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006
抗结核药:在农村孕育变革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1期(总第2305期 2006.05.08)
     第1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过去了,留下的是“结核病疫情可能卷土重来”的警告。而事实上,在此文也蕴藏着抗结核药市场的变革——对于抗结核药生产厂家而言,这不仅是商机,也是树立企业公民社会责任感的良机。更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今年年初,哈尔滨市宾县农民常某因咳嗽加剧,到村卫生所求治,按支气管炎诊断并进行了20多天的消炎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咳血病状,后转诊到哈尔滨市胸科医院,被确诊为肺结核。

    像常某这样的病人,在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非常多。据该院副院长纪滨英介绍,近3年来,他们接收的结核患者逐年增加,2004年收治4000多名,2005年达到了5000多名,“而且,这些患者绝大部分来自农村。”

    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在4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结核病患者人数的最新统计数字——500万。根据这个数据,有专家预测,抗结核药市场总量在20亿元以上。毛群安同时表示:“500万患者中,有80%的患者在农村。”由此可以推算,抗结核药的农村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 http://www.100md.com
    然而,现实的市场用药总额距离理论上的市场容量却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看看下面这组数字对比,就可以知晓答案:我国目前结核病患者约500万,但正在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只有60万。其余的患者到哪去了呢?

    广州市胸科医院一位医生给记者分析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发现患者。截至2005年年底,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是传染性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我国的传染性结核病人发现率明显要低于这个目标。也就是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要么自己不知道,要么有症状但没就医。”

    如果是患者自身不知道而导致未能被发现,从道理上说得通。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明知有症状却不选择就医呢?这位医生表示:“农村很多贫困人口,他们自己没钱,就硬扛着不去就医。事实上,他们不了解国家政策,即为所有新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主要抗结核药物。”
, 百拇医药
    河南新密市结防所医生靳鸿建对此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在新密,知道这一政策的比率不超过50%。”

    我们不禁发问:“我们能发明和生产出那么多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却为什么做不好一件简单的告知工作?”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会牵涉到很多方面,但是,就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按照国务院要求,“2010年全民知晓率达到80%”,如果真能达到这个目标,那么,到2010年,这个市场的容量更是无法估量。

    另外,假设500万结核病患者全部就医,那么,农村的抗结核药市场就将增至现在市场规模的8倍。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视,以及第三终端市场的逐步活跃,商家有理由相信抗结核药在农村市场将迎来重大变革。

    突破口:从培训乡医开始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营销人士提出,“第三终端的启动,准确地说不是大家去拼命抢夺,而是先要齐心去培育”。抗结核药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也必须经过精心培育这个过程。
, http://www.100md.com
    谈及此,靳鸿建认为,目前,生产企业完全可以拿出一种高姿态,从给农民朋友灌输医药常识开始。“拿一定的投入对农民进行政策和疾病知识的宣传,肯定比单纯的营销更有效。比如说,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知道新发现的结核病治疗是免费的。”

    同时,靳鸿建还提出,对基层医生的教育也不可或缺。现实情况是,有许多结核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被误诊、漏诊,花费不少却治不好病,最后也无力进一步医治或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让消费能力低的农民患者失去信心。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员陈德华向记者介绍了抗结核药生产厂家与其合作举办学习班取得的满意效果。“每期3~5天,参加人数50~80人,学习班由专家授课,讲解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中西医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等较系统的知识,最后,经考核合格者给予学分和证书。”他告诉记者,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入的生产企业通常是外资或合资企业,国内企业能这样做的还不多。

    事实上,为了提高发现率,国家做了不懈的努力,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是其中重要的一块:从2005年起,针对乡村一级诊疗调整比较差、及时发现病患比较困难的现实状况,国家在乡村卫生院设置了痰涂片筛查实验室,并对医生进行培训,帮助乡村医生及时发现并及时报病。企业可以顺着政策的思路,从教育基层医生入手,有效打开农村市场的突破口。
, 百拇医药
    除了降价,厂家还能做什么?

    毛群安在总结农村结核病患者就医率低的原因时还提到了另一个主要原因:贫困。

    对此,纪滨英分析说:“结核杆菌感染率逐年递增,但就诊率却不是很高,许多农村的结核病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无法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进而成为传染源。”有医生呼吁,药品生产企业可适当降低药价,既有利于提高农村结核病患者的就医率,也有利于提高其产品的使用量。

    不过,某生产厂家负责人认为,“降价的积极作用不大”,因为“许多患者不去就医不是因为抗结核药价格昂贵,而是辅助治疗药物费用不菲。”事实上,我国的结核病治疗药物都是免费向患者提供的,换句话说,是政府买单。令一些患者望而却步的是治疗结核病必须采用的联合化疗中的其他多种药物。

    这位负责人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也曾公开表示:“耐药性结核病人如果要治疗,就得使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而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的费用就比较昂贵了,而我国的耐药病患占了全球的1/4。”
, http://www.100md.com
    其实,哪怕不是多种药物联合化疗,即便是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象等的花费,或者配合服用保护肝脏的药物和调节免疫的药物等费用,对农民患者都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如此说来,抗结核药生产厂家要在农村市场有所作为,似乎就变得复杂了?似乎并不能凭一己之力做好市场的培育?

    不能否认,这的确是一个难点。一位医药代表提到了一个小小的“点子”。他认为,可以尝试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由抗结核药生产厂家牵头,与相关药物的生产企业磋商,达成同步让利的协议,在小范围内总体降低患者的治疗总费用。“在合作当中,慢慢积累经验,找到感觉,再慢慢扩大范围;别的企业也自然会群起效仿。”

    这位医药代表“浅显”的分析,或许不值得生产企业效仿,但是,他也给我们一点提示: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场暗自涌动的市场商机转化成一个即将来临的市场变局,等待着企业的决心和聪慧这一强有力的催化剂起作用。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9期, http://www.100md.com(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