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病因病机学 > 第一篇 概论
编号:10962294
第一章 第二节 精、气.神学说对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医病因病机学》
     什么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宋铆、尹又是战国中期的11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们提出了"精气"是构成万物本源的学说。《管子?内业》说: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认为天上的星辰和地上的五谷都由精气构成。

    《管子》进一步认为精气是构成生命的要素。《管子,内业》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天之精气与地之形气相含,人就生成存活,反之就死亡。一个人具有的精气越多,生命力就越强,智力就越高。

    《内业》说: "精存身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指出精气充足,不仅四肢坚固,体质健壮,而且能使九窍通畅。《内业》又说: "气道(戴望引《左传》注:道,通也。)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人的思维活动如思、知等依赖于生命活动,而生命活动又依赖于气,必须气行通畅,有了生命才能思维。这些论述,从哲学上确立了精气学说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精气学说的形成,导致人们从气这样一种基础物质的变化中去寻找疾病发生的原因。《吕氏春秋?达郁》说:"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具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疾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凡人的形体四肢肌肤,九窍五脏六腑应该互相协调,血脉应该流行通畅,筋骨应该坚固强健,精神情志应该安定和顺,精气应该上下左右流行无滞,如果能够这样,疾病就不会发生。然而形体是由精气凝聚而成的,九窍五脏六腑的功能,血脉的流通,精神意志的产生,些有赖于悄气的流通充实,所以疾病的产生,究其根源,都与精气郁滞有关。

    《内经》继承了先秦唯物主义的精气学说,并加以发展,广泛应用气化理论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素问?宝命全角》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人是天地自然之气所生成的,气的凝聚构成了人的有形实体,同时各种无形的气充斥全身,人体各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都靠气来推动,有形实体必须依靠无形之气的运动才能维持生命活动。
, 百拇医药
    从上述思想影响和认识出发,中医病因病机学认为,人体各器官组织乃至整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与气的有余不足及升降出入等运动的异常有关,凡气的盛衰、急缓、逆乱和郁结,都可以形成病变。张景岳说: "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所谓"和"是指阴阳二气处于均势,升与降、出与入协调一致。反之,气的有余不足,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就会成为致病的邪气。因此中医学十分重视气的有余不足和气机逆乱在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素问?举痛论》明确地提出了"百病皆生于气"这样一个带有指导意义的论点。

    古代的唯物论者确信,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不是事物以外的东西,而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具有能动作用的功能活动。并用"神"这一名称加以概括。因此,这里所说的神与唯心主义的上帝鬼神毫无共同之处。中医学继承了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认为万物存在着存亡盛衷的变化,万物内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阴阳的相互作用奥妙神奇,不易测知,所以可以称之为"神"。并且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神的思想加以发展,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神是生命内在的根本,人和其它事物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着,引起这种运动变化的机能就称为神,人一旦失去了这种机能,生命活动就会停止,所以《素问?移精变气论》说: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认为神的状态集中地反映了整个机体生命机能的健康状况,并通过脉象、舌诊、色泽等变化表现出来。中医学进一步认为形与神是不能截然分割的,《灵枢,平人绝谷》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水谷精气是神即机能活动的基础,神是水谷精气所化生的生命机能活动的总的表现。就这一意义而言,二者又是相反相成,缺一不可的,二者关系的失调,例如生命功能低下不能化生精气营血,或者营血不足使功能活动无力,都是形成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
, 百拇医药
    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生命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精神意识活动也属于神的范围,狭义的神即指人体这种特有的精神意识等高级机能活动。《内经》认为,五脏精气是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从这一观点出发,中医学建立了贯穿形神含一观点的精神致病的病机理论。中医学从形体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出发,认为精神失常可以是机体内部形体物质及其功能异常的结果,例如《素问,脉解论》说:"甚则狂颠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颠疾也。"反之,精神意识的异常又会导致形体物质及其功能的异常,例如《素问?疏五过论》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精神上的突然欢乐与痛苦,都会损伤精气,毁坏形体,暴怒可以伤阴,暴喜可以伤阳,阴阳上下升降失常,使厥逆之气充满经脉,形体失营,日渐消瘦。这也充分说明,精气与神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在病理变化中互为因果,形体精气的损伤可以引起生命机能包括精神意识的异常;反之.精神意识的异常,又会导致精气的损伤,影响形体的健康。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形神合一的思想。
, 百拇医药
    1. 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影啊

