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清热剂.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99kb)。
第九章 清热剂
概 述
定义
* 组成--清热药为主
* 功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 主治--里热证
* 同:性质相同--均属热邪
* 异:
1.程度不同
2.来源不同
3.表现不同
适应证--里热证
* 病因 外感、内伤
* 病位 外感热病、内伤热病
* 性质 虚热证、实热证
分类
使用注意
1 辨证:病位、性质、真假
第一节 清气分热
适应证:温病气分证
代表方: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 石膏 知母 粳米 炙甘草
[配伍意义]
石膏--清热泻火 (君)
知母--清热滋阴 (臣)
粳米、炙甘草--益胃护津 (佐使)
防大寒伤中
兼调和药性
[功用]清热生津(方名含义)
用方要点
症状:"四大"
病机:热盛津伤
* 滞产高热案
李某某,24岁,农民。主诉足月妊娠,阵发腹痛见红伴高热2日。患者于2日前晚感阵发性腹痛,下身见红,经乡村医生诊查,断为临产。但宫口始终不开全,继而出现发热。医认为感染,给予肌注青霉素及解热药而热势不退,体温持续在39℃以上,因而转诊。入院后即行妇检,确诊为"足月妊娠临产"。经4小时后宫口仍未开全。
此时产妇已高热达41.6℃,烦躁异常,辗转不安,喊叫不息,周身大汗淋漓,极渴而善饮。以手扪其头额、肌肤,灼若燔炭。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洪大滑数。证属阳明白虎证。即处白虎汤,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5g,甘草6g,粳米1撮。1剂。先煮粳米,去渣,后纳诸药,煎成约300ml,1次顿服,药后不过30分钟,诸症渐次消失。随即宫口开全,胎儿顺产而下。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本方要点
* 主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 兼胃气失和。
* 组成: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半夏、 麦门冬、人参而成。
*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第二节 清营凉血
适应证:温病营分证、血分证
代表方: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温病条辨》
* 组成
水牛角 生地 玄参 麦冬 银花 连翘 竹叶心 黄连 丹参
* 主治 邪热初入营分证。
问1 较之气分证表现有何不同?
问3 上证治以何法?
犀角--清营解毒 (君)
生地、玄参、麦冬--清热凉血滋阴 (臣)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佐)
竹叶心、黄连--清心解毒
丹参--凉血活血
* 使用要点
热邪初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 疔毒走黄案
王某,男,12岁。3日前晨起发觉鼻梁部有1粟米样脓头,局部灼热疼痛,掐破后挤压少许酱紫色脓血水。2日后肿势扩散,伴高热头痛。诊见:周围肿势弥漫,身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上散见出血点。舌绛苔黄,脉数。体温40.5℃,白细胞18.7×109/L,中性0.89。
此外感邪热疫毒,发为鼻疔,因挤压而致邪毒扩散,气营两燔,为疔毒走黄之重症。急以清气凉营解毒,参以清心开窍。用清营汤合白虎汤加减。
* 处方 水牛角30g,石膏40g,生地20g,玄参15g,麦冬10g,金银花30g,连翘20g,竹叶心10g,黄连5g,丹皮12g,紫花地丁30g,野菊花20g,生甘草5g。1剂。并口服安宫牛黄丸1粒。
* 二诊:翌日,热势减,体温39℃,神清。再予原方加减续服5剂。
本方要求
1.掌握"透热转气"的涵义以及清营汤中透热转气的药物。
2.结合本方丹参的配伍作用,理解与掌握治疗营分证使用活血药的意义。
3.掌握本方证的舌诊特点。
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犀角 生地黄 芍药 丹皮
[主治]原书
1.热伤血络证
2.蓄血留瘀证
病机:血热血瘀
立法:凉血散瘀
配伍意义
犀角 解毒 (君)
生地 清热凉血止血 养阴 (臣)
芍药、丹皮 化瘀 (佐)
用方要点
临证加减
