"伏惟顺序节宣,慰以所望。"
明·徐渭《奉答少保公书》:"隆冬远望,全赖节宣,决策酬纷,翻宜暇豫。"
引申作名词,指生活起居等养生之法--日常生活起居。
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寒暑乖违,节宣失序;风水交侵,菁华已竭。"
歉[于己]:[对自己]不足。
[不]友:[不]交往。友,名词活用作动词。
《孟子·公孙丑上》:"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衣朝衣朝冠坐于涂碳。推恶(厌恶)恶(恶人)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头也不回地不满离开)然去之,若将浼焉。"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纪:又称五常,五伦(等级次序)。
《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去就:规矩、准则。
《北梦琐言》卷四:"杜洪念公郊迓(古代出郊迎宾,以示隆重、尊敬),以主座逊之,遽尸其位,其不识去就,皆此类也。"
《青琐高议》前十《王幼玉记》:"妇人出,敏拜。少叙间,颇有去就。"
行有枝叶:?
辞有枝叶:?
枝叶:比喻美好。
《礼记·表记》:"子曰:君子不以辞尽人。故曰,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是故君子于有丧者之侧,不能赙(音富,送财物助葬)焉,则不问其所费;于有病者之侧,不能馈焉,则不问其所欲;有客不能馆,则不问其所舍。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去]本[而末是务]:本?
末是务:宾语前置。务末。追求末。末?
辄zhé:总是,就。
浼:音?
具:记录。
庶:希望。
章旨:介绍丹溪道德品行。
第十四段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自商山四皓)、郑子珍、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
蓍龟:上古占卜的两种方式。
蓍:上古曰"筮"。蓍,别名锯齿草,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古人视为神草。《白虎通》卷三:"蓍之言耆,久长意也。"
张华《博物志》:"蓍一千岁而三百茎,其本以老,故知吉凶。"
龟:曰"卜"。龟,久也。
上古植物崇拜--久则有灵。
《史记·龟策列传》称"龟"为"神龟","龟千岁乃满二尺,王者发军行将,必钻龟于庙堂之上,以决吉凶。"
蓍:筮法。数。
50-1=49
《周易·系辞》:"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生数。
"如此则阳无匹,阴无偶。"--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土生万物。于生数各加"五"。
"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于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成数。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5x10=50),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
去其一:易有太极。
49÷2=(每组≥6)A、B
除2:以生两仪。
A(B)-1÷4=......1/2/3(取出)=A1
减1:成三才。
除四:四时。
B÷4=......1/2/3(取出)=B1
A1+B1=40/44÷2=(每组≥6)C、D
C÷4=......1/2/3(取出)=C1
D÷4=......1/2/3(取出)=D1
C1+D1=32/36/40......
最后剩余:/24/28/32/36÷4
商为9/8/7/6
9、7为阳,8、6为阴
甲骨文分别写作:
阳画"─",阴画"--"
男子八八、女子七七。
反复六次成一卦
据卦象以定吉凶。
《周易》是其遗存。
龟:卜。象。
程序:
治、凿、贞、灼、卜、兆(象)
占、验。
1、 叙辞:记占卜的时间、地点,占卜者。
2、 命辞:陈述贞卜之事。
3、 卜辞:据卜兆定吉凶。
4、 验辞:记录应验情况。
癸巳卜, 贞。(叙)
旬无祸?(卜)
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贞)
乞(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
沚蔑告曰:土方征
于我东[鄙],烖(灾)
二邑; 方亦侵我
西鄙田。(验)
例:《殷墟书契菁华》二:
(--叙辞):
旬亡祸?(--命辞)
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卜辞)
乞(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
沚蔑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载(灾)二
邑; 方亦侵我西鄙田。(--验辞)
殷墟卜辞是其遗存。
"与人子言"句:
《仪礼·士相见礼》:"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悌)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
激:《说文》:"激,水碍(邪)[也];疾波也。"[钮树玉注:《系传》、《韵会》作"水碍也,疾波也。"]--1、阻遏水势;-- 2、水流急速。
1、阻遏水势。
《孟子·告子上》:"今夫水,搏而跃之(以手搏而使跃起),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汉书·沟洫志》贾让奏:"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抵东郡平刚。"颜注:"激者,聚石于堤旁冲要之处,所以激去其水也。"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跃也,或激之。"(水腾起来,是因为有东西阻遏了它)。
2、使水溅起。
引伸为向上。(下文"激厉")。
厉俗:劝阻不良风的社会风气使转变向善。
俗,从人从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谷,古欲字。"人所欲曰俗。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俗:良好?不好?
