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学》 > 2005年第1期
编号:10970092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现代医学》 2005年第1期
     [摘要]目的 观察留置导尿管后不同时期患者尿液细菌学变化,分析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68例,在不同时间收集尿液标本作细菌培养。 结果 68例中24例尿液中有细菌生长,其中22例细菌超标,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32.29%。导尿管留置24、48、72h及72h以上细菌检出率分别为11.54%、30.77%、40.00%及54.17%。共分离出细菌2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1株,革兰阴性杆菌7株,革兰阳性杆菌4株;真菌3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3d以内、3~7d及7d以上者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22.22%、26.67%及46.15%。 结论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与导尿管留置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危险因素据报道,因导尿及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42%,居院内感染首位[1] 。为观察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后不同时期尿液细菌学变化情况,分析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作者于2003年3~8月对本院泌尿外科68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男55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58±3.12)岁。其中前列腺增生症27例,泌尿系恶性肿瘤29例,其它疾病12例。所用一次性导尿管、一次性尿

    液贮存袋由美国拜德公司提供。

    1.2 标本采集

    以0.5%碘伏消毒一次性尿液贮存袋引流管上端,5ml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操作,分别于留置导尿管24、48、72h及72h以上采集尿液2ml。

    1.3 细菌培养

    取0.1ml尿液接种到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置35℃恒温培养箱培养48h,常规分离鉴定菌种。革兰阳性球菌数超过104 cfu·ml-1 、革兰阴性杆菌数超过105 cfu·ml-1 判断为泌尿道感染。

     2 结 果

    2.1 尿路感染情况

    68例患者中,男性55例检出细菌17例,尿路感染率为30.91%;女性13例检出细菌5例,尿路感染率为38.46%。不同疾病尿路感染情况见表1。表1 不同疾病尿路感染情况(略)

    2.2 膀胱冲洗与尿路感染的关系

    62例行膀胱冲洗患者中检出细菌22例(35.48%),6例未进行膀胱冲洗者中未检出细菌(P=0.1665)。

    2.3 尿液中细菌分离情况

    68例中24例尿液中有细菌生长,其中22例尿液细菌数超标,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32.29%。从24例患者尿液中共分离出22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1株,革兰阴性杆菌7株,革兰阳性杆菌4株。另外,在留置导尿管72h以上者检出真菌3株。

    2.4 留置导管的时间与尿路感染情况。

    见表2。表2 留置导管后不同时间尿路感染情况(略)

    表2经计算Fisher精确概率,得P=0.0096,表明随着留管时间的延长,细菌的检出率增高,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增加。

    2.5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尿液中细菌检出情况

    见表3。表3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后尿路感染情况(略)

     3 讨 论

    本观察显示,虽然泌尿外科中不同疾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所不同,但差异无显著性(χ2 =3.03, P=0.2194)。

    本组中行膀胱冲洗的62例患者被检出细菌22例(35.48%),6例未冲洗者无一例查出细菌,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1665)。膀胱冲洗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故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留置导尿时,应尽量减少分离及打开密闭式导尿系统,进行冲洗时应认真消毒各接头,并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导尿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与尿路感染密切相关。从表2可见,留管时间越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越高,这与国内外的调查结果[2] 相符合。据报道,短期导尿患者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每天以8%~10%的速度递增,长期导尿患者几乎100%发生菌尿[3] ,本组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有2%~4%的尿路带管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且一旦发生,其病死率可高达13%~30%[4] 。可见,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

    全身应用抗生素可杀灭尿液中的细菌,延缓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但易产生耐药菌株[5] 。本结果显示,随着抗生素使用时间增加,细菌产生耐药性,尿液中细菌的检出率也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本组3株真菌都是在抗生素使用7d以上患者中检出。Warren等[6] 认为,抗生素应用仅能延迟但不能阻止菌尿的发生,且多为耐药菌,一旦发生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可见,对短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全身应用抗生素是一种防止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较好方法,但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仍然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

    [1]邹新娟,龚孝淑.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373.374.

    [2]郝海燕,刘新建.尿道电切术术后留置导尿管相关部位菌群动态变化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1.33.

    [3]OHKAWA M,SUGATA T,SAVAK M,et al.Bacterial and crystal adherence to the surfaces of indwelling urethral catheters[J].J Urol,1990,143:717.721.

    [4]朱子军,马永江.尿路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4,9:308.310.

    [5]罗力,徐世杰.不同尿液引流方法的尿液检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01.202.

    [6]WARREN J W.The latheter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Med Clin Am,1991,75:481.493.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南京 210009), 百拇医药(程科萍,邹宝波,尹群,何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