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体会
[关键词] 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
随着鼻内镜鼻窦技术的日趋成熟,鼻内镜在鼻科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克服了传统额镜下鼻中隔手术视野不清,易致穿孔、偏曲矫正不理想等缺点,并可同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已被广大鼻科医生所认可。1999年3月—2000年2月,本院共行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2例,效果较好,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19~56岁;病程6个月~10a。临床表现为反复头痛24例,鼻腔阻塞19例,鼻出血6例。鼻腔检查见鼻中隔(骨部)高位偏曲21例,鼻中隔嵴突11例。
1.2 手术适应证
①鼻中隔(骨部)高位偏曲,一侧中鼻甲受压外移,中鼻道狭窄;②鼻中隔嵴突,影响鼻腔功能或妨碍手 术操作。
1.3 手术方法
采用1%丁卡因加1∶1000的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黏膜后,1%利多卡因加1∶1000的肾上腺素溶液注射于鼻中隔软骨膜下做浸润麻醉。如同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一样,在鼻中隔左侧皮肤黏膜交接处做弧形切口,充分分离左侧黏软骨膜/黏骨膜,直至鼻中隔偏曲之后方1.5~2.0cm。不做鼻中隔前下部的软骨切口,而是用鼻中隔剥离器轻轻压迫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断开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连接,然后在直视下分离对侧筛骨垂直板的黏骨膜。断开鼻中隔软骨与犁骨、上颌骨鼻嵴的连接,切开上颌骨鼻嵴处黏骨膜与黏软骨膜的“错茬交接”,细心分离对侧犁骨和上颌骨鼻嵴的黏膜骨膜。充分分离后切除或凿除偏曲的犁骨和上颌骨鼻嵴。如有软骨畸形,还可以同时做鼻中隔软骨整形术。复位黏膜,缝合或不缝合鼻中隔黏膜切口。整个手术过程均在内窥镜下完成。术毕,同期行鼻窦手术患者予以双侧鼻腔膨胀海绵填塞,2d后取出。单纯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可不予填塞。
2 结 果
术后1周观察,32例患者双侧鼻腔均通气良好,未见鼻中隔穿孔及鼻中隔脓肿、血肿形成,无外鼻塌陷。
3 讨 论
矫正鼻中隔畸形的主要目的在于:①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阻塞症状;②保证手术中良好的暴露中鼻道和相应的鼻窦;③保证鼻窦术后良好的护理;④去除鼻部疾病的病因或诱因。鼻中隔偏曲与许多鼻部疾病有关,例如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等,因此,手术中同时矫正鼻中隔畸形就有更积极的治疗意义 [1] 。
鼻中隔成形术最早是由Cottle提出,1978年《耳鼻咽喉科学》将这种手术方法称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 [2] 。但是,在没有内窥镜以前,很少有人施行这种手术,主要原因是手术部位深在,视野不清。且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有术后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外鼻形状改变(如鼻小柱回缩、鼻底增宽)等缺点。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有以下优点:①在内窥镜直视下操作可以清楚地看到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以及犁骨、上颌骨鼻嵴与鼻中隔软骨下部的“错茬交接”和纤维粘连带,操作准确;②不必做鼻中隔软骨切口,不分离对侧黏软骨膜,简化了手术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双侧鼻中隔黏膜撕破,以及由此造成的鼻中隔穿孔;③保留了鼻中隔软骨,避免了手术后鼻中隔软弱;④矫正了鼻中隔畸形,去除了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或诱因。笔者的体会:①做鼻中隔黏膜切口、分离黏软骨膜/黏骨膜时可以使用25°或30°内窥镜,借助内窥镜的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分开的黏软骨膜和白色的软骨,有助于找到正确的层次;②分离黏软骨膜/黏骨膜时,可以用斜面的小吸引头代替剥离子,边吸引边分离,操作清楚;③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与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同期完成时,可以先做鼻腔宽大侧的鼻窦手术,然后做鼻中隔手术,待鼻中隔矫正以后,再做鼻腔狭窄侧的鼻窦手术。
[参 考 文 献]
[1] 王荣光,许庚,郭宝煌.鼻内窥镜手术图解[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52-57
[2] 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34-135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浙江义乌322000)
