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颅内栓塞,,颅内栓塞,针灸疗法;,中风,针灸疗法;,肾上腺素,血液;,去甲肾上腺素,血液,2结果,4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病灶定位围针组(31例)采用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确定病灶位置,以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为针刺部位;头针组(30例)采用传统的头针运动区和感觉区为针刺部位。针刺治疗30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病灶定位围针组基本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0例;头针组基本痊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0例;统计结果显示,病灶定位围针组疗效优于头针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浆NE、E含量(均P<001),且以病灶定位围针组的作用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病灶CT定位围针能明显改善中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浆NE、E含量,从而减轻由于异常释放的NE、E造成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及继发性脑损害,使血管扩张、脑循环改善而促进脑组织的代偿能力,故认为病灶CT定位围针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种有效方法。关键词:颅内栓塞/针灸疗法; 中风/针灸疗法; 肾上腺素/血液; 去甲肾上腺素/血液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是我科杨文辉教授首创的一种新疗法[1]。本研究采用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并与常规头针做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等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共收治缺血性中风病人61例。全部病例均为急性期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