现代应用
注意事项
出血案
王×,男,50岁,干部,1977年11月14日就诊。高血压病史16年,当晚因情绪激动骤起左半身不遂,左侧口角流涎而急诊入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脑溢血(右侧内囊)",当即予以甘露醇、止血剂、安定等治疗。次日诉心窝部烧灼感,大便干结,色黄,服Benzocain后症状稍缓,至11月31日上午突然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同日下午排出大量柏油样大便。
追问病史既往无呕血、便血史,故考虑神经性溃疡,用云南白药、地榆、三七粉及大量止血定及输血等均无效,患者仍持续不断有少量、每隔46小时有大量(约400~600ml)暗红色血水及血块排出,并间歇有咖啡样胃内容物呕出,至12月2日中午,病人因出血不止已处于轻度休克状态,
外科紧急作胃大部切除术,但术后依然便血不止,胃抽出液全为鲜红血水,据记录7昼夜内失血总量约11000ml,患者苍白浮肿,神思恍惚,血压90/50mmHg。经中西医会诊,决定予以犀角地黄汤。
处方:犀角1200mg(冲)、生地15g、丹皮10g、槐花18g、黄连3g、生甘草5g、生侧柏叶18g、人中白6g、焦山栀10g、石斛15g、玄参15g。急煎服,当晚及次晨各服l剂。另用鲜生地250g、鲜藕250g、鲜茅根125g,捣汁频饮。药后病人胃部灼热感大为减轻,便血量渐少,至晚上大便转黄色,血压回升至140/86mmHg,且未再度出血。
(南通医学院学报.1982,(2):75)
第三节 清热解毒
适应证:温病热毒炽盛证
代表方:黄连解毒汤
普济消毒饮
凉膈散
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本方要点
* 集大苦大寒之品于一方,直折火毒之邪
* 三焦并治
* 配入清气、凉营、凉血剂中,以增清热解毒之效。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要点
* 组成:重用连翘清热解毒
清下并行 ......
第九章 清热剂
概 述
定义
* 组成--清热药为主
* 功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 主治--里热证
* 同:性质相同--均属热邪
* 异:
1.程度不同
2.来源不同
3.表现不同
适应证--里热证
* 病因 外感、内伤
* 病位 外感热病、内伤热病
* 性质 虚热证、实热证
分类
使用注意
1 辨证:病位、性质、真假
第一节 清气分热
适应证:温病气分证
代表方: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 石膏 知母 粳米 炙甘草
[配伍意义]
石膏--清热泻火 (君)
知母--清热滋阴 (臣)
粳米、炙甘草--益胃护津 (佐使)
防大寒伤中
兼调和药性
[功用]清热生津(方名含义)
用方要点
症状:"四大"
病机:热盛津伤
* 滞产高热案
李某某,24岁,农民。主诉足月妊娠,阵发腹痛见红伴高热2日。患者于2日前晚感阵发性腹痛,下身见红,经乡村医生诊查,断为临产。但宫口始终不开全,继而出现发热。医认为感染,给予肌注青霉素及解热药而热势不退,体温持续在39℃以上,因而转诊。入院后即行妇检,确诊为"足月妊娠临产"。经4小时后宫口仍未开全。
此时产妇已高热达41.6℃,烦躁异常,辗转不安,喊叫不息,周身大汗淋漓,极渴而善饮。以手扪其头额、肌肤,灼若燔炭。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洪大滑数。证属阳明白虎证。即处白虎汤,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5g,甘草6g,粳米1撮。1剂。先煮粳米,去渣,后纳诸药,煎成约300ml,1次顿服,药后不过30分钟,诸症渐次消失。随即宫口开全,胎儿顺产而下。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本方要点
* 主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 兼胃气失和。
* 组成: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半夏、 麦门冬、人参而成。
*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第二节 清营凉血
适应证:温病营分证、血分证
代表方: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温病条辨》
* 组成
水牛角 生地 玄参 麦冬 银花 连翘 竹叶心 黄连 丹参
* 主治 邪热初入营分证。
问1 较之气分证表现有何不同?
