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全面干预 高血压进展至脑卒中的多个环节
众所周知,抗高血压药物通过有效控制血压都可以预防脑卒中。如何解释在降压幅度相似的情况下,氯沙坦降低脑卒中危险的作用却优于阿替洛尔?为此,英国高血压学会主席、莱彻斯特大学Bryan Williams教授在“LIFE——有关血压和脑卒中的启示”报告中,通过LIFE研究的一系列亚组分析结果,向与会者揭示了氯沙坦预防脑卒中的心脏及血管作用机制。
氯沙坦的脑保护作用不仅仅源于降压达标
LIFE研究中氯沙坦显示出良好的降压作用(平均血压下降了30.2/16.6 mmHg),患者心血管死亡、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的综合危险也显著降低。
但是,氯沙坦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不能完全用降压来解释。氯沙坦组和阿替洛尔组患者血压降低幅度和24小时动态血压均无显著差异,但与阿替洛尔组相比,氯沙坦组不仅更有效降低脑卒中危险,该组药物治疗后仍发生脑卒中的患者病情也更轻。而且,根据入组时血压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无论患者基线血压较高还是较低,氯沙坦治疗者脑卒中发生率均低于阿替洛尔治疗者。可见氯沙坦独立于降压以外的保护机制也在发挥预防脑卒中作用。
, http://www.100md.com
LIFE亚组研究结果表明,氯沙坦可针对高血压发展至缺血性卒中进程中的多处关键环节(见图),通过保护心脏、大血管、小血管、抑制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多种机制而预防脑卒中。
心脏机制——氯沙坦更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新发房颤危险
不论采用心电图标准还是超声心动图标准,LIFE研究均显示氯沙坦较阿替洛尔更显著地逆转了左室肥厚。随着氯沙坦治疗时间的延长,左室肥厚的患者比例由研究最初的70%降至研究末期的20%左右,脑卒中相对危险相应地下降了42%。
另外,氯沙坦能更显著减少左房体积,更有效降低新发房颤危险。ALLHAT研究表明房颤与脑卒中高度相关,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无房颤患者的4倍,新发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更高。LIFE亚组分析表明,与阿替洛尔组相比,氯沙坦组患者左心房直径减小更显著(P<0.001),新发房颤进一步降低33%(P<0.001),既往有房颤病史者脑卒中危险也降低45%(P=0.045)。在Fogari等2006年刚发表的研究中, 研究者对222例至少有2次房颤史并服用胺碘酮患者分别采用氯沙坦和氨氯地平逐渐加量治疗。12个月的随访显示,在血压控制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氯沙坦组抑制了大部分房颤的复发并呈剂量相关性,而氨氯地平组未见房颤明显改善,随着治疗剂量加大,该组房颤复发率略有升高。
, 百拇医药
大血管机制——氯沙坦更显著减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LIFE研究中,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氯沙坦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A)显著小于阿替洛尔组,提示氯沙坦可以减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肥厚。氯沙坦治疗获益者以脉压差较大者为多见,说明氯沙坦可能通过影响动脉僵硬度而影响终点事件发生率。另外,氯沙坦组N端脑钠肽前体(rNT-ProANP) 水平显著低于阿替洛尔组。可见氯沙坦和阿替洛尔虽然可以获得同样的降压效果,但对大动脉的作用机制存在很大的不同。
小血管机制——氯沙坦有效降低小动脉中膜/管腔比值
肾脏血管和脑血管都是小血管,氯沙坦的脑保护机制与肾保护机制有一定的共性。Schiffrin等的研究表明,氯沙坦治疗1年后,患者小动脉中膜/管腔比值(M/L)显著下降,可显著逆转血管紧张素II导致的小血管结构重建,阿替洛尔治疗后该比值却不降反升。
, http://www.100md.com
阻抑血栓形成或栓塞事件——氯沙坦独有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氯沙坦还可以影响血栓形成或栓塞事件的发生。
Fogari等报告,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中,不同ARB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不同,只有氯沙坦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聚集显著减轻,厄贝沙坦和坎地沙坦治疗后均无显著变化。LIFE研究亚组分析发现,即使在基线时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高危人群中,氯沙坦治疗者脑卒中发生率依然低于阿替洛尔治疗者,可见氯沙坦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总之,氯沙坦在强效降压以外通过有效预防和逆转心脏、大血管、小血管的结构重塑,辅以独有的对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的影响,全面干预高血压进展至脑卒中的每个环节,从而发挥对脑卒中更强的预防作用。, 百拇医药
