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访谈
编号:10968129
承前启后扬岐黄 力倡中医心理学——访王克勤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23期
     中医心理学创立人之一——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王克勤教授,提出了中医心理学基础“六论”的理论框架,较全面地概括了人的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和一些重要的生理心理现象,为中医心理学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日前,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作为中医心理学创立人之一,您是怎样涉足这一领域的?在创立新学科时,您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王克勤:我从事中医工作已40年,1979~1981年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攻读“中医理论与临床”,师从方药中教授,对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理性认识。在恩师教导下,我精心研习《内经》,发现162篇几乎篇篇都涉及“神”的内容,但却零散杂乱,于是下苦工进行有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并总结以前的临床经验,颇有收获。1980年首先发表了“对《内经》‘神’的探讨”一文,提出“神为生命之主”。后又萌生了撰写《中医神主学说》的想法。研究生毕业后,和同窗好友王米渠教授共同为创立中医心理学奋斗了20余年。组织和参与了10届全国或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参与组织编写高等中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心理学》,提出了中医心理学基础“六论”的理论框架;1988年出版了专著《中医神主学说》;组建了中国民间中医药开发协会中医心理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并任主任委员;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评议了多项有关申请项目;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组织的学科论证等。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心理学的创立,是众多有志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同道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医心理学是用中医理论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实际运用规律的一门新学科,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才能保持中医特色。但科学是发展的,中医心理学又必须吸收现代心理学的科研成果,通过现代实验研究,充实和完善中医心理学理论,使其能在保障人类心身健康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您提出的 “六论”构筑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框架,请简要介绍一下“六论”的基本内容。

    王克勤:“六论”的基本内容,一是阐释生命的整体观、生理和心理的统一观,强调精神活动的物质性及神在生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形神合一论”。这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脏象学说一元化阐述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强调人体生命活动最高主宰的“心主神明论”。心神不仅主导了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也主导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志过程。三是在“心主神明论”基础上,阐述心神主导人体对客观世界感知活动过程的“心神感知论”。心神是感知活动的中枢,各种感官所感知的各种感受,都不是相对应的感官及脏腑的孤立活动,而是将其所接受的客观世界的相关刺激反映至心,由心神作出的判断。四是在“心主神明论”和“形神合一”生命观指导下,运用中医理论具体阐述情志与内脏相关及情志因素治病理论的“五脏情志论”。情志活动的本质是以心神为主导的相互协调的脏腑机能活动。情志变动对脏腑的影响除取决于刺激因子的质和量以外,更是取决于心神的状态。五是在“形神合一”生命观指导下,应用阴阳学说阐述睡眠及梦幻机理,强调脏腑气血的阴阳变化是睡梦形成物质基础的“阴阳睡梦论”。六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形神合一”生命观阐释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学说,强调人格与体质密切相关及人格分类特点的“人格体质论”。
, 百拇医药
    记者:“六论”中“心神感知论”的提法较为新颖,请详细说明一下。

    王克勤:感知功能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性活动。既然心主神明,因而心神也应是人类感知活动的中枢,也就是说一切感知过程都是在心神主导下完成的。如目为视觉器官,肝开窍于目,但视觉实质是心神对肝目所接收的外部客观世界映象的正确感知,此即目窍于肝而用于心。人的神志正常,则能迅速准确地反映出视力所及的外部客观世界的映象;反之,即使肝目无病,心神失常也不能发挥视觉的传真作用。如邪闭心窍神志昏迷者的视觉丧失,邪扰心神精神失常者的幻视,以及一时性的精神刺激所致视觉失常等,均属此例。因此在临床上遇有视觉异常的病例,必须明确病位辨证论治,不可机械地一律从肝论治。

    同理,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温觉等也是机体对相关刺激所进行的感知活动。其实质是通过“使道”传导至心,心神对其所作出的相应的反映。由此可见,心神是人类感知活动的中枢。神藏之于心,所以心才成为反映一切事物感知的处所。故《内经》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 http://www.100md.com
    记者:您从事中医工作几十年,在实践中怎样运用中医心理学理论指导临床?

    王克勤:中医诊治疾病都十分重视神气,因此在临床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运用了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上世纪80年代初,我根据临床经验总结了七情理论在临床辨证中的运用,提出“七情内伤五脏定位”、“五志—五脏定位”、“先其所因,必先五胜”、“视其所并,必先五胜”等方法;又归纳了七情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倡导临床中自觉地运用积极的心理治疗,总结出“情志制约法”、“情志调气法”、“精神转移法”、“习以治惊法”等多种情志疗法。我在临床中以诊治疑难病为特长,运用中医心理学理论“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在形神合一整体观及《内经》治神思想的指导下,多年来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疑难病之所以难治,多是因为“只见病而不见人,只治身而不治心”。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多与社会—心理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多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只有心身同治并指导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才能奏效。心理治疗常用心理疏导和情志调节法,药物治疗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用调肝顺气解郁法。根据这一经验,我研制了丹芪散、舒肝散、宁神散等多种颗粒饮片,都取得了显著疗效。, 百拇医药(周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