问3 上证治以何法?
犀角--清营解毒 (君)
生地、玄参、麦冬--清热凉血滋阴 (臣)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佐)
竹叶心、黄连--清心解毒
丹参--凉血活血
* 使用要点
热邪初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 疔毒走黄案
王某,男,12岁。3日前晨起发觉鼻梁部有1粟米样脓头,局部灼热疼痛,掐破后挤压少许酱紫色脓血水。2日后肿势扩散,伴高热头痛。诊见:周围肿势弥漫,身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上散见出血点。舌绛苔黄,脉数。体温40.5℃,白细胞18.7×109/L,中性0.89。
此外感邪热疫毒,发为鼻疔,因挤压而致邪毒扩散,气营两燔,为疔毒走黄之重症。急以清气凉营解毒,参以清心开窍。用清营汤合白虎汤加减。
* 处方 水牛角30g,石膏40g,生地20g,玄参15g,麦冬10g,金银花30g,连翘20g,竹叶心10g,黄连5g,丹皮12g,紫花地丁30g,野菊花20g,生甘草5g。1剂。并口服安宫牛黄丸1粒。
* 二诊:翌日,热势减,体温39℃,神清。再予原方加减续服5剂。
本方要求
1.掌握"透热转气"的涵义以及清营汤中透热转气的药物。
2.结合本方丹参的配伍作用,理解与掌握治疗营分证使用活血药的意义。
3.掌握本方证的舌诊特点。
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犀角 生地黄 芍药 丹皮
[主治]原书
1.热伤血络证
2.蓄血留瘀证
病机:血热血瘀
立法:凉血散瘀
配伍意义
犀角 解毒 (君)
生地 清热凉血止血 养阴 (臣)
芍药、丹皮 化瘀 (佐)
用方要点
临证加减
现代应用
注意事项
出血案
王×,男,50岁,干部,1977年11月14日就诊。高血压病史16年,当晚因情绪激动骤起左半身不遂,左侧口角流涎而急诊入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脑溢血(右侧内囊)",当即予以甘露醇、止血剂、安定等治疗。次日诉心窝部烧灼感,大便干结,色黄,服Benzocain后症状稍缓,至11月31日上午突然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同日下午排出大量柏油样大便。
追问病史既往无呕血、便血史,故考虑神经性溃疡,用云南白药、地榆、三七粉及大量止血定及输血等均无效,患者仍持续不断有少量、每隔46小时有大量(约400~600ml)暗红色血水及血块排出,并间歇有咖啡样胃内容物呕出,至12月2日中午,病人因出血不止已处于轻度休克状态,
外科紧急作胃大部切除术,但术后依然便血不止,胃抽出液全为鲜红血水,据记录7昼夜内失血总量约11000ml,患者苍白浮肿,神思恍惚,血压90/50mmHg。经中西医会诊,决定予以犀角地黄汤。
处方:犀角1200mg(冲)、生地15g、丹皮10g、槐花18g、黄连3g、生甘草5g、生侧柏叶18g、人中白6g、焦山栀10g、石斛15g、玄参15g。急煎服,当晚及次晨各服l剂。另用鲜生地250g、鲜藕250g、鲜茅根125g,捣汁频饮。药后病人胃部灼热感大为减轻,便血量渐少,至晚上大便转黄色,血压回升至140/86mmHg,且未再度出血。
(南通医学院学报.1982,(2):75)
第三节 清热解毒
适应证:温病热毒炽盛证
代表方:黄连解毒汤
普济消毒饮
凉膈散
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本方要点
* 集大苦大寒之品于一方,直折火毒之邪
* 三焦并治
* 配入清气、凉营、凉血剂中,以增清热解毒之效。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要点
* 组成:重用连翘清热解毒
清下并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39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