厉:劝而使向善。
《说文·厂部》:"厉,旱石也。"引伸为磨,再引伸为讽厉,劝而使向善。
《文选·曹植〈七启〉》:"欲以厉我。"李善引杜预《左氏传》注曰:"厉,劝励也。"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八》:"欲以内厉天子而外塞百姓之议。"胡三省注:"厉,讽厉。"
又《齐纪五》:"迭相敦厉。"胡三省注:"厉,严以勉之也。"(以上《汇纂》P295)
皇甫谧《高士传序》:"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
明·宋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孝足以奉亲,行足以厉俗。"
清·孙鼎臣《与郭筍仙书》:"以之磨钝厉俗,垂天下之大经,立万世之大防。"
源委:《礼记》郑玄注:"源,泉之所出也。委,流之所聚也"。
葆:
《说文·艸部》:"葆,草盛也。"
通保。
保:
《说文·人部》:"保,养也。"
毓:养。
《说文》:"育,养自使作善也。......毓,育或从每。"
一......一......:或......或......。
《六韬》:"一喜一怒,一予一夺,一文一武,一徐一疾者,所以调和三军,制一臣下也。"
《论衡·无形》:"龙之为虫,一存一亡,一短一长。"
《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奋迅:振作向上。
感慨:感动发愤。
激厉:厉,"励"的古字。激厉,振作向上。
直谅多闻之益友:《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章旨:将丹溪与汉严君平相提并论,进一步称赞丹溪品行。
小 结
1、简要介绍了丹溪的生平、学术背景与学医原因。
2、讲述丹溪学医求师的经历。
3、介绍丹溪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特色。
4、通过五则医案,体现丹溪学术特色。
5、介绍并称赞丹溪道德品行。
丹 溪 翁 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大纲提出的[词语]、[实词活用]、[特殊句型与固定结构],熟悉[三种字],了解丹溪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学术特色。
第一段
讳:顾炎武《日知录》:"生曰名,死曰讳。"
[讳]震亨,字彦修:
《易·震》:"震,亨。"
《象辞》:"洊(音荐,重复)雷震,君子以恐惧脩省。"
孔颖达《疏》:"君子恒战战兢兢,不敢懈惰。今见天之怒,畏雷之威,弥自修身,省察己过。故曰君子以恐惧修省也。"
彦,美士。德才兼备的读书人。
日[记千言]:每天[记诵千字的文章]。日,名词活用作状语。
稍长:逐渐长大。
治经:研究学习儒家的经书。治,研究学习。
四传之学:朱熹→黄榦→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
[拜]焉:代词。他。
益[闻]:逐渐[通晓]。
道德性命之说:
理 气 阴阳五行 天地万
(理一分殊
理在气中)
天理之性
物 人 "性""命"说
气质之性
道德性命之说:
《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气中。"
理(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源)--(动静无端,循环运动)--分裂(理一分殊)--物质的"气"(阴气和阳气)、和五行--以至千差万别的自然万物。
人是"理与气合"的产物--在人性论上--人所禀之天理产生"天命之性"(义理之性、道心,是极好至善的)--人人可以向善;--人所禀之气产生"气质之性"(人心、人欲,是一切罪恶之源)--"性"说
人所禀之"气(理在气中)"有厚薄不同,犹如容器大小不同--因而所承受的"理"也不同--禀得(气之)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智、便富、便寿。--禀得(气之)衰颓薄浊者便贱、便愚不肖、便贫、便夭。--都是天所命--"命"说
--气则金木水火土,理则仁义礼智信--
以天理来克服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
"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说
宏深粹密:5
厷、肱:手臂上肌肉隆起处。
宏:广博。
《说文》:"宏,屋深响也。"房屋深大而有回响。:
弘:弓背上隆起的强有力处--高大。
泓:水深的样子。
雄:雄性。较雌性体大。
洪:大水。
江:大河流。
鸿:大鸟(天鹅)。
起[之]:治愈[我]。
起:治愈。(《大纲》:起,使......痊愈。使动用法。)
《吕氏春秋·察贤》: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
王安石《赠陈君景初》:珍丸起病瘠,鱠虫随泄呕。
--痊愈。
