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数理医药学杂志》 > 2006年第1期
编号:10969980
HBIG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数理医药学》 2006年第1期
     摘要:目的: 观察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在孕期接受HBIG注射后,其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情况,以评价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448例HBsAg(+)孕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HBIG组),该组孕妇分别在孕32、36和40周时肌注HBIG 200IU;另一组为对照组,孕期未注射HBIG。两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在分娩时均取外周血测HBsAg和HBVDNA,同时两组新生儿生后均进行乙肝的主被动免疫。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5.3%,对照组宫内感染率为14.5%(χ2=10.675,P<0.01)。 结论: HBsAg(+)孕妇孕期注射HBIG能有效减少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关键词:乙肝;母婴传播;阻断;HBIG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高达10%~15%[1]。自从我国92年开始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注射以来,乙型肝炎在我国的蔓延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新生儿中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2]。随着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前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生育期,乙肝病毒经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宫内感染是新生儿中乙型肝炎感染的主要原因[3,4]。而目前的多项研究发现孕期注射HBIG是阻断HBV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的重要手段,其保护效果可达70%~90%[5]。

    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在我院分娩的448例HBsAg(+)孕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HBIG注射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的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共有4687名产妇分娩4715名新生儿,其中有448名孕妇在孕32周前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证实为乙肝病毒感染者——HBsAg(+)。这些孕妇均没有传染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年龄18~38岁,平均26.6岁,共分娩459例新生儿。所有这些孕妇及其新生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12 方法

    448例孕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共202人,该组孕妇分别在孕32、36、40周时给予HBIG(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00IU肌注;另一组为对照组,共246人,孕期未予特殊处理。所有新生儿生后立即取外周血,测HBsAg和HBVDNA,24小时内均给予HBIG200IU肌注,一周后开始使用酵母重组乙肝疫苗进行全程免疫注射。

    13 统计分析

    对资料进行率的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孕妇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差异经χ2检验均无显著性(P>0.05)。

    实验组202例孕妇共分娩206名新生儿,其中出生时外周血HBsAg(+)并HBVDNA(+)者11例,另有2例HBsAg(+)而HBVDNA(-)。其阳性率为5.3%(6.3%)。

    对照组246例孕妇共分娩253名新生儿,其中出生时外周血HBsAg(+)并HBVDNA(+)者37例,另有3例HBsAg(+)而HBVDNA(-)。其阳性率为14.5%(15.8%)。见表1。表1 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比较(略)

     3 讨论

    HBV母婴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①产前传播:即宫内感染,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宫内感染 ,常用脐血和新生儿外周静脉血HBV抗原标志物来表示。现在普遍认为宫内感染是HBV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②产时传播:主要是指产时胎儿通过产道过程中吞咽含HBV的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以及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血管破裂 ,少量母血渗入胎儿血循环中而造成的感染。③产后传播:出生后通过接触母亲唾液、母乳喂养和其他生活上的密切接触而传播[6]。其中产后传播通过采取全人工喂养,加强日常生活防范可将此途径的传播减至最低。产时传播也可以通过缩短产程、保护会阴或剖宫产等手段加以控制。但是产前传播目前则没有确定有效的阻断方法,因此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的研究发现,对感染HBV的孕妇在孕期肌注HBIG可以有效减少HBV的母婴传播,且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但由于观察时间有限,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此外,448个孕妇中只有部分人在孕期作了全套乙肝抗原抗体检测(两对半),极少数人检测过HBVDNA。而单纯HBsAg阳性和HBsAg、HBeAg双阳性;HBVDNA的拷贝量大小代表的传染性强弱显然是不同的,所以此类研究还应在HBV感染的分型对HBIG阻断效果的影响上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在HBIG组和对照组中还分别有2例和3例新生儿HBsAg(+)而HBVDNA阴性,这5名新生儿的远期转归也需要进一步加以关注。

    在HBV的母婴传播机理及其阻断方面还有许多未知的问题有待解决,探索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的、规范的HBV的母婴传播阻断手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钱宇平.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8.

    2 龚健,等.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的长期免疫效果.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4):203~205.

    3 Selim B, Yam ina L, Mubarrem U, et al. Transplacental passage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from hepatictis B e antigennegative mothers and delayed immune response in newborns. J Infect Dis.1994,169:704~706.

    4 Deng Xinqing, Xu Zhiyi, Liu Ying, et al. Failure with hepatictis B vaccine in fants of carrier mothers. Chin Med Sci J. 1999,14:26~31.

    5 West DJ, Margolis HS. Prevention of hepatins B virus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res: a pediatric perspective. Pediatr Infect Dis J.1992,11:866.

    6 孟钊,肖晓敏.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综述).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4):44~48.

    (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21), http://www.100md.com(李辉 宋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