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 2005年第4期
编号:10969523
整合子及其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
整合子,参考文献
     1989年Strokes和Hall 首次提出整合子的概念。整合子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克隆和表达载体[1]。整合子根据其含有的整合酶不同而进行分型,整合酶超家族包含了许多整合酶,它们都是用酪氨酸残基作为链交换反应的亲核攻击,有一些相似和保守的区域作为催化中心。目前已经发现32种不同的整合酶基因[2],其中与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主要有1型、2型和3型整合子。90 年代末,Mazel等在霍乱弧菌基因组中首次发现超级整合子,而后在多个菌种中都发现了超级整合子的存在,且其存在远在抗生素使用之前,主要是一些编码适应性功能的基因,因此推测超级整合子可能是多重耐药整合子的祖先[3]。整合子一般由两端的保守区和中间的可变区组成,各型整合子保守区序列基本类似,但某些复杂型1型整合子可含有两个3'CS端,另外还发现了杂合型的整合子,如2型整合子3'CS端可为1型整合子3'CS端的结构[4]。

    目前对整合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型、2型和3型整合酶上。IntI1, IntI2和IntI3之间约有50%的同源性,IntI1的Arg146氨基酸残基对于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成和重组功能的启动至关重要。Arg208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也会降低重组效率[5]。intI1可催化attI1和59be,两个59be之间的整合和切除反应,还可催化两个attI1位点之间的重组反应,但其效率可相差100倍,intI1对attI1和59be反应位点的优先识别保证了重组方向的准确性。另外,intI1的重组效率与5'CS的长度相关,长度过短重组效率明显降低。intI1还可催化attI1第二位点与59be或 attI1的重组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