《扁鹊传》:越人能使之起耳。
《后汉书·韦彪传》: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疾骨立之形,医疗数年乃起。
《华佗传》: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又:"一月可小起。"
《南齐书·萧景先传》:此度疾病异于前后,自省必无起理。
其......乎:或许......吧 ?其,表推测:大概、恐怕、或许。
藝:
--蓺--藝
《说文》:
,
引伸:具体的学问、技术。
游艺:
《论语·雍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善行。行为美好。
仁:爱心。心灵美好。
艺:六艺─礼、乐、书、数、射、御。
[病]脾:"髀"。大腿。
P37,2行:据丹溪《格致馀论》序:"震亨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脾疼即髀疼。
从月(肉)、从骨的字在表人体部位名称时可以通作。如:
髂--《龙龛手镜》作" "。
體--《睡虎地秦简》、《郭店楚简》作" "。
髈--膀。《说文》髈为膀的重文。
髕--膑。见《集韵》。
髃--《集韵》作" "。
骰--股。骰见《一切经音义》。
髋--《玉篇》作" "。
髓--《集韵》作"膸"。
脾,作"髀"见《仪礼》、《庄子》、《广韵》、《类篇》、《集韵》、《龙龛手镜》及《睡虎地秦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张家山汉简·脉书》中,凡"髀"皆书作"脾"。
《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中华,1994)EPF22.80-81:
"建武三年三月丁亥朔己丑,城北隧长党敢言之。乃二月壬午,病加,两脾雍(臃)种(肿),匈(胸)肋(胁)丈(胀)满,不耐(能)饮食,未能视事,敢言之。"
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
士:读书人。标准?
《白虎通·爵》:"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辩(辨)然否为士。"
《论语·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儒家传统的出处观。
理想:修、齐、治、平。
现实:往往受时代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穷与达。
范仲淹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局部实现人生理想。
犹仕也:?
仕的目的:?
艺的作用:?
棄:
一[于医致力焉]:完全[在医学上用功]
章旨:简要介绍了丹溪的生平、学术背景与学医原因。
第二段
[翁穷昼夜]是习:宾语前置,即"习是",学习这部书。
"操古方"句:
《金史·张元素传》:"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
刘河间:"古今运气不齐。"
"苟将"句:起、立、称义同。树立。
称,举也。《诗·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度量:量长度与体积的标准。
规矩:画圆与方的标准器。
权衡:权,称的法码。衡,称杆。称重量的标准器。
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
字面义:?
这里指:?
字面义:
确立度量衡等的标准。
这里指:
建立诊察(辨证)的标准。
克:能。
治[装]:整理[行装]。
叩:请教。
无所遇:没有遇到心目中的老师。
寺人:即后世的"太监"。颜师古《匡谬正俗》"寺人"条:"谓阉人也。"
旁[通]:广泛[通晓]。旁,不止一个方面。广泛。
褊biǎn:《说文》:"衣小也。从衣,扁声。"本义为衣服狭小--心胸狭窄。
贾谊《新书·道术》:"包众容易谓之裕,反裕为褊。"
笃:真诚。专一。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程度深;特指病重。
《论衡·率性》:"古贵良医者,能知笃剧之病所以生起,而以针药治而已之。" ]
北面:面向北。面,作动词。面向。[拜人为师,行弟子之礼]
《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尊贵之等,王南向,三公北面东上。
南向位最尊--北面称臣
晚辈之位曰"北面",即面向北。
北方--背对的方向
朔方即逆方--与正面(南面)相反的方向。
--拜人为师,行弟子之礼。
《汉书·于定国传》: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再拜:拜了又拜。表恭敬。(行礼时跪直,低头与腰平,两手至地。)
再拜稽首:拜了又拜,叩头至地。示高度尊敬。
懽:欢(歡)的异体字。
敷扬:讲解阐发。
一断于经:一,完全。于,以;根据。
而[旧学]:你。
焕焉:?
