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022
如果再多一些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1期(总第2305期 2006.05.08)
     〔记者观察〕

    王福宝成为牡丹江市乡村医疗界的“名人”绝非偶然。

    在采访中,很多乡村医生认为王福宝能够成功地做到小诊所与大医院直接转诊,是源于他自己广泛的人际资源优势,而这种优势不是每一个乡村医生都能拥有的。因此,他的成功、成名可说是一个特例。

    笔者不否认“丰富的人际资源”为王福宝的事业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且因为是科班出身,他本身就接受了非常系统的医学知识教育,其学习能力、医疗技能也较之一般的乡村医生要好。但笔者认为,王福宝能够在乡村诊所与大医院之间建立转诊的绿色通道,应是他本人一直在探索并勤于思考的结果。这些从王福宝回乡开诊所之后的种种行为不难看出。

    首先,他觉得新开的诊所不能以经济收入为惟一追求目标,因此,他对外宣称“一时没有现钱的老百姓,看病可以赊账”。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新开的诊所,要生存下去尚且困难呢!但王福宝一直坚持这样做,这带给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诊所在老百姓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其实这就是一种“品牌”。如今,王福宝的抽屉里还有厚厚一叠乡亲们看病以后留下的“白条”,但是他一点都不担心,他想乡亲们如果真的能付得起,也不会去赖那几块钱的。

    此外,王福宝不惜花钱送自己诊所的医护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学习,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一年,而且每隔几年就要去学习一段时间。因为他觉得,为老百姓看病不能靠“忽悠”,拿不出真本事是危害生命的事情,这是医生最起码的责任。对于乡村医生来说,有这两点,可以说是已经非常合格了。

    但是王福宝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在大医院进修学习以及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就在思考着要是能够和他们建立联系,利用他们先进的资源和设备能为乡亲们解决更多急重症问题。他思考后就尝试去做。不仅如此,他还拿出自己的钱买了一辆小车,用来送农村病人到大医院救治。王福宝认为,从眼前来讲,买车固然要花一大笔费用;但从长远来看,如果能够和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将来的急诊重病病人肯定都愿意找他,这无疑也给自己带来了获得更多回报的可能。

    很多乡村医生都是由之前的“赤脚医生”转变而来,他们在农村三级医疗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几十年的行医经历也可能使得他们在当地的老百姓心中拥有了相当高的地位。但除此之外,绝大多数乡村医生并没有进一步思考,该怎样去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改造诊所的诊疗环境等等,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在国家大力推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他们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多的人是对当前提高不了的诊疗技术哀叹抱怨。

    抱怨显然是没有用的,从长远来看,农村的医疗资源配置必然也要进行彻底的更新升级,一些安逸的乡村医生们可能会受到冲击,而且还会有很大一部分人遭到淘汰。笔者认为,如果他们多一些思考自己的出路,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乡亲们,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诊疗技术,也许才有更多的机会以及在变革潮流当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汪言安)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9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