氯沙坦的脑保护作用不仅仅源于降压达标
LIFE研究中氯沙坦显示出良好的降压作用(平均血压下降了30.2/16.6 mmHg),患者心血管死亡、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的综合危险也显著降低。
但是,氯沙坦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不能完全用降压来解释。氯沙坦组和阿替洛尔组患者血压降低幅度和24小时动态血压均无显著差异,但与阿替洛尔组相比,氯沙坦组不仅更有效降低脑卒中危险,该组药物治疗后仍发生脑卒中的患者病情也更轻。而且,根据入组时血压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无论患者基线血压较高还是较低,氯沙坦治疗者脑卒中发生率均低于阿替洛尔治疗者。可见氯沙坦独立于降压以外的保护机制也在发挥预防脑卒中作用。
, http://www.100md.com
LIFE亚组研究结果表明,氯沙坦可针对高血压发展至缺血性卒中进程中的多处关键环节(见图),通过保护心脏、大血管、小血管、抑制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多种机制而预防脑卒中。
心脏机制——氯沙坦更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新发房颤危险
不论采用心电图标准还是超声心动图标准,LIFE研究均显示氯沙坦较阿替洛尔更显著地逆转了左室肥厚。随着氯沙坦治疗时间的延长,左室肥厚的患者比例由研究最初的70%降至研究末期的20%左右,脑卒中相对危险相应地下降了42%。
另外,氯沙坦能更显著减少左房体积,更有效降低新发房颤危险。ALLHAT研究表明房颤与脑卒中高度相关,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无房颤患者的4倍,新发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更高。LIFE亚组分析表明,与阿替洛尔组相比,氯沙坦组患者左心房直径减小更显著(P<0.001),新发房颤进一步降低33%(P<0.001),既往有房颤病史者脑卒中危险也降低45%(P=0.045)。在Fogari等2006年刚发表的研究中, 研究者对222例至少有2次房颤史并服用胺碘酮患者分别采用氯沙坦和氨氯地平逐渐加量治疗。12个月的随访显示,在血压控制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氯沙坦组抑制了大部分房颤的复发并呈剂量相关性,而氨氯地平组未见房颤明显改善,随着治疗剂量加大,该组房颤复发率略有升高。
, 百拇医药
大血管机制——氯沙坦更显著减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LIFE研究中,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氯沙坦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A)显著小于阿替洛尔组,提示氯沙坦可以减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肥厚。氯沙坦治疗获益者以脉压差较大者为多见,说明氯沙坦可能通过影响动脉僵硬度而影响终点事件发生率。另外,氯沙坦组N端脑钠肽前体(rNT-ProANP) 水平显著低于阿替洛尔组。可见氯沙坦和阿替洛尔虽然可以获得同样的降压效果,但对大动脉的作用机制存在很大的不同。
小血管机制——氯沙坦有效降低小动脉中膜/管腔比值
肾脏血管和脑血管都是小血管,氯沙坦的脑保护机制与肾保护机制有一定的共性。Schiffrin等的研究表明,氯沙坦治疗1年后,患者小动脉中膜/管腔比值(M/L)显著下降,可显著逆转血管紧张素II导致的小血管结构重建,阿替洛尔治疗后该比值却不降反升。
, http://www.100md.com
阻抑血栓形成或栓塞事件——氯沙坦独有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氯沙坦还可以影响血栓形成或栓塞事件的发生。
Fogari等报告,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中,不同ARB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不同,只有氯沙坦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聚集显著减轻,厄贝沙坦和坎地沙坦治疗后均无显著变化。LIFE研究亚组分析发现,即使在基线时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高危人群中,氯沙坦治疗者脑卒中发生率依然低于阿替洛尔治疗者,可见氯沙坦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总之,氯沙坦在强效降压以外通过有效预防和逆转心脏、大血管、小血管的结构重塑,辅以独有的对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的影响,全面干预高血压进展至脑卒中的每个环节,从而发挥对脑卒中更强的预防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