豁然开朗的样子。
章旨:讲述丹溪学医求师的经历。
第三段
[诸医]泥陈裴之学者:定语后置句。
即"泥陈裴之学[之]诸医"。
拘泥陈师文裴宗元学说[的]众医生。
[笑]且[排]:既[讥笑]又[排斥]
吾疾其遂瘳矣乎:
我的病或许就要痊愈了吧!
末疾:四肢之病。
《大戴礼记》:"人为天所生,物为地所生。天生者上首,地生者下首。"
余十[年]:十余[年]。
"馀"表示整数馀下的零头尾数,用于数词或数量词之前。
斯2659V《大唐西域记》卷一:"城中有一窣堵波,高馀三丈。"
又:"又佛扫帚,迦奢草作也,长馀二尺,围可七寸,其把以杂宝饰之。"
又:"王城西北大河南崖旧王伽蓝,内释迦菩萨弱龄齓齿,长馀一寸。"
《事类赋注》引《北齐书》曰:"在市铜价,八十一文得铜一斤,私铸薄钱,斤馀二百。"
《伤寒论序》:"向馀二百"。
《晋书·皇甫谧传》:"汝今年馀二十,目不存教......"
与此相反,不足曰"减"。
斯2659V《大唐西域记》卷一:"有僧伽蓝,中有佛齿及劫初时独觉齿,长馀五寸,广减四寸。"
《世说新语·假谲》:"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
《水经注》:"广长六尺,高减二尺。"
《法显传》:"今高减十丈。"又:"凡所游历,减三十国。"
良:确实(副词)。
心[服]口[誉]: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心里[佩服],在口头上[赞誉]。
[声]闻:音问。名词。3
顿:立即。
益:更,又,进一步。
脏腑气化:此指脏腑因六气的变化而致病的情况。
相火:内伤产生的虚火。
推陈致新:除掉旧的病理产物,使正气流通运行。
固:确实,实在。
消息:5。斟酌。
消,减;息,增。此指权衡斟酌,灵活变通。
降:这里指虚衰。
升:这里指亢盛。
太极之理: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朱氏《相火论》悟出--"凡动皆属火"。
"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
"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阳有余阴不足"论。
《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了又阳,阳了又阴,连续下去成个变化,道就在变化过里面呈现。--动而不已。
《礼记·乐记》:"人生(初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产生欲望),性之欲也。物至(外物不断地触动人心)知(智)知(人的智慧也就不断增多),然后好恶形(产生)焉。好恶无节于内,而知(对外物的感觉)诱于外,不能反躬(恢复刚出生时无欲的本性),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于物矣(人被外物所控制),人化于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也。"
朱氏《阳有余阴不足论》:"夫以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谁是铁汉,而不为所动也?"
欲动--相火妄动--煎熬真阴
--阴难成而易损。
要求养生者"不见所欲,使心不乱。""善摄生者,宜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主无欲,主静。
《通书·圣学》:"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主无欲,主静。
张载《正蒙·乾称篇》:"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
又:"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其散无数,故神之应也无数。"
贯穿《内经》之言:
朱氏《阳有余阴不足论》:
第一、人之生也,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之父母。--阴不足
第二、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
第三、男子六十四而精绝,女子四十九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
第四、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第五、阳道(外感)实(多实证),阴道(内伤)虚(多虚证)。--阴恒不足--养阴
寻:探究。
指归:11。主旨。是什么?
