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壮族 > 《壮医学史》
编号:10962175
壮族医史大事年表(上)(1949年前)
http://www.100md.com 《壮医学史》
     距今约70万年 百色盆地右江河谷已有原始人类活动,并遗留有大量的打制石器。

    距今约5万年 柳江-带有"柳江人"活动。

    距今4万-2万年 瓯骆故地有来宾"麒麟山人",柳江"甘前洞人",柳州"都乐岩人"、"九头山人"、"白莲洞人",都安"九楞山人","千淹洞人",桂林"宝积岩人","荔浦人","灵山人",田东"定模洞人",靖西"宾山人",隆林"德峨人",云南"西畴人"等原始人类活动。

    距今1万-7千年 瓯骆故地有桂林"甑皮岩人",柳州"鲤鱼嘴人",横县"西津人"、"秋江人",邕宁"长塘人",扶绥"敢造人",云南"小河洞人"等原始民族居住。原始农业、制陶业和家畜饲养业开始出现。

    距今9千-7千年 瓯骆先民开创了原始农业生产,瓯骆成为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棉花的民族。
, 百拇医药
    距今6千-4千年 创造独特的"大石铲文化"和"几何印纹陶文化"的原始居民在桂南和桂东北地区活动。

    距今约3千年 瓯骆与中原有了直接交往,商周青铜器传人瓯骆地区,瓯骆人向商周王朝进贡包括壮药在内的土特产。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 瓯骆人开始铸造青铜器,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制开始产生。

    公元前4世纪 瓯骆人开始使用铁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我国最早记载有医药的占籍《山海经》所记载的药物大部分在瓯骆地区均有出产,故包含有很多壮药在内。

    《逸周书'王会解》记载:"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考究这些贡品,相当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 百拇医药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06年 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其中记载有"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跗,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公元前217年 秦始皇派遣50万大军进击岭南,西瓯部落奋起抗击。秦军受阻,史禄奉命在今广西兴安县北面开凿灵渠,以通粮道。岭南至内地中原的水路开始沟通。

    公元前214年 秦军击败西瓯,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郡之下设县以治之,并留兵戍守,徙民南居,共同开发岭南。

    公元前196年 汉高帝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国,承认南越地方政权及赵佗的"南越武王"封号,并赐印剖符通使,友好往来。

    公元前176年 汉文帝即位,复与南越修好,互派使臣,开放边市。
, http://www.100md.com
    25-220年 《神农本草经》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收载有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牡桂、薏苡仁、丹砂、钟乳石等。"下药"125种中壮族地区大多有出产。

    261-341年 葛洪《肘后方》对传染病的认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卷七所记:"沙虱水陆皆有,其新雨后及晨暮前,跋涉必著人……其大如毛发之端,初著人便人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著爪上行动也,若不挑之,虫钻至骨,便周行人身,其与射工相似皆杀人。"并指出此病见于岭南。

    452-536年 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载有药730种,其中有诸多壮药.如青蒿等。

    604年 隋文帝任令孤熙为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对岭南民族酋长实行怀柔政策,并广筑城邑,兴办学校,积极传播汉文化。

    610年 巢元方等著成《诸病源候论》,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总结了魏晋以来的医疗经验,其中有诸多关于壮医药的记载,如记载了瘴气的发病是由于"杂毒固暖而生"、"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等。
, 百拇医药
    627-622年 唐高祖李渊派遣李靖率军南征萧铣。岭南俚人酋帅冯盎、宁长真等率众归附于唐。岭南复归统一,并推行羁縻制度,在今桂西地区设置羁縻州县50多个。

    659年 苏敬等编撰《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载药844种(一说850种),其中收载了不少壮药。

    681-697年 韦敬办纂《澄州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洞碑》碑文,主要使用汉字刻纂,井穿插有古方块壮字,体现了作为壮人的韦敬办已具备了一定的汉文化水平。也是古方块壮字的首次出现。

    815年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释放奴婢,努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传播汉文化,革除陋俗,重视医药。宋庆历年间宜州推官吴简及一些医人,实施尸体解剖,由绘工宋景绘下《欧希范五脏图》(已佚失),这是有记载的我国医史上第一张实绘的人体解剖图。

    宋 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记载了壮族地区部分壮药及医事活动,对瘴病的病因病状有所认识。
, 百拇医药
    宋 周去非著《岭外代答》记载了岭南地区的诸多医事、风土人情等,并详细记载了壮族先民烧炼水银的方法,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是较早的记载。

    917年 宋王朝派兵南征,雄踞岭南达55年的南汉政权灭亡。岭南统一于宋,并推行"以夷制夷"的土官制度。

    1049-1053年 土司机构设立,并规定了土官职衔,是土司制度确立的标志。在这一时期,壮汉文化交流逐步广泛,出现于羁縻时期的壮族民间"土俗字"在此时流行起来,封建中央王朝采取以教化辅助统治的政策,在壮族地区兴办学校、书院、推行科举。