    (一)阴阳 阴阳属于我国古代的哲学范畴,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每种状态中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组成形式的概括。《易经?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帅气以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都认为万物无不属于阴阳范畴。阴阳两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存在的共同法则,是事物生长、壮老、消亡的根本原因。自从将阴阳概念引入医学领域以后,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和不断地充实发展,广泛用于解释人体生命过程和疾病现象,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具有显著医学特点的、在中医学里占有基本地位的概念。

    古人对物质世界的这种认识,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选取诸物"(《易传?系辞》),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体验得来的。例如,自然界有天地、日月、寒暑、昼夜、明暗、生死,事物的形态有方圆、大小、长短、厚薄,位置有内外、上下、左右、表里,方向有东西、南北、进退,性质有动静、刚柔、雌雄、清浊:人体的结构有腹背、脏腑、气血,生理功能有、化气成形、受纳、排泄、升降、出入,病理变化有太过、不及、寒热、虚实、顺逆,如此等等,一切事物、状态无不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就是从万事万物中客观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一普遍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它既代表互相对立的事物,也代表同一事物的内部存在的对立的两个方面。《灵枢?阴阳系日月》云:"阴阳者,有名而无形。""名"就是概念,"形"就是具体形象,阴阳有名而无形,是说阴阳本身不是指任何具体事物,仅仅是一种概念,是一种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论理工具。也可以把它说成是一个机动的代名词。《素问?阴阳别论》云,"静者为明,动者为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化气,阴成形"。这便是划分阴阳的大原则。凡事物趋于相对静止的、隐晦的属阴,反之,一切相对活动的、显露的属阳。按照这样的原则,事物的阴阳可以下表归类概括之:
, 百拇医药
    关于阴阳概念,张景岳在《类经》中明自指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这是精辟、中肯的定义。可见,所谓阴阳,实际上就是中医学的两点论、辩证法。

    中医学从唯物主义的阴阳学说出发,认为阴阳的交互作用是

    万物变化的原因,《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曲生也。"天地之阴阳上下升降,既互相交争而"动",又互相调和而"静",阴阳这种交错的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而应用概推式的演绎推理,认为阴阳对立统一规律既然是自然界万物发生、消亡、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那么作为自然界客观存在之一的疾病现象的产生,也必然是阴阳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治疗疾病也必须遵循阴阳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一思想为中医学对疾病的产生与变化的认识奠定了最基本也是最抽象的原理,即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可以用自然界最普遍的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相互作用予以解释,阴阳间相互作用的变异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就是阴阳学说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根本指导意义所在
, 百拇医药
    (二)五行 中医学继承了春秋时代进步的五行说,将宇宙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与人体生理、病理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归纳,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形态和运动形式方面具有相同的属性,可以将这一相同的属性与五行中的某一行相比譬,然后归属于该行。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友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东方、青色、肝、目、惊骇、酸,虽然属于方位、颜色、脏腑、感官、病理、五味等不同的方面,但它们具有共同的属性,可通过归属于木类,概括说明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可见中医学五行归属的真正目的,在于说明具有相同属性的不同种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医五行学说就在于说明生命、疾病与人体内外环境中属于同行的种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从病因病机学的观点来看,五行可以看成是病理变化与内外环境种种因素的联系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从内外环境的联系出发,把握病理变化的整体思想。

    五行学说发展到战国未期,已从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进而推演出五行间存在的相生相克联系的顺序。《素问?宝命全角论》记载了五行间相互克制的关系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上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五行间相生相克的固定联系,是整个自然界保持稳定状态必不可少的条件,张景岳《类经图翼》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所以人也服从这一规律,正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人体以脏腑为核心的五行归属系统也必须保持正常的相生相制的关系,才能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体作为一个整体,五行中任何一个联系的失常,都会引起整体稳定状态的破坏而导致疾病。例如,五行结构中任何一行的"太过"与"不及"均可以导致疾病,"太过,则薄所不胜而来其所胜也……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素问?六节脏象论》)一行太过,就会对另一行发生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一行不及,则另一行就会乘虚加以过度的制约,形成相侮相乘等五行间生克制化规律的失常,产生疾病。

    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相生、相克两个乃面,相生相克协调统一,相反相成,使五行成为一个和调的统一体,如果五行中任何一行的改变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五行间正常的相生相克发生质的变化,出现异常的相乘相侮现象,五行之间的和调就会被打破,五行所体现的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精神、脏腑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就会被破坏,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病理变化。从五行的角度来看,五行和调同样是健康的必要条件,五行之间协调统一关系的失常就意味着疾病的发生。其详细内容将在第二章中加以论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