[《内经》之言]火: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五性感动之说:
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二(阴阳)五(五行)之精,妙合而凝,化生万物......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外物不断感动人心,人心不断生出欲望) ,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素问·太阴阳明论》:"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
阳道实:虚邪贼风伤人自外,为阳,多实
证。"邪气盛则实"
阴道虚:食饮不节、起居不时伤人自内,属阴,多虚。"精气夺则虚"
朱氏《阳有余阴不足论》:"按《礼记》注曰:'人惟五十,然后养阴。'"
朱氏:
阳"恒于动",易亢(阳常有余)
主静主无欲
主滋阴降火。
欲易于动--相火妄动--煎熬真阴(阴常不足)
章旨:介绍丹溪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特色。
第四段
辐凑:汇聚。
象辐条集中在车毂上一样。比喻人或物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
辐:
凑:《说文》:"水上人所会也。"水面上人门会合的地方。引申为凡积聚之称。
《淮南子·主术训》:"群臣辐凑。"高注:"群臣归君,若辐之凑毂,故曰辐凑。"
"凑"因受"辐"影响,类化为"车"旁"辏"。"蠔江"--"濠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四方辐辏。"颜师古注:"辏,聚也,言如车辐之聚于毂也。"
班班:《后汉书·赵壹传》:"不敢班班显言。"李贤注:"班班,明貌。"
纪:有条理地记录。
第五段
(浦江郑义士案)
滞下:痢疾的古病名。
严用和《济生方》:"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滞下是也。"
溲注:小便失禁。
不倫:?
侖:理。从"亼"(集)从"册"会意。积聚简册,依其次第、文理编辑起来,叫"侖"。
《论语》
从"侖"之字,往往有"条理"义。
伦:辈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有条理的关系。
论:议也。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
沦:小波为沦。
纶:用青丝编织而成(有条理)的佩印的带子。
轮:有辐曰轮。辐条两两相当,排列有条理,故曰轮。
不倫:这里指脉律不整齐。倫:有条理。
酒[且]内:饮酒[并且]行房事。酒、内,名词活用作动词。饮酒、行房事。
治[人参膏]:备办[人参膏]。
《丹溪医集·局方发挥》P55
浦江郑兄年近六十,奉养受用之人也。仲夏久患滞下,而又犯房劳。忽一晚正走厕间,两手舒散,两眼开而无光,尿自出,汗如雨,喉如拽锯,呼吸甚微,其脉大而无伦次,无部位,可畏之甚。余适在彼,急令煎人参膏,且与灸气海穴,艾柱如小指大,至十八壮,右手能动;又三壮,唇微动,参膏亦成。遂与一盏。至半夜后尽三盏,眼能动;尽二斤,方能言而索粥;尽五斤而痢止,十斤而安。
病机分析:
首先、年近六十。《内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礼记》:人年五十当养阴。
其次、久病滞下,损伤阴血。
第三、犯房劳,相火妄动,损伤阴精。
第四、饮酒。相火妄动。
阴在内,阳之守也--阴血损伤于内,相火妄动--阳气暴脱于外--脱证
急则治标--用内服人参、外灸气海益气固脱。
注意:昏迷--辨闭脱!
第六段
(天台周进士案)
仍:接着,继续。
内观:9
殆:恐怕;大概。
第七段
(一男子病小便不通案)
辟如:譬如。辟,"譬"的古字。
吐[之]:使[他]吐。
第八段
皱[其皮]:使[其皮]皱缩。皱,使动用法。
第九段
(贫妇病癞案)
庶几jī:差不多,接近。
章旨:通过五则医案,体现丹溪学术特色。
第十一段
胶:固守。
靡所:犹"无所"。没有什么。
靳靳:1。
操纵:指灵活取舍。
一时:当时。
声[随]影[附]:象回声般地[紧随],象影子般地[趋附]。声、影,名词活用作状语。
第十二段
格致:"格物致知"的缩略。出《礼记·大学》。格,探究。致,获取。探究事物而获取真知。
朱熹《补大学格物致知传》:"'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知,在即物而求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必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物之至也。"
又:《述程子论格物》:"致,尽也;格,至也。凡有一物,必有一理,穷而致之,所谓格物者也。然而格物亦非一端,如:或读书讲明道义,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穷其理也。"
胡适:格,至也。朱谓是"即",到也,贴近也。"即物而穷其理",即"格物以致知",也就是自己去到事物上寻出物的道理来。
《格致余论》者,格人(生理病理)而穷其理,为格物所得之余论也。盖周、张、程、朱之论为大论,己论乃余论也。
简:坚守美德,毫不松懈。
慤: 待人真诚,表里如一。
贞:品行清白,坚守节操。
良:温和开朗,平易近人。
介特:坚守信念,不同流合污。
介:坚守信念。
介:
象人身上穿的皮制铠甲("铠")
《诗·清人》:"四介旁旁",毛传:"介,甲也。"
《曲礼》有"介胄",注云:"介,甲也。"
