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刺灸法
编号:10977966
毫针刺法(4)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8日 《刺灸法》
毫针刺法,六、针刺时注意事项,七、针刺补泻手法的针刺效应举例,八、关于针具性质与针刺效应的研究,九、刺法的临床应用研究,十、关于针感的性质,上一页[1][2][3][4]
     六、针刺时注意事项

    ①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②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③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④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⑤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

    ⑥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内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⑦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⑧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七、针刺补泻手法的针刺效应举例

    徐疾补泻的针刺效应 针刺健康人左合谷、左外关,徐疾补法多引出热感,以升温为主,升温多在针刺局部和距离针刺较近的部位;深法多引出疼痛感和一部分凉感,以降温反应为主,降温反应面较大。对于外科手术后吸收热属于实热症的病人,徐疾泻出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补法则不明显,平均体温恢复正常的天数,泻法组在第三天,补法组在第四天,不针刺的对照组在第五天,泻法的退热作用优于补法。

    提插捻转补泻的针刺效应 提插补法可引起大多数受试者针刺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体表胃电波幅增高、沿经血管舒张、肠鸣音减弱;提插泻法则使针刺局部皮肤温度下降、体表胃电波幅下降、沿经血管收缩、肠鸣音增强。对于实验性发热的家兔,提插泻法的降温幅度要明显大于提插补法。 针刺足三里穴,在捻转提插的补法作用下,无论是健康人、病人,抑或是病人症状明显期还是症状消失后的恢复期,大多数实验例出现脉搏波传导速度减慢,提示血管紧张度下降,当手法由补法转为泻法时,大多数实验例出现脉搏波传导速度加快,血管紧张度增高。

    迎随补泻的针刺效应 迎随补泻法针刺百会穴对健康育龄妇女卵泡早期血浆环核苷酸含量仅补法呈现明显的负性改变,其中尤以cGMP的变化尤为明显,因而cAMP/cGMP的比值呈升高趋势。迎随补泻对血栓素均呈正性影响,但补法的影响明显大于泻法。对学生短时记忆和小白鼠身长、体重、脾、子宫、卵巢、睾丸重量的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677 字符