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6年第3期
编号:10972528
团体心理咨询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国学校卫生》 2006年第3期
     【摘要】目的探索团体心理咨询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学院20名学生(贫困生12名、非贫困生8名)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心理量表的得分情况。结果 贫困生SCL-90各症状因子的得分比干预前都有所下降,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6个症状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RS量表的结果显示贫困生的主观支持得分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是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咨询;团体处理;精神卫生;干预性研究;学生

    Intervention Study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XU Haolan, YOU Xiangyu.

    Luzhou Medical College, Sichuan(64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mproving impoverished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their mental health improvement. Methods A 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was conducted to 20 medical undergraduates (12 impoverished and 8 normal ones). SCL-90 and SSRS were used to test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upport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impoverished students had lower scores of SCL-90 than before,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were found in the factors of obsessivecompulsory,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and phobic. The results of SSR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scores of objective suppor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Group counseling ca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unseling;Group processes;Mental health;Intervention studies;Students

    近年来,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收费制度的实施等一系列高教改革举措,使得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日益凸现,成为目前倍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究其原因,一是贫困大学生总体数量明显趋升,其比例已高达10%~20%[1];另一方面,该群体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自卑、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并进一步妨碍其个人成长。为改善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而在心理干预策略中,团体心理咨询以其高效性和节省性等独到之处正日益受到心理卫生工作者的欢迎。它依托团体情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行为[2]。本研究使用团体心理咨询的训练方法,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定心理问题进行训练,以期改善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某医科院校勤工助学部张贴海报招募被试,经个人情况调查表和面试的筛选,抽取大学生20名,其中贫困生12名,非贫困生8名;男生11名,女生9名。

    1.2方法

    研究采取单盲法,团体成员的个人情况(主要是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区别)只由研究者掌握,研究目的不予说明。

    1.2.1量表评定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每项症状的严重程度按1~5分评定。(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3],由10个项目组成,包括主观支持(4条)、客观支持(3条)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条)3个维度。2个量表均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前、后的对比测试,所有数据借助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1.2.2实施程序

    团体心理咨询每周活动1次,每次约2 h左右,共8次。活动开始前制定公约,以真诚、开放、尊重、保密、守时为原则。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分别是“缘来一家亲”(相识阶段,消除陌生感,增加团体信任);“人际关系中的我”(讨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与优劣,学习接纳自己、容忍差异);“自我形象设计”(2次,通过自我探索,澄清关于自我的不合理的认知,重塑理性信念);“人生曲线”(理解千差万别的人生经历,增强对自我的接纳和对他人理解的能力);“挫折训练”(正确认识挫折,提高挫折的耐受力);“人生透视”(对过去的我、现在的我、未来的我作出评估和展望);“真情留言”(结束阶段,讨论成果并进行反馈,表达对他人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2 结果

    2.1 团体咨询前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SCL-90得分情况

    见表1。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后贫困大学生的症状自评结果分值均低于干预前,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6个症状因子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贫困大学生干预前后其人际关系、焦虑和偏执3个症状因子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团体咨询干预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略)

    2.2 团体心理咨询前后SSRS评分比较

    经过团体心理咨询,贫困生在主观支持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贫困生各维度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团体干预前后SSRS评分比较(略)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干预,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团体咨询确实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而言,贫困组的效果更加突出。究其原因,贫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自信心不足、焦虑、抑郁、社会行为退缩等。其成因有现实的经济压力、能力局限,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我挫败与错误认知。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有意掩盖了贫困生群体的特殊性,把研究对象置于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使之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通过群体的互动作用促进团体成员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获得对自我更为适当的看法。团体咨询活动也能更好地提高成员的社交技巧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成员的归属感与被接纳感,松弛他们的紧张与不安,更有信心地面对贫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懂得“出身无法选择,态度可以选择”。另外,团体咨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拉近了咨询与生活的距离,增加了实践作用,使得咨询较易出现成效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在社会支持方面,贫困大学生所获得的主、客观支持总体上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相关研究表明[4-5],社会支持是个体产生心理危机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来源。一个人从社会、他人获得的支持和帮助越多,就越能克服困境,心理就会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团体心理咨询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交技巧训练、挫折训练以及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澄清非理性认知等活动,提升了成员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在主观支持的维度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并进一步对团体成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良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取样较小,也缺乏长期的追踪调查,因此,团体心理咨询对贫困生社会支持方面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孔德生,杨晓梅.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35.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

    [3]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4]张兰君.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195.

    [5]宋尚贵.低收入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10.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四川 646000。, 百拇医药(徐浩岚,游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