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5年第3期
编号:10969441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
肿瘤,,],靶向性;肿瘤;基因治疗;综述,1目的基因转移的靶向性,2目的基因表达的靶向性,3结语,[参考文献]
     [摘要] 近年来,肿瘤基因治疗技术迅速发展。其中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是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作者就基因治疗靶向性的主要策略如目的基因转移的靶向性和目的基因表达的靶向性两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靶向性;肿瘤;基因治疗;综述

    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渗透,基因治疗特别是肿瘤基因治疗技术迅速发展,多种肿瘤基因治疗方法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趋成熟,并从实验及基础研究过渡到临床试用阶段。然而基因治疗并不如当初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它离安全、高效、准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1] ,其中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是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所谓靶向性,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响其他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这对于基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达到基因治疗靶向性的主要策略有目的基因转移的靶向性和目的基因表达的靶向性。作者就近几年来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目的基因转移的靶向性

    1.1 病毒介导的靶向基因转移

    目前用于基因转移的病毒载体有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等,但它们对细胞的感染均无选择性。逆转录病毒的趋向性由其外壳包膜蛋白env和宿主细胞表面特异的蛋白受体间相互作用决定,因此,可通过修饰env基因或env蛋白来改变其感染谱。用能识别肿瘤细胞受体的配体或抗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基因取代env基因部分序列,使病毒表达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外壳蛋白,从而将目的基因靶向性地导入肿瘤细胞。Khare等[2] 用抗人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的基因与env重组,使逆转录病毒把一氧化氮合酶(NOS)“自杀基因”靶向导入CEA阳性的肿瘤细胞,并合成NOS使其自杀身亡,而对非靶细胞则无损伤。

    腺病毒是双链DNA病毒,其在感染靶细胞时,首先由病毒衣壳纤维蛋白(fiber)中的knob结构域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然后通过外壳五邻体蛋白(capsid)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家族分子相互作用,内化进入细胞。因此,目前提高腺病毒感染靶向性方面的改造主要集中于对病毒外壳纤维蛋白的基因改造。Mizuguchi等[3] 选择腺病毒纤维结区的HI环作为靶位点,插入RGD肽段的人工合成寡核苷酸,改造后的重组病毒对CAR- 的人胶质瘤细胞和胰腺癌细胞的感染率均有所提高。体内实验证实,AD.RGD.TNF.α感染CAR- 的人胶质瘤细胞裸鼠模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