    1097年 诗词大家秦观贬官横州。秦设馆讲学,州人作文渐有法度。

    1104年 黄庭坚贬官宜州,设坛讲学,传播汉文化。

    1154年 南宋朝廷颁刻新印玺赐与南丹州等162个羁縻州、县、峒、寨。
, http://www.100md.com
    1264-1294年 广西普遍设立土司机构。

    1276年 元军将领阿里海牙率兵攻克静江府,岭南为元所统一,并设置宣慰司、安抚司、军民总管府等,土人参用,推行土司制度。

    元 释继供纂修《岭表十说》,载有关于壮医对疾病的认识,如"四时亦有伤寒瘟疫之疾,其类不一,土人不问何病,悉谓之瘴"。

    1297年 滇桂边地壮族首领韦郎达联合53个村共万余人举行反抗土司统治的斗争。

    1320年 云南广南、富宁一带的壮族首领韦郎达联合53个村万余人再次反抗土司残暴统治。

    1369年 明王朝统一岭南后,实行"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的政策,发展土司制度。

    明清-民国 明清以后壮族地区的一些府志、县志等开始有大量药物及医事的记载,如《镇安府志》、《恭城县志》、《广南县志》等。
, http://www.100md.com
    1403年 梁公辣在马平(今柳州)发动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斗争前后延续200多年。

    1407年 《永乐大典》总纂解缙贬官广西布政使司参议。先后于思明、龙州、南宁、柳州等地讲学论道,传播华风。

    1422年 庆远壮族首领韦万秀率众掀起反抗土司残暴统治的武装斗争。

    1428-1928年 各地相继改土归流,土司制度逐渐衰亡,土府不复存在。封建领主制度代替了奴隶制度,加强了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各种书院、学校、乡间私塾逐渐遍及壮区各地,一批颇有影响的壮族封建文人成长起来。

    1437年 怀远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韦朝振的率领下,开展夺田斗争。

    1578年 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收载有药物1892多种,附药图1 100多幅,药方11 000多个,其中载有大量的壮药,最著名的有田七(又名三七),认定为"止血、散血、定痛"之要药。
, http://www.100md.com
    1580年 忻城和上林一带的周安、思吉、落扛、古卯、罗墨、古钵、古蓬、都者等8寨壮族人民举行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声势浩大,前后延续100多年,终为明王朝重兵镇压。

    1765-1802年 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总结了1802年以前我国药物学的成就,载药921种,其中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载或叙述不详者,其中收载了著名的壮医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这两种药在当时即已作为贡品上贡朝廷。

    1821-1850年 忻城县土司衙署(现仍保存完好)西侧曾建起一栋"大夫第",内设诊室、药房,统理莫氏土司衙署大小官员及其眷属的保健事务,同时也兼理一些民间疾患。医官由"土人"担任。

    1851年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在桂平县金田村爆发。9月15日,冯云山、萧朝贵率领太平军围歼驻扎在平南官村的清军。年底,洪秀全在永安下诏褒功,封东、西、南、北、翼五王,壮人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分别被封为西王八千岁、北王六千岁、翼王五千岁。
, http://www.100md.com
    1877年 北海被开辟为对外商埠。

    1903年 靖西人曾汝璟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时人称之为"边地先觉"。

    1907年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钦州、廉州、防城和镇南关起义。广西省在桂林开办"土司学堂",专门培训地方土司。清朝政府在壮族地区实行"弹压制度"。

    1911年

    4月,壮族志士韦云卿、韦统淮、韦统铃、韦树模、韦荣初等参加广州"三·二九"起义,牺牲,安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11月,广西宣布独立,陆荣廷执掌政权,是为旧桂系统治之始。

    民国期间 在广西南宁设有"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为当时全国惟一一所公立中医学校,开设有草药科,有培植中草药的小药园,还有小药厂。培养了一代名医,包括壮医,如班秀文、王鉴钧等壮医专家。
, 百拇医药
    1921年秋 湖南江华县小圩壮族教师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为壮族最早的共产党员。

    1922年 壮族农民领袖韦拔群在东兰县组织"革命同志会",开展农民革命运动。

    扶南(今扶绥县)人曾平澜留学日本,是已知壮族最早的女留学生。

    1924年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黄绍蛇执掌广西军政大权,是为新桂系统治之始。

    1925年 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建立党组织。

    1928年 中共广西省委在南宁召开第-次代表大会。

    忻城土司改流。

    1929年 中共广西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

    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

    1930年 2月1日,龙州起义胜利,建立了红八军,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任政治委员。

    10月,红七军从河池出发,北上中央苏区。

    1939年 中共广西地下党推行组建"广西学生军"、"战工团"等各种社团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12月,壮族儿女配合杜聿明部在昆仑关重创日军,史称"昆仑关大捷"。,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