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0711
感受社区的温暖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24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47期(总第2301期 2006.04.24)
     自从“第三终端”周刊开办以来,一直处于报道边缘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始进入我的视线。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我原以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较容易采访,事实却并非如此。由于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归属区卫生局,区卫生局对其有绝对的领导权。也就是说,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宣传报道,很多时候必须要跟区卫生局打招呼,卫生局不同意,社区医院不能随便接受采访。而采访三甲大医院相对要容易一些,只要与医院的有关部门直接联系即可。

    尽管联系采访事宜略显麻烦,但一旦接触到社区医疗机构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大都比较热情,就像他们热心对待居民患者一样。那天,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社区卫生中心的两位院长接待了我。中心的何耀基院长穿着绿色的夹克衫,非常朴素。如果不经人介绍,我绝对想不到他就是院长。采访过程很轻松,他对整个中心的经营、管理都了如指掌,主管业务的徐副院长则在旁补充。采访结束后,何院长带我参观了医院。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一。规划很科学,环境整洁,设备齐全,患者也很多。在输液室,我看到满满一屋子人在打吊针。当时已近中午,据说那天还不是病人最多的时候。何院长对医院每个病区、流程的设计都进行了讲解,听得我频频点头。在参观过程中,不时有患者微笑着和他打招呼,看来这里的医患关系非常融洽,医院的人员包括院长和附近居民都很熟。

    采访广州荔湾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很有意思,主管中心工作的办公室主任不时拿出一些资料、档案给我看,比如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政府下发的一些文件、中心的一些诊疗特色项目等等,让我对社区中心有一个更直观、准确的了解。他们的工作很细致,还专门做了一个小本,把居民的一些感谢信贴在上面。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老年患者送来的感谢信。她是一名退休教师,身患多种疾病,儿子也有精神病,因此她长期住在这家社区中心的老人院,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逢年过节(包括教师节)以及老人的生日时,中心都会为她庆贺,这让老人家备感温暖。

    我想,正是这些普通而真挚的感谢信给社区中心的医务人员以莫大的鼓励和鞭策,让患者感到亲人般温暖的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温暖、亲切,这是我采访社区中心的印象,想来也是社区中心留给患者的印象吧。现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也许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已经有很多社区医疗机构做得不错,对解决社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相信,社区医疗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7期, 百拇医药(张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