--坚固貌
《楚辞·九章·悲回风》:"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既志介而不忘(妄)"言彭咸有坚固自好之志,而不妄为也。
《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杨勍注曰:"介,坚固貌。"
特:独立。不同流合污。
《说文》:"特,牛父也。"《方言》:"不耦"。
特指男性的配偶。
《诗经·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柏木船儿飘荡,在彼河侧。在那河的边上。
髧彼两髦,那人流海留两旁,实维我特。实在是我的好情郎。
不偶(单方面)--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执心:守护心性。执,持守。
执:
立身以诚: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本[乎天质]:[由天生本质里]产生。本,名词活用作动词。
时祀:四时祭祀。
订其礼文:
《北史·崔浩传》:"浩作《家祭法》,次序五宗,烝尝之礼、丰俭程节,礼仪可观。"
敬泣之:恭敬地祭拜他们。
《急就篇》:"哭泣祭醊坟墓冢。"
时[其节宣]:按时调节[她的生活起居]。时,活用作动词。
节宣:《左传·昭元年》:
"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凝聚不畅),以露(败)其体。"杜预注:"宣,散也。"
指或静(节)、或动(宣)以调整人体气机的运行,使气既不散漫,又不壅闭。--动词。调节生活起居。
宋·王安石《上郎侍朗启》:"伏惟顺序节宣,慰以所望。"
明·徐渭《奉答少保公书》:"隆冬远望,全赖节宣,决策酬纷,翻宜暇豫。"
引申作名词,指生活起居等养生之法--日常生活起居。
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寒暑乖违,节宣失序;风水交侵,菁华已竭。"
歉[于己]:[对自己]不足。
[不]友:[不]交往。友,名词活用作动词。
《孟子·公孙丑上》:"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衣朝衣朝冠坐于涂碳。推恶(厌恶)恶(恶人)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头也不回地不满离开)然去之,若将浼焉。"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纪:又称五常,五伦(等级次序)。
《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去就:规矩、准则。
《北梦琐言》卷四:"杜洪念公郊迓(古代出郊迎宾,以示隆重、尊敬),以主座逊之,遽尸其位,其不识去就,皆此类也。"
《青琐高议》前十《王幼玉记》:"妇人出,敏拜。少叙间,颇有去就。"
行有枝叶:?
辞有枝叶:?
枝叶:比喻美好。
《礼记·表记》:"子曰:君子不以辞尽人。故曰,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是故君子于有丧者之侧,不能赙(音富,送财物助葬)焉,则不问其所费;于有病者之侧,不能馈焉,则不问其所欲;有客不能馆,则不问其所舍。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去]本[而末是务]:本?
末是务:宾语前置。务末。追求末。末?
辄zhé:总是,就。
浼:音?
具:记录。
庶:希望。
章旨:介绍丹溪道德品行。
第十四段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自商山四皓)、郑子珍、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
蓍龟:上古占卜的两种方式。
蓍:上古曰"筮"。蓍,别名锯齿草,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古人视为神草。《白虎通》卷三:"蓍之言耆,久长意也。"
张华《博物志》:"蓍一千岁而三百茎,其本以老,故知吉凶。"
龟:曰"卜"。龟,久也。
上古植物崇拜--久则有灵。
《史记·龟策列传》称"龟"为"神龟","龟千岁乃满二尺,王者发军行将,必钻龟于庙堂之上,以决吉凶。"
蓍:筮法。数。
50-1=49
《周易·系辞》:"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生数。
"如此则阳无匹,阴无偶。"--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土生万物。于生数各加"五"。
"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于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成数。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5x10=50),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
去其一:易有太极。
49÷2=(每组≥6)A、B
除2:以生两仪。
A(B)-1÷4=......1/2/3(取出)=A1
减1:成三才。
除四:四时。
B÷4=......1/2/3(取出)=B1
A1+B1=40/44÷2=(每组≥6)C、D
C÷4=......1/2/3(取出)=C1
D÷4=......1/2/3(取出)=D1
C1+D1=32/36/40......