[收稿日期] 2005-06-24, http://www.100md.com(罗利民)
随着鼻内镜鼻窦技术的日趋成熟,鼻内镜在鼻科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克服了传统额镜下鼻中隔手术视野不清,易致穿孔、偏曲矫正不理想等缺点,并可同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已被广大鼻科医生所认可。1999年3月—2000年2月,本院共行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2例,效果较好,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19~56岁;病程6个月~10a。临床表现为反复头痛24例,鼻腔阻塞19例,鼻出血6例。鼻腔检查见鼻中隔(骨部)高位偏曲21例,鼻中隔嵴突11例。
1.2 手术适应证
①鼻中隔(骨部)高位偏曲,一侧中鼻甲受压外移,中鼻道狭窄;②鼻中隔嵴突,影响鼻腔功能或妨碍手 术操作。
1.3 手术方法
采用1%丁卡因加1∶1000的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黏膜后,1%利多卡因加1∶1000的肾上腺素溶液注射于鼻中隔软骨膜下做浸润麻醉。如同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一样,在鼻中隔左侧皮肤黏膜交接处做弧形切口,充分分离左侧黏软骨膜/黏骨膜,直至鼻中隔偏曲之后方1.5~2.0cm。不做鼻中隔前下部的软骨切口,而是用鼻中隔剥离器轻轻压迫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断开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连接,然后在直视下分离对侧筛骨垂直板的黏骨膜。断开鼻中隔软骨与犁骨、上颌骨鼻嵴的连接,切开上颌骨鼻嵴处黏骨膜与黏软骨膜的“错茬交接”,细心分离对侧犁骨和上颌骨鼻嵴的黏膜骨膜。充分分离后切除或凿除偏曲的犁骨和上颌骨鼻嵴。如有软骨畸形,还可以同时做鼻中隔软骨整形术。复位黏膜,缝合或不缝合鼻中隔黏膜切口。整个手术过程均在内窥镜下完成。术毕,同期行鼻窦手术患者予以双侧鼻腔膨胀海绵填塞,2d后取出。单纯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可不予填塞。
2 结 果
术后1周观察,32例患者双侧鼻腔均通气良好,未见鼻中隔穿孔及鼻中隔脓肿、血肿形成,无外鼻塌陷。
3 讨 论
矫正鼻中隔畸形的主要目的在于:①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阻塞症状;②保证手术中良好的暴露中鼻道和相应的鼻窦;③保证鼻窦术后良好的护理;④去除鼻部疾病的病因或诱因。鼻中隔偏曲与许多鼻部疾病有关,例如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等,因此,手术中同时矫正鼻中隔畸形就有更积极的治疗意义 [1] 。
鼻中隔成形术最早是由Cottle提出,1978年《耳鼻咽喉科学》将这种手术方法称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 [2] 。但是,在没有内窥镜以前,很少有人施行这种手术,主要原因是手术部位深在,视野不清。且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有术后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外鼻形状改变(如鼻小柱回缩、鼻底增宽)等缺点。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有以下优点:①在内窥镜直视下操作可以清楚地看到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以及犁骨、上颌骨鼻嵴与鼻中隔软骨下部的“错茬交接”和纤维粘连带,操作准确;②不必做鼻中隔软骨切口,不分离对侧黏软骨膜,简化了手术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双侧鼻中隔黏膜撕破,以及由此造成的鼻中隔穿孔;③保留了鼻中隔软骨,避免了手术后鼻中隔软弱;④矫正了鼻中隔畸形,去除了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或诱因。笔者的体会:①做鼻中隔黏膜切口、分离黏软骨膜/黏骨膜时可以使用25°或30°内窥镜,借助内窥镜的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分开的黏软骨膜和白色的软骨,有助于找到正确的层次;②分离黏软骨膜/黏骨膜时,可以用斜面的小吸引头代替剥离子,边吸引边分离,操作清楚;③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与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同期完成时,可以先做鼻腔宽大侧的鼻窦手术,然后做鼻中隔手术,待鼻中隔矫正以后,再做鼻腔狭窄侧的鼻窦手术。
[参 考 文 献]
[1] 王荣光,许庚,郭宝煌.鼻内窥镜手术图解[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52-57
[2] 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34-135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浙江义乌322000)
[收稿日期] 2005-06-24, http://www.100md.com(罗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