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020
小诊所“攀上”大医院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1期(总第2305期 2006.05.08)
     面对急诊病人,却因技术和设备有限而无力救治,医生因此心急如焚。这是乡村诊所时常面临的难题。而有一位乡村医生,却能充分利用资源,成功地让自己所在的——

    城乡间搭起绿色通道

    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和盛村的孕妇王某即将生产,却不幸患了急性阑尾炎。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村卫生所,卫生所医生王福宝经过一番检查后,认为自己无法展开救治,而且病人情况紧急,必须转到大医院抢救。在王某的家人焦急万分之际,王福宝已经将电话打到宁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同时准备用自己的车将王某送往宁安市人民医院。而在他们去市医院途中,市医院普外科的医护人员已经做好了手术的相关准备。王某到医院后,立即被送进了手术室。一个多小时以后,手术成功结束,母子平安。

    作为乡村医生,王福宝深深知道,如果没有宁安市人民医院的及时救治,孕妇和肚子里的小孩都有危险。而市医院的及时介入,则应归功于王福宝在其诊所与当地一些大医院之间建立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 百拇医药
    农村诊所向市级三甲医院直接进行转诊,这着实让人吃惊,但王福宝做到了,而且在当地患病农民的抢救治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王福宝医生和他的和盛村卫生所在牡丹江这片黑土地上“红”了起来。

    乡村诊所的转诊之忧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全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县级医疗机构是“大医院”,居于最上层。一般来讲,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无法治疗的患者可转到县级医疗机构来处理;如果县级医疗机构处理不了,再由其转诊到市级、省级的大医院。而事实上,即使是县级医疗机构,他们所拥有的诊疗技术和设备还是无法和省、市级的大医院相比,而在遇到类似前文中王某的紧急情况时,如果在转诊中几经周折,显然会进一步加重病人的危险。

    王福宝所在的宁安市沙兰镇和盛村地处偏远,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从村里到宁安市非常不容易。正因如此,尽管和盛村有六七家私人诊所,镇上也有卫生院,但是由于医疗水平和设备有限,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村医和卫生院的医生大多束手无策。谈起自己的诊所与市级医院直接建立的双向转诊,王福宝说纯属偶然。
, 百拇医药
    王福宝给记者分析说:“其实在诊所开办之初,我也很困惑:按照构建的农村三级医疗体系要求,我们村级的诊所一般只是和乡镇卫生院之间实行转诊,但我们自己很清楚,卫生院的技术水平和我们相差不算太远,而且医疗设备也相当有限。面对急诊病例,很多时候向卫生院转诊只是流于形式,耽误了抢救患者的时间。而这对农村的重症和急诊患者显然非常不利。”

    在转诊问题上,乡村医生们的观点趋于一致。“我们很希望能够直接与大医院合作,实现急诊病人的转诊。但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大多还只是直接和乡镇卫生院转诊,与县级医疗机构转诊就已经很难了。与省市级的大医院直接合作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安徽省枞阳县雨坛乡合响村卫生室的医生鲍光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主动结网破解转诊难题

    鲍光富医生的这种观点基本上代表了绝大部分村医的看法。而王福宝则用行动把这种愿望变成了现实,成功“攀上”了大医院。如今,他的小诊所与宁安市所属的牡丹江市各大医院之间建立了一条通畅的绿色转诊通道。这让很多正在苦闷当中的村医们羡慕不已。
, 百拇医药
    王福宝强调这当中没有什么秘诀:“我觉得产生这种想法首先源于一种责任感,就是真的想帮乡亲们解决好急症、重症病的转诊和治疗问题,也希望这能成为我诊所的一块服务招牌,这样老百姓可能会更加信任我的诊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的资源优势。”

    王福宝特别跟记者强调了他的资源优势。他是牡丹江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本科毕业生。虽然他毕业之后选择了回到农村,但他的绝大部分同学和校友都进了牡丹江市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里。通过10多年的发展,这些人大都成了各家医院的科室主任,甚至整个医院的负责人。而且他的老师原本就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刚开始的时候王福宝有些不好意思去找他们,觉得自己“干”得不如别人好,但是通过联系,一方面可以加深老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最关键的是能够通过他们来帮助王福宝解决医疗技术上的难题以及帮助乡亲解决疑难杂症,一举三得。

    摒弃了自卑的想法之后,王福宝决定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最初,他建议他的一些患者去大医院时直接找相关科室自己熟悉的医生。这样确实给一些急重症的病人带来了方便,王福宝诊所的名气因此开始在沙兰镇的老百姓中传播,大家都觉得王福宝有本事,有社会关系网。慕名找他的病人多起来了,其中有不少人就是冲着他认识大医院的熟人来的。
, 百拇医药
    找王福宝联系大医院的人多了,在一个同学的提醒下,他开始主动尝试和当地的一些大医院联系,建立一种类似双向转诊的合作关系:和盛村卫生所能够解决的小病就由王福宝来治疗;如果卫生所解决不了,就由王福定同他所合作的大医院联系,由大医院来治疗。

    这种尝试被证明效果非常好,于是王福宝开始有意识地和更多大医院联系建立这种转诊关系。渐渐地,王福宝被十几家医院聘为导诊员,与200多名各科室医生建立了联系。王福宝自己又专门配备了一辆车,用于送农村患者到大医院救治,而且把自家的电话号码改成以“120”结尾。当地老百姓戏称他的诊所为“120急救中心”。

    王福宝告诉记者:“我现在正打算给全村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将来把农民的健康信息和宁安、牡丹江的各大医院联网,到时候农民看病就更方便了。”

    责任感功不可没

    其实,早在1993年,当王福宝拿着牡丹江医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回家乡当村医时,就一度引起过“轩然大波”。在学校,他门门功课拔尖;毕业时,牡丹江市一家医院已经“相中”了他。可就在其他同学都要到城里大医院报到的时候,他犹豫了。最终,他背着当初从家带来的铺盖和大学里积攒下来的医学书籍回到了村里。
, http://www.100md.com
    那时,王福宝所在的和盛村有900多户人家、4000余人,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卫生所,没有一个真正能看病的大夫。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就要颠簸10多公里路去镇上看。在临近毕业时,一种责任感在王福宝心中渐渐升起,并最终促使他踏上了返乡之路,建立起了自己的卫生所。

    从仅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这“老三件”开始,到如今拥有口腔牙钻机、洗胃机、氧气瓶、B超机、X光机、急救车这些镇卫生院都不一定全部有的设施;从村民们买药都不到他的诊所,到如今的门庭若市,王福宝的和盛村卫生所日渐兴隆,病源已经由和盛村辐射到周边12个村屯。在父老乡亲们对自己逐渐认可的过程中,王福宝切身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13年来,为实现“常见病、多发病不出村”的目标,王福宝每年都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用来添置医疗设施。这些年中他在这方面的投入接近10万元。他的卫生所开通了两部电话,一部接听大家的健康和用药咨询,另一部是急诊求助专线。在乡亲们眼中,当年的小诊所已经俨然成了“大医院”。

    王福宝靠自己13年一点一滴的努力,赢得了人们对他的认可与尊敬。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9期, 百拇医药(汪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