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南军医》 > 2006年第1期
编号:10969691
曲面断层X线机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西南军医》 2006年第1期
字化曲面断层X线机,,椭圆;数字化曲面断层X线机;耳鼻咽喉科位;金属异物定位,1历史回顾,2原理,3临床应用技术,参考文献
     关键词 椭圆;数字化曲面断层X线机;耳鼻咽喉科位;金属异物定位

    国内引进曲面断层X线机已经有很多年,临床实践中常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为系统的、全面的回顾和了解其原理,并对在临床中遇到的众多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展示我们自己的临床实用技术,本文客观地综述了不同学说的各家学术观点,供同行参考。

     1 历史回顾

    1939年Heckman首次提出了曲面断层X线机的理论,并设计出了X线管和胶片环绕物体进行运动的X线机的图样。这种原始的曲面断层X线机实验装置使用了一个旋转中心,这个旋转中心的中心点位于物体的中心,然而Heckman没有能够发展他的实验设计装置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随着裂隙技术和断层技术的发展,Heckman理论的公开发表,芬兰学者Paatero(1954年)在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完善和发展了这种原始的装置,这便形成了现代曲面断层X线机的基础。这种装置把胶片盒做成了抛物线形或椭圆形,代替了原始装置中的园形胶片盒,这种构思是基于牙弓和颌骨似马蹄形结构而设计的,采用物体在固定装置中旋转或X线管和胶片盒围绕物体旋转方式来进行摄影,首次在临床工作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单一的旋转中心设计的基础上,Paatero设计了两个旋转中心的装置,把这两个旋转中心选定在通过髁状突后缘1cm的垂直轴线上,造成了牙齿邻接面的重叠,于是他把旋转中心放在了第三磨牙内侧稍前方,而得到了一个通过两次摄影在中线联合起来的全景断层X线影像。Paatero进一步设计了三个旋转中心的装置,以避免需要一次叠加才能构成一个颌骨的全景X线影像。他把马蹄形颌骨结构划分为三个区域,两侧第二双尖牙近中之间为一区间,两侧第二双尖牙近中外(后)方各为一区间,中分区域的旋转中心选择在正中矢状面、两侧中切牙近中邻接点的后方及咬平面的交点上,两侧区域的旋转中心选择在第三磨牙后(内)方,这样就使X线射线源能在完全没有阻碍地从一侧髁状突到另一侧髁状突进行连续的X线摄影。此外,X射线源也能与两侧区域一样垂直地射向中分区域(减少失真),从而获得一个X线垂直投照的全颌骨的连续的X线断层影像[1]。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现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为抛物线的曲面断层X线机,由于中分区域的失真率较大,各国学者大多数均放弃了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为抛物线的设计,而采用椭圆运动轨迹的设计方案。1974年以后日本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学者基于临床的需要,研究中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改进和生产了多种型号的附带有头颅固位装置现代曲面断层X线机,这些机器采用了X线管和胶片环绕患者沿一延长线为椭圆形运动轨道进行断层摄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