最后剩余:/24/28/32/36÷4
商为9/8/7/6
9、7为阳,8、6为阴
甲骨文分别写作:
阳画"─",阴画"--"
男子八八、女子七七。
反复六次成一卦
据卦象以定吉凶。
《周易》是其遗存。
龟:卜。象。
程序:
治、凿、贞、灼、卜、兆(象)
占、验。
1、 叙辞:记占卜的时间、地点,占卜者。
2、 命辞:陈述贞卜之事。
3、 卜辞:据卜兆定吉凶。
4、 验辞:记录应验情况。
癸巳卜, 贞。(叙)
旬无祸?(卜)
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贞)
乞(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
沚蔑告曰:土方征
于我东[鄙],烖(灾)
二邑; 方亦侵我
西鄙田。(验)
例:《殷墟书契菁华》二:
(--叙辞):
旬亡祸?(--命辞)
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卜辞)
乞(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
沚蔑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载(灾)二
邑; 方亦侵我西鄙田。(--验辞)
殷墟卜辞是其遗存。
"与人子言"句:
《仪礼·士相见礼》:"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悌)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
激:《说文》:"激,水碍(邪)[也];疾波也。"[钮树玉注:《系传》、《韵会》作"水碍也,疾波也。"]--1、阻遏水势;-- 2、水流急速。
1、阻遏水势。
《孟子·告子上》:"今夫水,搏而跃之(以手搏而使跃起),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汉书·沟洫志》贾让奏:"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抵东郡平刚。"颜注:"激者,聚石于堤旁冲要之处,所以激去其水也。"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跃也,或激之。"(水腾起来,是因为有东西阻遏了它)。
2、使水溅起。
引伸为向上。(下文"激厉")。
厉俗:劝阻不良风的社会风气使转变向善。
俗,从人从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谷,古欲字。"人所欲曰俗。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俗:良好?不好?
厉:劝而使向善。
《说文·厂部》:"厉,旱石也。"引伸为磨,再引伸为讽厉,劝而使向善。
《文选·曹植〈七启〉》:"欲以厉我。"李善引杜预《左氏传》注曰:"厉,劝励也。"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八》:"欲以内厉天子而外塞百姓之议。"胡三省注:"厉,讽厉。"
又《齐纪五》:"迭相敦厉。"胡三省注:"厉,严以勉之也。"(以上《汇纂》P295)
皇甫谧《高士传序》:"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
明·宋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孝足以奉亲,行足以厉俗。"
清·孙鼎臣《与郭筍仙书》:"以之磨钝厉俗,垂天下之大经,立万世之大防。"
源委:《礼记》郑玄注:"源,泉之所出也。委,流之所聚也"。
葆:
《说文·艸部》:"葆,草盛也。"
通保。
保:
《说文·人部》:"保,养也。"
毓:养。
《说文》:"育,养自使作善也。......毓,育或从每。"
一......一......:或......或......。
《六韬》:"一喜一怒,一予一夺,一文一武,一徐一疾者,所以调和三军,制一臣下也。"
《论衡·无形》:"龙之为虫,一存一亡,一短一长。"
《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奋迅:振作向上。
感慨:感动发愤。
激厉:厉,"励"的古字。激厉,振作向上。
直谅多闻之益友:《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章旨:将丹溪与汉严君平相提并论,进一步称赞丹溪品行。
小 结
1、简要介绍了丹溪的生平、学术背景与学医原因。
2、讲述丹溪学医求师的经历。
3、介绍丹溪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特色。
4、通过五则医案,体现丹溪学术特色。
5、介绍并称赞丹溪道德品行。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