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吊兰制剂治疗颈淋巴结核32例
【关键词】 结核,淋巴结;石吊兰制剂
我院研制的石吊兰制剂,应用于周围淋巴结核、骨结核、肠结核等肺外结核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2004-01~2005-06,笔者运用石吊兰制剂治疗颈淋巴结核3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2例,女20例;年龄20~40岁17例,40~60岁11例,≥60岁4例;病程<6个月23例,6个月~1年8例,≥1年1例;其中9例经西药抗痨治疗作用不明显或产生药物副反应。中医辨证分型:气滞痰凝型18例,气血两虚型6例,肝肾阴虚型8例。以上病例均经淋巴结穿刺证实为结核性淋巴结炎。
1.2 药品来源 我院委托有一定资质的单位代为加工制成,有2个剂型。石吊兰片剂:由贵州产的石吊兰加工制成,每片含生药0.28 g。复方石吊兰冲剂由石吊兰、夏枯草、野生艾叶制成,按2∶1∶1比例投料,制成颗粒,每袋5 g。
1.3 治疗方法 石吊兰片剂主要用于单纯性见有热象的颈淋巴结核患者,每次4片,每日3次;复方石吊兰冲剂主要用于兼有寒象的颈淋巴结核患者,每次1袋,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月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颈淋巴结核评定疗效。治愈:肿块消散或窦道愈合,全身症状消失;好转:肿块缩小或窦道脓水减少,全身症状改善;未愈:肿块不消,窦道不愈合,全身症状未改善。
2 结 果
本组32例,治愈25例,占78.1%,好转5例,占15.6%,未愈2例,占6.3%。总有效率93.7%。
3 讨 论
颈淋巴结核属中医学瘰疬范畴。建国前较为多见,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大力开展预防工作,发病率已大为减少。中医学认为,颈淋巴结核的发生责之于思虑劳神,脾气郁结,水谷不化,炼液为痰,或郁怒过度,肝气横逆,化火循经上逆所致。又因肝胆互为表里,而颈项是少阳经络所在,少阳经清阳之气受阻而凝集成核。《医宗金鉴》曰:“瘰疬,总由恚怒郁热而成。”或因素体阴盛阳虚,气血不足,加之病程日久而致气血两虚;或因素体肾阴亏虚,相火亢盛,水不涵木,肝胆火炽,炼液为痰;或病久伤阴,痰热久留化火,耗及真阴。《外台秘要》曰:“肝肾虚热,则生瘰疬。”
现代医学认为,颈淋巴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颈淋巴结所致,病程可分为3期:初期局部发生结核肿痛,继则酝酿化脓,最后溃破形成溃疡甚至瘘管形成,难以收口。本院石吊兰制剂,片剂单用,主要用于初起局部肿痛见有热象者。石吊兰性味苦凉,功能清热消肿止痛。《文山中药志》称“清热燥湿,消肿止痛”,复方又增加夏枯草、野生艾叶二药,其中夏枯草是中医治疗瘰疬的常用要药,功能清肝散结;野生艾叶,药性辛温,具有祛寒温散功能,主要用于局部肿痛兼有寒象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认为[2],从石吊兰中分离出一脂性成分石吊兰素,经体外试验200 μg/ml即有显著抗结核杆菌的作用,体内试验亦表示有一定的作用。
我院石吊兰制剂在2001年通过质量认证,被上海市卫生局作为中药新药重点开发项目之一,2002年获得中国知识产权专利申请,经临床长期疗效分析,具备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价格低廉之优点,为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和难治性肺外结核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57
2 王垠.石吊兰抗结核有效成分的研究I:石吊兰素的分离和鉴定.药学学报,1979,(7):447449
(上海市长宁区武夷地段医院中医科 上海 200050), 百拇医药(孙利华)
我院研制的石吊兰制剂,应用于周围淋巴结核、骨结核、肠结核等肺外结核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2004-01~2005-06,笔者运用石吊兰制剂治疗颈淋巴结核3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2例,女20例;年龄20~40岁17例,40~60岁11例,≥60岁4例;病程<6个月23例,6个月~1年8例,≥1年1例;其中9例经西药抗痨治疗作用不明显或产生药物副反应。中医辨证分型:气滞痰凝型18例,气血两虚型6例,肝肾阴虚型8例。以上病例均经淋巴结穿刺证实为结核性淋巴结炎。
1.2 药品来源 我院委托有一定资质的单位代为加工制成,有2个剂型。石吊兰片剂:由贵州产的石吊兰加工制成,每片含生药0.28 g。复方石吊兰冲剂由石吊兰、夏枯草、野生艾叶制成,按2∶1∶1比例投料,制成颗粒,每袋5 g。
1.3 治疗方法 石吊兰片剂主要用于单纯性见有热象的颈淋巴结核患者,每次4片,每日3次;复方石吊兰冲剂主要用于兼有寒象的颈淋巴结核患者,每次1袋,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月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颈淋巴结核评定疗效。治愈:肿块消散或窦道愈合,全身症状消失;好转:肿块缩小或窦道脓水减少,全身症状改善;未愈:肿块不消,窦道不愈合,全身症状未改善。
2 结 果
本组32例,治愈25例,占78.1%,好转5例,占15.6%,未愈2例,占6.3%。总有效率93.7%。
3 讨 论
颈淋巴结核属中医学瘰疬范畴。建国前较为多见,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大力开展预防工作,发病率已大为减少。中医学认为,颈淋巴结核的发生责之于思虑劳神,脾气郁结,水谷不化,炼液为痰,或郁怒过度,肝气横逆,化火循经上逆所致。又因肝胆互为表里,而颈项是少阳经络所在,少阳经清阳之气受阻而凝集成核。《医宗金鉴》曰:“瘰疬,总由恚怒郁热而成。”或因素体阴盛阳虚,气血不足,加之病程日久而致气血两虚;或因素体肾阴亏虚,相火亢盛,水不涵木,肝胆火炽,炼液为痰;或病久伤阴,痰热久留化火,耗及真阴。《外台秘要》曰:“肝肾虚热,则生瘰疬。”
现代医学认为,颈淋巴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颈淋巴结所致,病程可分为3期:初期局部发生结核肿痛,继则酝酿化脓,最后溃破形成溃疡甚至瘘管形成,难以收口。本院石吊兰制剂,片剂单用,主要用于初起局部肿痛见有热象者。石吊兰性味苦凉,功能清热消肿止痛。《文山中药志》称“清热燥湿,消肿止痛”,复方又增加夏枯草、野生艾叶二药,其中夏枯草是中医治疗瘰疬的常用要药,功能清肝散结;野生艾叶,药性辛温,具有祛寒温散功能,主要用于局部肿痛兼有寒象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认为[2],从石吊兰中分离出一脂性成分石吊兰素,经体外试验200 μg/ml即有显著抗结核杆菌的作用,体内试验亦表示有一定的作用。
我院石吊兰制剂在2001年通过质量认证,被上海市卫生局作为中药新药重点开发项目之一,2002年获得中国知识产权专利申请,经临床长期疗效分析,具备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价格低廉之优点,为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和难治性肺外结核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57
2 王垠.石吊兰抗结核有效成分的研究I:石吊兰素的分离和鉴定.药学学报,1979,(7):447449
(上海市长宁区武夷地段医院中医科 上海 200050), 百拇医药(孙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