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病因病机学 > 第三篇 病机
编号:10962345
第十三章 第三节 脾胃病机
http://www.100md.com 《中医病因病机学》
     脾胃是人体重要的生理系统之一。它由脾脏、胃腑、所属经络、肌肉、四肢、口、唇等部分组成。 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胃为阳,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脾司运化,相互为用,在发生病变时,则相互影响。所谓脾胃病变,实际关系到人体对水谷的受纳、运化、输布的全部过程。 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循行足大趾、下肢内侧、腹里、舌根等处;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循行前额、鼻、口唇、上齿、喉咙、脘腹、下肢外侧、足背、足次趾等处。脾胃发生病变,上述经络循行部位,多可出现相应症状。所以脾经相胃经也就成为脾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濡溉五脏六腑和周身内外,而使肌肉丰盈,四肢健壮,为后天之本。故《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灵枢?本神》说:"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脾胃纳运的水谷自口而入,脏腑的精气又上通于口,荣泽唇口四白,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脾胃……其华在唇口四白。"脾脉上连舌本,脾运正常则舌能辨味。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味矣"。所以,肌肉、四肢、口、唇也是脾胃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脾胃的功能以纳运为首要。纳指受纳,运即运化。饮食入胃,经胃腐熟消磨,下传于肠,其精微经脾的运化而输布全身。故胃主受纳,反映了饮食摄纳和消化、通降传导的功能活动;脾主运化,反映了水谷精微物质的吸收、输布和水液代谢的功能。

    脾胃属土,位居中央以灌溉四旁,为人体气血津精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其温养,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纳运化生的水谷精气,行于脉中的称为营气,是血的组成部分;行于脉外的称为卫气,有温煦保卫的功能。血液之能约制于脉道之内而不外溢,亦赖脾气的裹护。脾胃纳运正常则谷气自旺,而气血津精的生化之源不乏,四肢百骸,肌肉组织,五官九窍乃得温养。所以,脾的统血、主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等皆与脾的纳运功能有关。

    脾胃的纳运功能是通过升清降浊两种基本运动形式来实现的。一旦发生疾病,其升降失常也就成为主要病理特点。脾升发清阳之气的作用,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再经心肺输布于其它脏腑。故《灵枢?营卫生会》说:"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素问?经脉别论》则谓:"食气入胃,浊气归心"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所以,只有脾气升发谷气的功能正常,才能维持人体的生机活跃。胃的降浊作用,就是将摄纳的饮食经过腐熟,下传小肠,供其消化、吸收。即《素间?五脏别论》所说:"水谷入胃,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胃气以通降下行为顺,而胃失和降或痞塞不通,就是其基本病理。 脾主升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2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