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业抢夺“中国病人” 掌门人短兵相接(2)
在沈然看来,做OTC的风险远比处方药大得多。推广OTC的营销费用一般比处方药贵出好几倍,但由于OTC的成本较低,价格也较低,也就要求通过大量的销售才能收回成本,"OTC如果做得不好,亏损就会是一个窟窿"。
这就需要跨国药业巨头在中国实施一个长期的策略,这当然离不开那些中国策略的执行者了。
掌门人:中国区短兵相接
西安杨森,这家由美国强生公司于1985年在国内兴建的合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合资制药企业。2005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截至2005年底,杨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
来自新加坡的庄祥兴,已经在西安杨森总裁位子上坐了15年。西安杨森在国内OTC领域长期占据第一的位置,与他持续的发展策略紧密相联。
随着国内OTC市场的升温,想与西安杨森争夺OTC老大的早已不止中美史克一家。今年3月底,拜耳医药保健中国区总裁李希烈宣布,计划再投资2亿余元扩建在北京的生产工厂,希望未来几年要把拜耳旗下的OTC做成中国的领导企业。
国内处方药市场老大--阿斯利康,2005年也开始进入中国OTC市场。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伍立杰于两个月前正式亮相。其2005年业绩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销售收入达到239.5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业务增长33%。
此后不久,辉瑞中国宣布,为了突出中国在辉瑞亚太地区整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艾德接任安高博成为辉瑞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安高博升任为辉瑞全球药品集团亚洲区副总裁。
继任者艾德已在辉瑞供职27年。迄今为止,辉瑞在中国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5亿元,计划2010年在中国上市近20个新产品。
早在两年前,惠氏药业就为他们的中国区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在选择惠氏前,吴晓滨是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中国)总经理。
与其他跨国药业巨头相比,惠氏在华的业务结构属于特例。这家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在华的OTC业务占其80%,在处方药的拓展成为吴晓滨的主要任务。
布置好负责中国业务的经理人、确定了中国发展战略,接下来将是他们的短兵相接了。, 百拇医药
这就需要跨国药业巨头在中国实施一个长期的策略,这当然离不开那些中国策略的执行者了。
掌门人:中国区短兵相接
西安杨森,这家由美国强生公司于1985年在国内兴建的合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合资制药企业。2005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截至2005年底,杨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
来自新加坡的庄祥兴,已经在西安杨森总裁位子上坐了15年。西安杨森在国内OTC领域长期占据第一的位置,与他持续的发展策略紧密相联。
随着国内OTC市场的升温,想与西安杨森争夺OTC老大的早已不止中美史克一家。今年3月底,拜耳医药保健中国区总裁李希烈宣布,计划再投资2亿余元扩建在北京的生产工厂,希望未来几年要把拜耳旗下的OTC做成中国的领导企业。
国内处方药市场老大--阿斯利康,2005年也开始进入中国OTC市场。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伍立杰于两个月前正式亮相。其2005年业绩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销售收入达到239.5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业务增长33%。
此后不久,辉瑞中国宣布,为了突出中国在辉瑞亚太地区整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艾德接任安高博成为辉瑞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安高博升任为辉瑞全球药品集团亚洲区副总裁。
继任者艾德已在辉瑞供职27年。迄今为止,辉瑞在中国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5亿元,计划2010年在中国上市近20个新产品。
早在两年前,惠氏药业就为他们的中国区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在选择惠氏前,吴晓滨是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中国)总经理。
与其他跨国药业巨头相比,惠氏在华的业务结构属于特例。这家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在华的OTC业务占其80%,在处方药的拓展成为吴晓滨的主要任务。
布置好负责中国业务的经理人、确定了中国发展战略,接下来将是他们的短兵相接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